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中考体育模式改革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溧阳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全面教育的方针,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考试;分析
  2017年,我市中考项目和评分标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为了了解在变革这一背景下,我市初三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状况,通过走访五所学校的十五位体育教师和200名学生,侧重对体育中考改革状态下初三的教学现状、初三学生对目前体育学习的态度进行了解。
  一、 溧阳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组织形式
  溧阳市中考升学体育考试依据常州市体育中考文件精神及我市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运动素质测试和平时成绩考核。体育中考总分40分,平时成绩10分,在各校组织实施;现场考试30分由教育局组织进行。体育中考还实行“ 1分”激励办法,但是总分不得突破40分。
  二、 改革前后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对比分析
  溧阳市自实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以来,也有着不断地变化。通过文献查阅,找出了近几年溧阳市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并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2013年至2017年溧阳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及分值,对比近五年的考试项目设置,可以看出,自2017年体育中考项目改革后,考试项目与前两年相比较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变化。2013年到2015年,在技能类项目上没有足球,但是随着校园足球的推广与开展,2016年开始,中考体育已经有所涉及,到了2017年,足球技能考试占到了15分。
  通过近几年溧阳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可以看出在2013年-2016年,中考体育项目为选项,每一类别的考试项目会在考试前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确定,防止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2017年改革后,考试的项目有所增加,平时成绩由原先的2分,变为一分,平时考试项目增加了一項,涉及了跑、跳、投三个方面,更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改革前后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对比
  2017年是溧阳市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发生重大改变的一年。在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了解到,在改革之前,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是固定的,以实心球为例,总分值4分,男生达到6.9米即可满分,女生达到5米即可满分。
  2017年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有了大的改变。平时考试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三项,进行全市考生各分项成绩统计,对每项后10%的考生进行扣1分;统一考试篮球和足球二项,进行全市考生各分项成绩统计,对每项后10%的考生进行扣分,10%的前50%扣1分、后50%扣2分。没有了固定的评分准则,教师可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也能够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更快,不断超越,突破自我,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真正地热爱体育,热爱运动。
  三、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一) 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影响
  评价一节课上的教学效果,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判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技能。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那么如果教师投入一百分的精力去教,学生投入多少分的精力去学就成了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了。通过走访和问卷,59%的学生觉得自己在体育课堂中是认真投入的,这部分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比较好,非常重视体育中考,想取得满分。由于没有确定的体育成绩标准,所以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练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有28.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体育课堂投入程度一般,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体育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是文化成绩又不是特别差的,想努力拼一下,又怕到最后还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有1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体育课堂并不投入,这些学生觉得自己文化成绩并不好,就算体育练好了也没有机会上高中,才会出现不想学习的状态。
  (二) 对学生体能、技能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改革后,在平时考试项目中增加了一个项目,包括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这三项涉及了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符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要求。在统考项目中,包括了篮球和足球的运球,要求学生连贯、快速、准确地运球绕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兴的足球项目,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但是通过走访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通过足球运球的学习,渐渐地喜欢上了足球这一项运动,觉得很有趣,所以在练习时会很认真,足球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四、 建议
  (一) 在中考体育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添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
  (二) 没有个体目标的教学或练习,从教师一侧看,往往会流于“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教学,即“伪教学”。因此,体育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为自己的运动学习设定个体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三)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要有创新,上课形式要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练习,比如在足球练习时,不能一味地安排学生进行运球练习,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小比赛,既能帮助技能学习,也能活跃课堂的氛围。
  作者简介:
  王渊,江苏省溧阳市,溧阳市后周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学生新媒体时代网络素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网络素养培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从提高高职学生网络道德规范自律、加强学院网络监督管理、加强对网络素养的法律政策的认识、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或讲座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网络素养培養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素养;道德规范  一、 导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QQ、微信、微视频等主要形式存在的手机网络深入
摘要:从德育困境研究入手,指出德育工程是艰巨、复杂的,应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开展德育工作。文章侧重研究探究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德育理念。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课堂;言传身教  有一名老人倒地,有多名路人及车辆避让,然而湖北理工学院两名学生救起了老人。这两名学生的做法赢得了路过百姓的点赞,正能量在两名学生的义举中得到传播。近年来,“扶不扶”倒地老人成为了公众话题,每隔一阶段时间就会伴随事件出现。见
摘 要:我国对于学习有这样一种定义: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者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中提到了“经验”二字。经验,常常会导致思维定势,在知识、行为的转折点处出现阻碍。本文尝试从学生、知识角度分析学生思维,提出顺应、操作等指导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转折点;顺应;深度思维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思维的转折点都是难点,因为人们习惯性的根据经验理所当然的前行,
摘要:本文结合部级优课实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故事导航、感悟道理,谈古论今、感受影响,角色扮演、陶冶情操,融合技术、继往开来,激发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进而外化于行,将孔子的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体现多层面探析知行合一,多元育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孔子被推崇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支撑华夏屋
摘要: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产生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情感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如何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关系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性格与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围绕如何处理好这种“告状”行为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告状;教育;行为;思维;习惯  幼儿告状行为是司空见惯行为,幼儿处于这一年龄
摘 要:研究发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活动而言,体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受到体育课考试和成绩评价改革的影响,因此在对体育课改革活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考试和成绩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并从考试和成绩评价改革入手进行细化分析,争取能够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改革;考试与成绩评价改革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是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人才培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后所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该堂课的六个环节(出示“学习导航”——自主学习,生成问题——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测评反馈,展示成果——归纳小结,构建网络——拓展延伸,课外实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生态体系,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落地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考试中,“看图说话”这一题型遍布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不论语文、数学还是英语,都能看到关于看图作答的身影。所以,从小锻炼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探讨不同年级经典绘本的运用方法及作用,希望能提高学生整体的看图能力及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经典绘本;作用  引言  经典绘本是儿童文学中重要的艺术瑰宝,对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力、文学修养、
摘 要:《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语文教材的热选,品评研究它的文章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尽管如此,但研究方向却不尽相同。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由来,人物的审美价值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的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章也颇多,最多的就是对于唐僧师徒五个人物的探究。唐僧师徒五人,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猪八戒从师徒五人中脱颖而出,越来越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形象。  关键
摘 要:三年前,我和学生开始一起初探朱文君老师编写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回首这段过程,如一场美好的旅行,与古典相遇,与经典相伴,字字精华,处处精彩。我们从“赏玩”到“趣学”,从“初探”到“深究”,如有脱胎换骨之感,回味无穷。  关键词:悟言语之妙;习表达之法;精华;语文  于永正老师曾说:“小古文怎么学?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循着这样的理念,三年前,我和学生开始一起初探朱文君老师编写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