刘师培相关论文
受到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个完整汉译本的启发,1904年刘师培(与林獬联名)出版了《中国民约精义》。此书收集了从古典到晚清倡导人民......
明清鼎革,社会巨变,这给汉族学者尤其是明遗民带来巨大的心灵震动,他们纷纷开始反思宋明理学之流弊,清代学术就诞生在这个明清易代......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共有两册,第一册概论中国经学发展演变历程,第二册专论《易》学。此书言简意赅,虽是未完稿,仍为治经学者不可......
摘要:学界鲜有关注刘师培的语言哲学。按照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和语言的意义问题来考察,刘师培语言哲学思想可......
刘师培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以基本理论为依据,以现实批判为起点,开辟了以“完全之人”、“完全社会”为目标的国民性改造路径,内容丰......
在既往的传统政治文化研究中,多数学者对我国古代是否存在民主性思想的精华,持否定的态度。这种见解缺乏客观全面性,也不利于我国......
尺牍乃尺把长的竹简,是纸张发明之前我国古人书写的主要工具,用来记事叙情,传递消息。除了竹木,可以书写的材料还有帛,都是以片为单位,小......
翻阅近几年出版的关于思想史和近代史方面的书(如《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国近代......
清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是中国新史学最初的实践形式,体现了新史学发轫之初历史书写“增其新而不变旧”的特征。中国历史教科书采用......
塞万提斯早就想让他的骑士到中国来了。一六一五年,他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献辞》里宣布,全世界都在等他的骑士,而其中最焦急的是“......
最近蒙友人推荐,看了一本《魏晋文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此书为“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中的一种,附有光盘。......
经学有今文、古文之别,是为常识。但将今文、古文分为两大派,一般认为始于廖平的《今古学考》。近读与廖平同时代的经学大家刘师培......
一 黄侃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黄侃9岁时,即每日读经过干字,早慧,人呼为圣童。当时,其父黄云鹄(......
刘师培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在清末民初独具影响,尤其在声义起源、声同义近、因声求义问题的研究上发表了大量精辟的见解,本文将......
黄侃(1886-1935),字季刚,祖籍湖北蕲春,其父黄云鹄曾为清朝二品官员。出生官宦之家的黄侃3岁起随父背诵唐诗宋词,4岁延师教读,自幼聪敏过......
一、周作人第二?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在选择蛰居北平的文人学者中,钱玄同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与他的老朋友周作人相比,钱氏......
20世纪书法批评的逻辑起点应属刘师培《书法分方圆二派考》.而在某种意义上,梁启超的《书法指导》更应该被看作一篇自觉的书法批评......
章太炎:不计个人恩怨 刘文典原是刘师培弟子,对章太炎的学问也十分佩服,后来刘、章二人交恶,在刘文典看来,其责任主要在刘师培。......
林纾在北大任教时,一次见学生们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下面我为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说:“有一个风流和尚......
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殿军,在清末民初的学术领域和政治舞台上都有令人瞩目的表现。从醉心科举功名的学子到反清排满的斗士;从倡......
刘师培是我国清末民初的古文经学家。他继承了仪征刘氏家族的传统,在《春秋左氏传》研究上,主张恢复汉代古文经师对于《春秋》和《左......
刘师培在《搜集文章志材料的方法》中提出,编写文学史,可仿照西晋挚虞:“虞之所作,一曰文章志,一曰文章流别。志者,以人为纲也;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以其古今嬗变、中西交汇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中国学术也正由传统向现代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值此转型之开......
刘师培的文章学理论对于文章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从文章起源、文章辨体、文章要术三个方面来阐明刘师......
中国学术至近代因为中西学的融合而面目一新。清末以来,硕学辈出。刘师培卓然而堪称大师。刘师培的文化哲学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时......
刘师培一生短暂,从小秉承家学,学识丰厚,虽生于经学世家,但对伦理思想研究独特。他的著作《伦理教科书》是近代伦理思想的集合体,体现了......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倾向于把刘师培前期伦理思想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民族主义时期和无政府主义时期,并对其进行差别分析。这种将其......
蒙文通(1894—1968) 名尔达,字文通,四川省盐亭县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先后执教成都大学、中央大学、河......
当年,胡适海外学成归来,二十七八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而且他的课大受欢迎。那时,傅斯年20岁出头,师从黄侃、刘师培这样的国学大师。傅斯......
汉宋兼采思想勃兴于清嘉道年间,以陈澧等人为代表.戊戌变法后转入伏流.自其学说之始,学界对其评价便是褒贬不一……,显者如章太炎......
1912年,在当时新办的四川国学院教师队伍里面,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学术界鼎鼎大名的学者:刘师培。对于四川国学院的发展和四川传统学......
该怎么“盖棺论定”刘师培?这个年仅三十六岁就夭亡的文化天才不仅留下七十四种著述,更因其脑筋急转弯般的政治变节而为当时与后世诟......
传统的屈骚批评虽然发生极早,但由于其学术视野的封闭和思维方法的陈旧,却发展的极为缓慢.在源远流长的届骚阐释史中,清末民初显然......
在过去一百年革命叙事框架中,刘师培这拨人始终受到多方面责难,不是因为他们不革命,而是因为他们反革命;还不是因为他们始终如一反革命......
清朝末年,有两位国学大师与民族革命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位是章太炎,另一位是刘师培,一个字枚叔,另一个字申叔。“二叔”的学问在伯......
曹丕作为文学史上著称的“三曹”之一,是一位文才出众的帝王,史称其"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一文是刘师培先生《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的第十篇。其文着手于六朝文章的专门名家,从文章的谋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