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做到五育并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思政与德育的主要阵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习惯。生活是道德的源泉,德育应以生活为背景,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我们应将道德与法治教学植根于生活,以生活为教材,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小学
  笔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立足生活基础,挖掘生活素材,实施生活化教学,增加生活体验,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经验和实践紧密相连,让教学来源于生活,更好地服务生活。下面,笔者以《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生活味。
  一、 面向生活世界,挖掘生活素材
  生活是道德种子生长的土壤,学生在生活感知、实践、体验中形成品德。离开了生活,品德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由之路。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教学脱离生活,教师只懂得照本宣科,不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只进行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学无趣无味,效果较差。有效的教学是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教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方能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面向生活,立足生活大舞台,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学生身边去选材,设计富有生活性的教学主题,让教学散发生活的味道,用温暖的生活催生道德的种子。例如,在《买东西的学问》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选用了大量生活中的购物照片,包括学生到过的超市、菜市场、商场等不同的购物场所,让学生畅谈在不同场景下购物的所见所闻,在购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购物体验等。真实的生活经历在唤醒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了学生对“买东西的学问”的深深思考。
  二、 创设生活情境,融入生活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形成道德冲突,引发学习驱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疑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敢于怀疑、乐于质疑。
  问疑是一种问题意识,问题是激发疑问的引擎,问疑是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往往善于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应遵循生活逻辑,做到问题生活化。问题生活化不仅要以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为起点,而且要借助生活情境予以呈现,将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之中。生活情境使道德与法治内容具体形象,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融入生活情境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思考探究。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的“购物讲文明”环节中,笔者播放了一则一名小学生在商场购物不文明的小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视频中的小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有哪些言行举止不妥,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如此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学生讨论、反馈的基础上,笔者进行适时的引导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懂得买东西要讲文明。如此,生活情境与问题的有机融合,既自然妥帖,又生动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丰富生活实践,亲历生活体验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实践是建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路径,真正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品质不是靠别人赠予的,而是依靠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
  实践体验是知行合一理念的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体悟。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实践体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购物的不同阶段进行现场体验,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在课前、课后对比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提升,切实增强生活技能。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购物技能和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安排学生在课前充分进行现实生活体验,到商场、超市、菜市场等购物场所参观考察,试着购买指定的几种物品,然后将物品带到课堂中。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布置购物场景,分角色模拟购物,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有的学生扮演消费者。课前、课中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人对待物品的想法,他们也较好地识别了包装上的信息,了解了物品质量和价格中的小秘密,学会了在消费时保护自我。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进行与课前要求相同的购物实践,此时,学生变得更有经验。有的学生还充当起了家长的“导货员”,成了家长购物的“小老师”,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学会灵活处理购物中的意外事件,而且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真正做到了课堂与生活的统一:课堂服务生活,生活深化课堂。
  四、 拓宽生活场域,多元生活浸润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上,还体现在教学场域上。生活化教学的场域不再局限于课堂,不仅依托学校生活,而且包括了学校之外的生活场所。教师应拓宽生活场域,扩大教学空间,将教学延伸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把学生置于生活背景之中,用生活去磨炼学生。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道德的“炼钢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跳出学校生活空间,开辟更广阔的德育天地,用多元生活熏陶、浸润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的“避免购物小麻烦”环节,笔者不仅组织学生学习了实地购物的学问,而且将时尚的“网购学问”融入课堂,先请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同学进行经验分享,让学生获得直接感知,再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家人在网上购物的体验,交流如何进行网上购物,讨论网上购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使学生一方面感受到网上购物的方便,另一方面了解到不同的购物网站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购买物品时要货比三家,挑选物品时要参考顾客的评价,如果不放心或有疑问,下单前可以先向卖家咨询。随后,笔者通过“现场网购”,真实展现网购的整个流程,教会学生如果收到货后不满意如何退货,特别强调网上购物要理性消费,千万不可冲动消费。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其他的购物方式,如团购、电视购物、他人代购等,让学生的购物认知更加丰富。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二者均深入阐释了教育与生活的緊密关系。生活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只有珍视学生宝贵的生活体验,将生活体验引入课堂,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将课堂与生活体验深入融合,学生获得的教育才是最有用的、最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热爱生活,更加安全、积极、自信、快乐地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把教和学植根于生活土壤,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弥漫生活的芬芳。
  参考文献:
  [1]刘振兰.生活化教学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精彩[J].小学生(下旬刊),2021(9):57.
  [2]魏军.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J].家长,2021(24):44-45.
  [3]方宇.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1(32):100.
  [4]王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1(20):53-54.
  [5]王岩.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安徽教育科研,2021(19):69-70.
  [6]马小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1(16):7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城西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运动损伤指的是体育运动中发生的损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入手,双线并进,让学生预防运动损伤,提升体育课程的效率。充分热身、调整运动强度、学习自我保护、掌握急救知识等方法都能让学生意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并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运动损伤 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  由于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而初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如果教师在教学
目的 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便秘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化疗期间发生便秘的高危人群,制定出降低便秘发生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健康指导。结果124例患者的总体便秘发生率为33.1%,胃肠肿瘤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39.5%,显著高于非胃肠道肿瘤患者的20.9%( P=0.036)。在胃肠道肿瘤中,手术后患者
摘 要:归纳推理的实质就是探究众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归纳推理能力不仅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同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学习方法。归纳推理在帮助学生总结和记忆高中繁杂的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解知识和强化记忆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归纳推理能力 探究性学习 核心素养  生物学是基于对自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4%,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
目的 探讨PICC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不置入PICC管;PICC组患者围手术期置入PICC管,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体重住院后术前1 d、术后30、60 d较入院时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术后30、60 d均较PICC组下降更为显
摘 要:近年来,江西省中高职对接培养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在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对接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不断突出,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从中高职对接培养现状出发,针对中高职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招生政策、教育管理、保障机制四个层面提出相关策略,优化中高职对接培养的质量,让中高职对接培养科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
摘 要:实施融合性音乐教学,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入课堂,让音乐教学具有经典性、民族性、艺术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融合性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放飞学生的音乐想象,而且可以舒展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革新音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并对它们进行融合,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立体、有趣、高效。  关键词:高中音乐 融合性教学 生命活力  音乐是一种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对外伤脱位牙再植术后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牙外伤脱位再植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健康指导基础上采用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7、14和42天的遵医状况、牙龈炎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14及42天的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且各时间点的评分比
目的 为提高临床麻醉风险意识,探讨麻醉风险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检索知网和PubMed,加实践总结。结果得出麻醉风险的有关因素和麻醉风险评估方法:APACHEⅡ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ASA分级。结论医生和护士强化了麻醉风险意识,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提高麻醉质量。
摘 要:信息技术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阐明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当前,机器人教学表现出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