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珙相关论文
陈奂、胡承珙和马瑞辰被称为“清代《毛诗》研究三大家”,其中陈奂、胡承珙二人虽然在诗学观念与治诗方法方面有很大的共通性,但在......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共有两册,第一册概论中国经学发展演变历程,第二册专论《易》学。此书言简意赅,虽是未完稿,仍为治经学者不可......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號墨莊,安徽涇縣人。嘉慶十年(1805)進士,官至福建省臺灣道。後辭官歸里,鍵戶著書。著有《毛詩後箋》《......
甲骨金文有“■”字,原文作■、■、■、■等形,其考釋是古文字學界長期争論的一個問題。由於最近公布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也有......
《毛诗后笺》是清代《诗》学“三大名著”之一,它是胡承珙花费毕生精力而成的-部力作,倍受梁启超等后代学术大师的推崇,在《诗》学......
胡承珙一生著述颇丰,既治经书,又作诗文。作为“宣南诗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而最为学术界所注目的,则是他在经学上......
《小尔雅》是中国雅学史上第一部增广《尔雅》之作,是我国第二部训诂专书。有清一代,随着汉学的复兴,为《小尔雅》作注的约有十余......
<正> 《小尔雅》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魏时王肃将它收在《孔丛子》中①,明代以前的学者对此书的真实性並不怀疑。可是到清代......
《礼记.礼运》:“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王洲明先生说:“《诗经》中的许多内容是周礼的具体体现;换言之,周代的种种礼仪决定......
本文从"题图诗卷"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入手,分析"题图"与"题画"的不同性质、目的、用途,指出"题图诗卷"画中所写皆有实事,非空写,有......
《仪礼古今文疏义》是清代仪礼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但目前尚无整理本和较好的研究。本文在校理全书的基础上,介绍了《仪礼古今文疏......
清代经学"三胡"之说频繁出现于近现代学者的学术作品中。有学者认为经学"三胡"指胡匡衷、胡承珙、胡培翚三人,也有学者认为经学"三......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以胡承珙、胡培翼为首的一群在北京担任京官的士大夫们发起了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公祭的活动。此活动从嘉庆十......
本文讨论《国风·邶风·二子乘舟》所写内容与春秋时期卫宣公二子伋、寿的关系问题,具体从三方面展开:一,通过汉《毛序》、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