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表现。产生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情感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如何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关系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性格与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围绕如何处理好这种“告状”行为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告状;教育;行为;思维;习惯
  幼儿告状行为是司空见惯行为,幼儿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认知能力还不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多多关注这一现象,切不可忽略。幼儿的告状行为表面上看是幼儿之间存在一些摩擦,其实假使处理不正确的话可能会造成幼儿的性格、品质在一些方面受到挫折。因此,教师要能够正确地去处理这一现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和品质,继而更好地让幼儿健康地成长。
  一、 保持良好心态,宽容对待告状行为
  有研究发现,处于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普遍喜爱告状,有些孩子甚至会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中普遍的存在,而且有女孩多于男孩的现象。此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幼儿表达的东西,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儿童的告状行为。其次,教师要通过告状进一步了解幼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继而更好地与他们亲近,促进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幼儿在幼儿园处的时间较长,教师便成为了他们最信任、最可靠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教师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幼儿说,鼓励他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幼儿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尊重,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与勇敢。当然,这时教师也会因此受到幼儿的尊重和喜爱。除此之外,教师在倾听时切不可打断幼儿的话,要用微笑和关爱的眼光让他们得到放松,继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长期以往,相信幼儿良好心理品质和成长会得到有效地改善。
  二、 借助告状行为,促进幼儿语言思维
  幼儿阶段的学生有些口齿不清,语句不通顺,句子不完整,很难向他人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时教师要学会猜测和理解幼儿的意思,当然也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保持“沉默”,不愿与他人交流,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告状行为了。反之,还有一些幼儿在告状时表达能力较强,说话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因此,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告状行为中了解到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继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言语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影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因此幼儿在告状的过程中通过表达能更好地让教师发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继而更好地去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当然,教师在解决幼儿矛盾问题时要能够以一种友好、团结、谦让的态度去让幼儿进行调解、说服与仲裁。所以在对待幼儿的告状问题上教师要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抓住时机让他们去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继而让幼儿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给予明确答复,化解幼儿之间摩擦
  幼儿告状是司空见惯的,关键是教学如何处理这样的现象。我们知道,这样的告状现象说明幼儿之间存在某种矛盾。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能够抓住重点,要能够清楚地判断孰是孰非,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师也要给出明确的答复表明自己的态度,否则会让幼儿觉得教师对这种事情漠不关心,不利于良好纪律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能够区别对待,不能说做错事的人也要得到表扬,教师要给出明确的答复,化解幼儿之间的摩擦与不和。在没有查清楚问题之前,教师不能冷落告状的幼儿,更不能斥责他们,切不可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除此之外,对于犯错误的幼儿也不可严厉斥责,要让他们自身去体会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要鼓励他们主动承担错误,知错能改仍是好孩子。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看电影、讲故事,让他们通过活动去体会集体的重要性,在活动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养成互相谦让和相互交流协作的能力,也有利于缓解幼儿之间的摩擦与不和,继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集体。
  四、 培养幼儿独立性,减少幼儿告状行为
  独立性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要能够冷静、沉稳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当然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继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观察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明白独立的重要性,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对于其中值得学习的行为要以此为榜样,继而更好地去丰富幼儿对独立的认知度,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去想办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继而更好地提高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教授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礼貌用语,学会谦让与交流,在幼儿园对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与指导,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
  总之,解决幼儿的告状行为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悉心倾听幼儿的倾诉,以一种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去对待,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暴力的行为让幼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学会引导得当,继而更好地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它更需要幼儿能够学會以一种谦让的态度去与人交流与合作,要能够欣赏到其他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继而更好地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彩华.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问答[J].幼儿教育,2026(11).
  [2] 黄芳.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环境的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3] 徐琳.从幼儿的独占心理看分享教育[J].教育导刊,2016(11).
  [4] 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刘洋,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观音寺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给出以后,学生毫无头绪,根本不知如何动笔?我们要搭建“阶梯”,让学生拾级而上,轻松解题。学生因为解题而快乐,因为会解题而自信,因为会解题而幸福。  关键词:变式;阶梯;难题;轻松快乐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问题给出以后,学生一脸茫然,毫无头绪,根本不知如何动笔。在平时的课堂,我们会大发雷霆,大动肝火,狠狠地把学生数落一番,然后直接开讲告知学生;如果有人听课,我们会使
摘 要:埃米尔一年到头淘气闯祸。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把那个地方弄得鸡飞狗跳,他为了喝汤把汤罐子戴在了头上;他骑着一匹马闯进了市长的宴会厅,引起大乱。他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妹妹小伊达当作国旗升到旗杆顶,用放大镜点燃了教长夫人的头发,把自己的爸爸关进茅厕等等。那一件件淘气事让孩子们着迷,让读的人捧腹大笑,但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最后竟然成了社区委员会的主席,而且是伦纳贝亚村最有出息的男人。其实淘气归淘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思想,要同具体的知识相结合,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验和领悟数学思想。在具体的知识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流程,把数学思想渗透其中,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  关键词:数学思想;化繁为简;猜测验证;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是数学内容价值的核心体现,它指引人们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方法去透视事物,提出概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趣味、丰富,致使学生能够爱上数学,投身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意识的主要阵地,不仅仅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生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一门交流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门语言,使得英语教育在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而高中教育作为个人教育过程中较为基础与重要的一个阶段,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成绩也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究竟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更大效率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的问题。本文
摘 要:寄宿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比较难做和繁杂的工作,能否管好寄宿生,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好坏。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就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就学校寄宿生的管理策略,谈一些粗略见解。  关键词:“三位一体”;寄宿生管理;策略  一、 学校寄宿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寄宿生管理人员
摘 要:本文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学生新媒体时代网络素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网络素养培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从提高高职学生网络道德规范自律、加强学院网络监督管理、加强对网络素养的法律政策的认识、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或讲座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网络素养培養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素养;道德规范  一、 导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QQ、微信、微视频等主要形式存在的手机网络深入
摘要:从德育困境研究入手,指出德育工程是艰巨、复杂的,应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开展德育工作。文章侧重研究探究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德育理念。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课堂;言传身教  有一名老人倒地,有多名路人及车辆避让,然而湖北理工学院两名学生救起了老人。这两名学生的做法赢得了路过百姓的点赞,正能量在两名学生的义举中得到传播。近年来,“扶不扶”倒地老人成为了公众话题,每隔一阶段时间就会伴随事件出现。见
摘 要:我国对于学习有这样一种定义: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者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中提到了“经验”二字。经验,常常会导致思维定势,在知识、行为的转折点处出现阻碍。本文尝试从学生、知识角度分析学生思维,提出顺应、操作等指导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转折点;顺应;深度思维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思维的转折点都是难点,因为人们习惯性的根据经验理所当然的前行,
摘要:本文结合部级优课实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故事导航、感悟道理,谈古论今、感受影响,角色扮演、陶冶情操,融合技术、继往开来,激发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进而外化于行,将孔子的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体现多层面探析知行合一,多元育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孔子被推崇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支撑华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