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主旨,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鉴赏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审美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用各种方式来巧设课堂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其发现美、再造美。
  一、讨论探究,入境入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以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而讨论探究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思考,从而入境入情,深刻理解文本,发掘文本蕴含的各种美。
  如教学《春望》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情。师:古诗评论家钟嵘认为好的诗篇应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其中,风力即思想内容,而丹采即文词形式。诗歌有着较强的形象性,其思想内容蕴含于形象之中,以形表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领悟《春望》的“风力”。展示情景:假设你是一位导演,要将《春望》拍摄为一部电视短剧,你会选择哪些内容呢?讲一讲选择的理由与依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与探究,并选出代表汇报结果。然后,教师适当指点。如:①拍国破城荒之景。依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画面对比突出,从壮丽的山河到残败的都城,从繁华长安春景至眼前乱草丛生、不见一人。(在文学上,该写作手法被称为“对比反衬”)②依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拍花鸟泪惊的一幕。取近景,人物看花落泪,听鸟心惊。特写镜头:花上的泪珠与人物痛苦的表情。(为何看花而流泪,听鸟而惊心?看到怎样的花会流泪?什么情况下会惊心?在文学上,该手法被称为“寓情于景”)③依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拍烽火家书一幕,通过长时间的镜头呈现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百姓流漓失所的场景,表明“连三月”的战乱之久。其中,特写镜头:战火中焚毁的家信。杜甫期盼收到一封家书,却终归是失望,表明家信难得。④依据“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拍白头更愁的画面。特写:满头白发如冰雪,由于忧愁焦虑而频频搔首,在短小稀疏的发髻上发簪摇摇欲坠。这样,通过探究情境,使学生明白,鉴赏诗歌,要把握诗歌中的形象,发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而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合作进行美读感悟:要求学生分组设计诵读形式,如演读、唱读、轮读、配乐、配画等,表达对诗歌以及诗人的理解,再次领悟诗词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
  二、利用续编,激发想象
  对学生而言,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是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为了给读者留出想象、思考的空间而作了艺术留白,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续编、小练笔等形式对文本留白进行填补,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看法与理想,使所写文章富有真情实感,进而提高创造能力与写作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续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适宜进行想象的课文,要求学生续编故事,深化认知。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当学生充分理解与把握文本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根据如下情境提示来续写故事结局:假设穷困潦倒的于勒最后找到菲利普夫妇,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请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创造性描写;或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提问,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合理增补故事情节。教师可提供问题情境:①当游行大典结束之后,皇帝回到了宫中,那么皇帝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②假设故事中的那个孩子没有说出真话,那么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请发挥想象,写篇小短文,100字左右。首先,小组交流讨论,而后选出想象合理且有创意的文章进行交流展示,教师予以点评,引导学生整理补充,改进写作,使之成为一篇新的童话故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巧用音响来激发学生联想。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音响,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深刻地感知文本。对音响的利用是多方面的,如乐曲录音、朗读、拟音等。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教师可播放与之相关的音乐,将学生引入某种意境中,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准确构建古诗词的形象。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能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初中生好幻想,爱想象,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插图、图画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亦或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绘画的形式来再现文本意境与形象,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如在教学《春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含蓄美、音律美、意境美、凝练美,教师可配上插图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诗词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再现意境。
其他文献
现代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思路,致使许多学生放弃了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引导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成了“地球村”的共同语言。而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和second language,虽然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没有掌握有效的“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掌握有效的途径呢?  一、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的
近期,云南省永胜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的“回访复查”工作中,用实际行动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地为羊坪彝族乡办实事、做好事,送去了温暖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对名著阅读指导的尝试与研究,就如何做好名著阅读指导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分析病因,找准切入点正如医生治病要开处方,首先得找出病因来,才好对症下药。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产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寓意于象,二是以象
套色木刻是以几块木版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版画.一幅套色木刻中有多少不同的色彩,便需要多少块色版,套印过程必须对色彩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以独特的色彩语言“韵味”渲染
近几年来,一些所谓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成了语文教师表演的舞台。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好像都用上了,热闹得很,但语文味少了,一节课下来,让人顿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慨与茫然。  在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黄厚江老师的宣言很有道理,他追求一种简朴的课堂,甚至认为凡是复杂的课堂都不是好课堂,凡是圆满的课都是假课,凡是漂亮的课、精彩纷呈的课多可疑。或许他说得有点偏激,可是面对越来越浮华的语文教学,我们不得不深
皇竹草系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它是南美洲狼尾草Setavla和中国橡草经过异花传粉杂交而改良的一种优质牧草。目前,皇竹草已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
充满积极教学氛围的课堂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然而却有一些老师没能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而是将课堂变成自己的“秀场”,利用自己广博的学识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一点参与的机会都没有;有一些老师,则延续之前的填鸭式灌输法进行教学,学生一点参与的兴趣都没有。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缺失了对话,将课堂的主体——学生视若无睹。如此一来,没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文学阆苑中两朵经久不息的奇葩.在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鉴赏唐诗宋词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