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活之路 写生活作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长期以来,我发现学生在记日记,写想象作文、话题作文时文思泉涌、兴趣盎然;然而,完成课本上的习作时,却表现出畏难情绪。这是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是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作的结果。怎样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学生写生活作文。何为生活作文?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把写作活动融入儿童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写作、感受写作。如何培养学生写生活作文呢?
  一、开启慧眼,观察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有些学生经常感到没什么可写,真正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做起,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放飞他们的心灵,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
  如,有一天,读小学五年级的侄女跑来向我讨教《秋天的枫叶》怎么写。我问她:“你观察过枫叶的颜色吗?形状怎样?”她说:“我就知道它的颜色是红色的。”我顿时哑然。一个连枫叶的颜色和形状都没用心观察的人,怎么能写好《秋天的枫叶》呢?又怎么能领略到那一片火红的美,那落叶翩翩的美景呢?傍晚,我们在漓江路散步,边走边看满街的枫树,捡几张枫叶摸一摸、闻一闻……回来后,我问她:“还需要我指导吗?” 侄女愉快地摇了摇头。
  这样的指导比我坐在家里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有效得多。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广阔。”走出课堂,开启慧眼,观察生活,这是写好作文的根本途径。如春天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夏天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秋天看桂花、银杏、枫树;冬天观云雾、看雪景……观察后写成观察日记。再如,参观工厂、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举办商品交易会、访问老前辈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把生活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记下来,这就是生活作文!
  写生活作文,还需要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要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二是习作时,除了写听闻外,更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只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他们也就有米可“炊”了。
  二、强化体验,感悟生活
  作文写不好,除了学生不会观察生活外,更重要的是不会感悟生活。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把外在事物与内在感情联系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所写的作文就会苍白无力。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感悟就是作文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绝不能单纯的作写作技巧的训练,更应该培养他们拥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天,我正在讲课,一只大黄蜂飞进教室,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它吸引了班上几十双眼睛,有的一直追踪着;有的吓得趴在桌面上,只露出两只眼睛偷看。有一位胆小的女生利索地将帽子扣下,紧紧地罩住了整个脑袋。说实话我自己当时也是慌了神。这时一位平时很调皮的男生勇敢地站起来,用一本大书果断地把大黄蜂拍死。大家才舒了一口气,同时十分佩服这位在大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我示意大家回座位,笑着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全班讨论得很热烈,于是,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结果,这次作文大家写得轻松有趣,单看题目就很有意思,如《不速之客》《可怕的大黄蜂》《慌乱的一节课》……
  当然,要写好生活作文,光有观察和感悟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否则,看事物看不到本质,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笔下的内容就会是肤浅的。
  三、联系生活,随文练笔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范例。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文取材,通过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形式随文练笔。
  仿写 。如《庐山的云雾》一文,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典型的总分写法,而且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学习全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这两段的写法,写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续写。如在教学《揠苗助长》后,让学生续写第二年春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抒怀,即写心得体会。如教学《怒吼吧,黄河》一课,在学生细读全文后,结合课后训练,启发学生思考,以“读到第一个分句时,我仿佛……”的形式,写一写自己读后的心得体会。
  改写。如学习《游园不值》时,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
  随文练笔,不仅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没有“下锅之米”的窘境,还教给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和对生活真谛的领悟,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这样的小练笔可谓大收获。
  在作文教学上,只有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捕捉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爱意”满堂中,学生放胆交流  课堂教学应该是民主、和谐的,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在这种平等、宽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实现教、学、做合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鼓励,在鼓励中才能挖掘潜力
当今世界,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由于电子文件所使用的磁介质和光介质载体与纸质材料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
著名作家席慕蓉在《美的导师》一文中写道: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更有生命力。孩子是你的,虽然他往后的岁月要靠他自己,但是,在这最初的几年,在他依偎在你身旁的这几年,他完全要靠你。靠你供给他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有关美的记忆。让我们来做他的“美的导师”。为此,本文将从生活的视野出发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要树立“超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
学生习作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学生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它能陶冶情操,能带着学生在成长中感悟生活、与人交往、学会观察与思考,甚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往往有些学生写的文章干瘪,缺少血肉、缺少情感与思想。尽管近年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写作”的理念,使学生习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学生习作的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习作中仍然少了一点“文学”的味道。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更多一点
通过对天津市女青年生育意愿的调查,本文发现:多数家庭由夫妻双方商定生育事宜,但妻子拥有更多话语权,约1/5的一孩家庭计划生育二孩。妻子精力体力充沛、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容
叶圣陶先生说:何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习作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比重。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一直为习作的问题所困扰,教师教得头疼,学生写得头疼。综观学生的习作,不是假话连篇,就是套话成文,很少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语言,有属于孩子自己想法,充满童真、童趣、童韵的佳作更是缺少!  究其原因,有人可能认为是对孩子习作兴趣的激发不到位,有人可能认为是教师指导不得法。这么
目前,全国多省出现的“肾结石宝宝”,让很多人谈“石”色变,其实结石并不只是在肾脏,在人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能有结石。  眼结石 是由眼结膜脱落的上皮细胞、血管中渗出的白细胞和眼泪中少量的钙盐聚合而形成的一种固体结构,呈浅黄色,质地较硬。平时眼睛不红不肿,但总觉有东西摩擦眼睛,有时疼痛。  鼻结石 以异物为核心而形成,例如小孩在玩耍时将豆粒、纸团等异物塞入鼻腔,或者鼻腔内有痂皮、血板,鼻腔分泌物中的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语文课内和课外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开放性联系,而且要注重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还要把教材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沟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及整合中开阔视野,提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然而,当代青年的阶层焦虑十分突出,"丧"与"佛系"文化就是青年阶层焦虑的消极后果。当代青年阶层焦虑有着独特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