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世人关注的大问题。提高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是现代教育的责任和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宗旨,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生的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情景,建立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之上的评价机制,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他们的挑战,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一、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制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有:恐惧、依赖、焦虑、孤独、冲动、反感心理等。造成这种不良因素的原因既有来自社会的影响、家庭背景,也有来自学校、教师的,但更多的是来自学生自身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从执教者的角度讲,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新课改前,我国学校教学一直沿袭苏联教学模式,虽然它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显现无疑。教材容量大、重复多、技术要求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使课堂变成教師指挥学生服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一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的现象。这种由教师指导演绎的课堂教学,极大伤害了学生的主体功能和身心健康。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要我们的教师转变和更新这一传统的教育思维;其次是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把学生解放出来。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育人者必须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精通体育心理学,及时掌握现代学生心理的一些新现象、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以便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情景
  1.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言行得体,亲切、平易近人。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教师要以一个合作伙伴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内心感到教师不再是老虎,而是亲近的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情洋溢、充满自信能使学生消除怕苦、怕累的心理,激发勇气。另外,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快乐元素,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教学,让快乐伴随教与学的全过程。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准备部分内容单调,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厌烦。我们运用音乐做韵律操,或者分组做小游戏,还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舞蹈引入课堂,效果就不同了,学生的兴趣会增加。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体育教师要应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的总要求,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活动有序、过程科学,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心理水平因材施教。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愉悦中体会锻炼的乐趣,身心俱进。
  3.在教学中意志力的培养应该是意识、有计划地展开。顽强毅力的培养作为学习者应该明确目标、目的并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意志力的培养应依据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在艰苦的条件环境下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实施教学评价要建立在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之上
  教学评价是一次教学过程的终端,又是下一次教学的起点,并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地进行评价。评价发挥作用与否要看学生是否收到激励,更加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确立进一步前进的目标。同时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提升,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天生素质好,不需要做出多大努力,体育成绩照样能获得优秀。相反,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的不足,即使再努力,还是达不到合格。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在体育课练习中出现消极倾向。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在考核内容上我们从技能素质和意志品德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在考核方法上,我们采用平时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学生测评与教师终评相结合、兴趣特长与基本素质测试相结合。这样强化过程评价,弱化终结评价。这样即使学生的先天素质再好,如果不努力也许评价不一定高,反之一些素质较弱或先天不足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肯定。另外,也减少了教师主观评定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的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责编 潘冰)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往往简单地等同于培训和读几本书,把学习孤立于工作、生活之外。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学习被赋予了浓浓的时代与专业特征。基于以上思考,学校通过搭建教师学习平台,主要开展了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和基于案例的反思学习,引领校本研修。  关键词:教师 学习 校本研修    一、对教师学习的认识  当前,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往往简单地
摘要:本文对浙教版初中《科学》新版教材进行探讨,对其改版地理部分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意见。还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分析了浙教版《科学》教材。  关键词:浙教版初中《科学》 地理部分 教学意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导言    浙教版初中《科学》(7-9年级新教材)共分为六册,一学期一册。一般每学期开设72课时,六册共开设420课时  左右。浙教版初中《科学》的内容在整
摘要:加强和提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对学校、以及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因为中学生的德育能力决定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因此,本文就对提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出几点思考,为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工作 堂课教学 方法 思考    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工作要求的具体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文介绍的混炼塑化一体式精密注射成型设备,实现了混炼改性、增强、填充、塑化注射成型一体化;塑化完的物料轴向温度均一,物料注射时呈旋流状态,有效地平衡了熔融物料的径向温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文化重建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为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致力于知识内容、课程结构与实施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使命是力求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国际化等方面的文化冲突,构建新时期课程文化的框架,在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中,扩大文化视野,更新文化观念,使课程改革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重的文化取向。  语文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方面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在这一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走到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去,在那里学习语文,灵活运用语文。所以,我充分利用当地的语文教学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利用熔融溶液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反应物比例得到了不同端基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利用滴定法测定不同样品的羧基值,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不同样品的特性黏度,降解实验测定降解率随
《论语》是影响中国历史时间最长且范围最广的书,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后,儒学成为中国国学。至清帝逊位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法律、伦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