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场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围绕生活场景设计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教学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探究在生活场景下,问题导向、探究性教学、情感教学以及实践应用等方法的应用,以期对推进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场景;初中生;生物课程;教学方法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中从促进学生“健康地生活”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要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利用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生物学也成为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具体来讲,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探究生活场景下的教学方法设计策略。
   一、依托生活场景,设计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生活中包含许多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一些食品长时间放置后会变质?为什么每天早晨叫醒你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生物钟”?为什么生态中某一个链条断裂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在生物学中都能找到答案。生物这门学科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自然学科,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生物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场景下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利用问题导向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地去思考,学生自己去感受生活并寻找答案,问题导向式的课堂也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农业生产中农民清除水田中稗草的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稗草的出现会影响水稻的生存,促使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二、依托生活场景,设计探究性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能力,塑造情感。生活场景下的探究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迁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依托生活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元素,如借助生活中的农谚,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农谚背后的生物知识,通过探究农谚的过程,学生会感受到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快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吸引学生从中探索生物学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合理的膳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要求通过合作探究各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并设计一周菜谱,达到合理膳食的目的。这一探究活动与生活场景十分贴近,既能锻炼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又能指导学生健康生活。
   三、依托生活场景,设计情感教学方法
   新課程改革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构建,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渗透生活化情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情感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包含在其中。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生物知识,还要在课堂中渗透一些德育教学,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形成环保理念,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稀有动物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在《地面上丰富的生物资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认识地面上多种多样生物的价值,养成保护地面上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指导中,则通过理论分析、任务探究等环节渗透情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中的一环,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依托生活场景,设计实践应用方法
   生物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食品、药品都要依靠生物学的知识,因此,在生活场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在这一目的的引导下,教师应设计实践应用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并建构生物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健康饮食”这一主题,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向妈妈请教烹饪方法,结合生物学相关知识亲自做一道营养丰富的菜肴,在科学指导下健康生活。也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生活中的生活实物包括动植物的标本、图鉴、生物科普书籍等,生物实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生物,运用生活中的实物,创设一个具体的生物教学情境,就可以使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生活场景为初中生物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教师可以依据生活场景提炼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活动、渗透情感价值、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进而为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冉英.简析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才智,2020(15):67.
   [2]王文英.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5.
  编辑 赵文静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十分独特的课程,其整体能够划分成两部分,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这两部分内容都和现实生活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在地理课堂上,老师往往会融入一些和实际生活有关的案例,这就是案例教学法的初步使用。基于此,就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地理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
在备考海南省普通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的过程中,试用学生自检自评的教学实践活动,详细描述了该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并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阐述,详述了该活动对培养
教师要从多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予以优化,开展兴趣化、问题式、情景化的教学,并完善对应的评价机制,深入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从而激发与维持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深化学
高中生正处于情感认知逐渐成熟的时期,美术教育能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形成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审美表达奠定基础.在此,从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角度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古诗进校园这一行动的推广,语用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活学活用和学以致用成了老师的关注点。致力于语用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试图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立足具体语境,掌握话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而非机械地理解概念性的解释,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语言利器。语用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大语文”观的推广。   关键词:语用学;古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显然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地理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并加强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地理;德育;对策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这样的住宿式管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地
摘 要:地方课程资源是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教师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将这些资源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关键词:地方资源;高中美术;教学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
新闻单元注重对新闻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新闻阅读”单元,教师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教学策略的指向性,通过情境化与活动化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新闻阅读的好奇心,从
计算不仅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技能,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是新课标规定的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直接关乎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知识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