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r——以《红楼春趣》教学为例

来源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红楼春趣》教学为例,论述教学古典名著的方法:立足单元整体备课,结合自读课型,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大致把握教学内容,运用跳读、猜读、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法疏疑解难,感受原著气息;了解民俗,洞悉社会背景,为理解人物形象打下基础;聚焦人物形象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通过提问、角色扮演、词句理解赏析、结合现实生活等,使语文教学“文道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文道统一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18-02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摘要】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新课导入、感悟责任、勇担责任、升华责任四个环节,让学生加深对责任的理解并认识到勇担责任的重要性,将责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勇担责任的中学生。  【关键词】立德树人 责任 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69-03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常把“植树问题”教成普通的“数学应用题”的现状,论述引导学生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并广泛应用该模型的途径,认为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问题创设情境,渗透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实际情境—画点线图—观察图形—归纳规律”的过程,运用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致善精神。  【关键词】植树问题 致善精神
【摘要】本文以学校寄宿托管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现状,建议将“大人”拓宽为中、高年级学生,从挑选和培训“大人”、选择时机和场合、制订操作指南、提供工具、创设氛围等方面指导“大人”伴读,从而使儿童顺利从“教读”过渡到“自己读”。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 现状 对策 儿童 大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5
本文以《人民选出的代表》一课教学为例,论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的实践,提出让学生在丰富的实例中感知法治价值、在生动的探究活动中培养法治思维、在适切的情感体
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个步骤的含义及其教育理念,利用具体案例说明“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教学的操作要求与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教学真正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本文论述“真·活·趣”生态课堂的构建,认为“真·活·趣”生态课堂是真实有效、灵活开放和生动有趣的,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真·活·趣”生态课堂的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态课堂 真实高效 靈活开放 生动有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42-02  课堂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生态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本文以《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指导课为例,从“激趣”和“破壳”两大维度开发有效的助读系统,探寻红色经典名著阅读指导策略,引导学生由“真读”走向“真思”.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建议教师从夯实基础、目标引领、操作方法三方面学习文学叙事知识,了解叙事性作品的特点;研读课标,宏观把握叙事性作品各学段的学习要求;依据学段特点,探寻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叙事性作品 基础 目标 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29-03  叙事性作品占据小
【摘要】本文论述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激发阅读动机、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提高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培养梳理能力、加强指导并增加课外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0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