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用实验建构数学概念的教学探究r——以《小数的意义》为例

来源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数的意义》一课为例,论述借助数学实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方法,认为数学实验能够作为概念建构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突破思维藩篱,呈现概念的多维模型;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加深入,更加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课为例,从“激趣”和“破壳”两大维度开发有效的助读系统,探寻红色经典名著阅读指导策略,引导学生由“真读”走向“真思”.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建议教师从夯实基础、目标引领、操作方法三方面学习文学叙事知识,了解叙事性作品的特点;研读课标,宏观把握叙事性作品各学段的学习要求;依据学段特点,探寻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叙事性作品 基础 目标 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29-03  叙事性作品占据小
【摘要】本文论述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激发阅读动机、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提高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培养梳理能力、加强指导并增加课外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0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文以《红楼春趣》教学为例,论述教学古典名著的方法:立足单元整体备课,结合自读课型,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大致把握教学内容,运用跳读、猜读、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法疏疑解难,感
本文以《坐井观天》一课为例,论述“三阶五环”在寓言课例研修中的应用:对目标内容的精准定位、对教学策略的优化、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寓意.
本文以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论述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的策略,运用视频体验法、情景联想法、补充资料法三种具体的方法理解关键语句,
摘 要:在传统视域中,大学生理想教育一般将价值取向定位于“为未来做准备”,这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理想教育的使命。但这割裂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两者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理想教育自身走向工具主义,陷入了困境。随着历史发展主题的转换,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的内在追求。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回归人的本质,转变为“成就美好生活”,突出人的主体性。大学生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追求美好
本文以《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为例,论述通过“1+X”阅读让学生感受神话人物形象,以及感受神话故事魅力的方法,从而提高神话故事教学的质量.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实践,建议教师采用“创设情境,培养估算意识;联系实际,掌握估算方法;合理评价,提升估算能力”等策略,提高估算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16-02  估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能将数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人们判断数字在具体情境中所需要的精
【摘要】本文阐述在小学数学练习教学中,运用变化的开放性练习促进个性化学习、对练习进行归类总结使知识形成网络化结构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使练习成为题组、拓展问题以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 变化 归类 联系 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21-02  练习是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