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历史高考的教材整合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考命题的导向和依据,高考应为新课程改革服务。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高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引导和推进着课程改革。综观近几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按照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古代史、后近现代史)基本保持稳定,打破了“必修模块 专题”的形式,整合为“通史 专题”的形式;改变了必修三个模块“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 专题”的形式,整合为“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 专题”的形式。高考试题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命题特点符合《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思想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标准,坚持以“材料第一,能力为主,素养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凸显综合性、开放性与探究性,重视创新思维,以鼓励考生有创见性地答题。从宏观上看,注重了基础性,加强了综合性,突出了开放性,体现了时代性。既保持了以往风格,又适当调整了难度;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學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采取“一标多本”的模式,改变了教材的编写体系,改革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等诸多问题,历史高考的命题走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引导和推进历史教师适应高考的要求而重新整合教材。
  从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历史试题中可以发现,历史学科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近几年历史高考大致有如下特点:①试题总体坚持了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②试题重视使用新材料、新情境,突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信息及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在试题中活化、迁移和升华。③试题以学科主干历史知识为依托,注重对历史概念、历史基本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等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综合性、探究性问题的考查。④试题体现了课改理念,从新角度、新情境、新模式人手,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过程和深度,突出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学科主干知识选择性的考查。⑤试题较好地实现了考核目标与要求,并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功能及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总之,实现了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华丽转身,影响重大。这一切都越来越有利于以学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势在必行地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这一理念要求历史教师责无旁贷地围绕课标、依托教材、驾驭教材,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科学的整合,在微观上进行适当的取舍。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采用围绕课标、抓住重点,继承老教材的通史体例传统,发挥新教材的专题体例优势,借鉴不同版本等方法整合历史新教材,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抓住主干知识,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根据高考要求分层次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历史现象到历史结论的角度进行整合,也可以从历史事实到理论观点的角度进行整合,体现出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注意对中外传统人文精神的吸收与发扬,挖掘相关资源,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完善。重视那些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格完善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的历史知识主题的梳理和研究,并且帮助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中,首先抓住反侵略这条主线。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三条主线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回忆条约具体内容,诠释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过程;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因此,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时序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历史编年体系,建立了以模块教学为特色、突出主题探究式的新模式,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重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编排理念,有利于高中学生更集中、深入地学习和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高考命题者试图达成考试与教育在素质目标上的一致性,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我们的实际教学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考试中心历史学科命题人吴伟教授认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及备考存在的问题有:①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深度;②能力训练缺乏应有的效度;③学科视野缺乏自然的广度。这三个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考历史成绩的提高。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跟不上课改的步伐,备考教学与命题人的命题要求差距太大,没有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去组织教学,没有把课改的理念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上来。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教材”的传统教学阶段,而没有做到把教材看作课程资源,达到“用教材教”的境界,归根到底就是整合教材没有到位。
  历史新教材是落实历史新课程的载体,是历史新课程资源的核心,和当前高考是一脉相通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由原来的“一纲一本”转变为现在的“一标多本”,由原来的通史体例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式体例。新体例有明显的优势,如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沿革有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对某些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和比较深刻的探讨,然而这样的体例也有弊端,最让教师难以适应的是:新教材跳跃性大、逻辑性差、专业性强、知识量大,同时淡化了历史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时序性和全面性。高中历史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Ⅰ》反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历史Ⅱ》反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历史Ⅲ》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有助学生探讨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选取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六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相互参照,统筹兼顾。在这样的形势下,整合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高中历史学习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了解初中的教材,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才能使高中历史学习更顺利。全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材编写方式、崭新的学习方式,对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其次,不同版本教材需要整合,用创新性原则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创新既是目前历史学科教学最迫切的任务,也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教材整合时要注意内容重组与创新思维的关联。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便有较大差别。教师在备课时,要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整合历史教材时、在教学设计时应善于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把握核心内容,然后用联系性原则对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历史知识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是整合教材的主要依据,寻找并揭示联系是整合的任务。对教材的整合,必须注意把握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左右联系,依托线索、按照内在联系整合知识,突出重点、夯实基础,重组教学资源。专题史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在不违背课标精神的前提下,要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既能加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理解,还能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如“欧洲联盟”,在必修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已提到,必修2“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中又提及,我们把它整合在一起,放在必修1详细介绍,一下子把“欧盟”的来龙去脉、目前状况交代清楚了。最后,用主干性原则实现模块内的专题整合。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试题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整合教材时要始终注意立足学科主干知识,着力于其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契合点,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提炼出涵盖教材核心的主干内容,用鲜明的主干、主题来串联、归纳、组合教材。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方面尽量用好、用足教材,对于教材已有的资料,如图片、阅读与思考、知识衔接、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等,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此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例如“英国制度的创新”一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见重点和难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然而我们使用的岳麓版教材却是以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为线索编写的,结尾总结了其特点,并介绍了它的发展,如果完全按照编写的思路教学,可能会难以突出重点,而且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设置了三个问题:①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②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建立的?③英国为什么会建立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制?课堂上深入探究第①、第②个问题,第③个问题留作课后探究。这样通过教材整合和取舍,强化了主干知识,突出了重点,也遵循了认知规律,必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历史内容无所不包,有效、高效的历史教学往往与占有高质量、有价值的历史课程资源密切相关。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学的参与者,也是课程开发者。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教改效果和高考成绩。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优质的课程资源,创设高效课堂,做智慧型教师、做高效教师。整合历史新教材,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高考要求;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突出重点,把握核心,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中小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完善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和建立行政问责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目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在系统总结《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或专家介绍就某一节课的教材所处地位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叙述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怎样设计的教学思路。可见,说课是教学研究和交流的一种形式;是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教学交流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有效教研活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此谈谈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说课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说课的意义  说课是
[摘要]“思源于疑,疑发于思”,思维和质疑是互为因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其思维品质必然优秀,因为质疑问难是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多变性、直觉性、辨证性的外在显现。要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善于质疑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为他们提供质疑的土壤,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
在教育实践当中,细心的老师往往会发现,“不愉快”“毫无生趣”“枯燥无味”“闷死了”“烦”等表现忧郁情绪的字眼,经常会从一些学生口中不经意间蹦出,跟中学生青春活跃的特点很不相称。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率为21.6%至32%,其中14-16岁的未成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4.7%,这样的结果让人很迷惑: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为何如此忧愁?是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吗?还是孩子们确实生活得不愉快呢?我们
摘要:传统观念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师德让我们望尘莫厦,只能望其项背,具备高尚品德的教师,往往被人看做是“苦行僧”。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教学,我发现师德是可攀的,学校教育就是一个攀登的阶梯;师德是可以触及的,它跟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师德可为,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头脑更具智慧;师德可赏,让我们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师德可修,让我们的灵魂更加阳光。  关键词:师德可攀;师德可
从事教育工作26年来,我长期在山区农村学校工作,山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配合不当,在性格、处事、为人及学习中虽有纯朴、刻苦的一面,但有不少学生无心上学,思想意识落后,纪律表现差的劣习,如何使这些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我在教育管理上坚持一个“爱”字,落实一个“严”字,做到爱严相济。下面谈谈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爱是教育的基础  记得我省的教育专家丁有宽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
本报综合消息 8月21—26日揭阳市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活动。各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正(副)校(园)长、政教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安全负责同志、级组长和班主任等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活动专门邀请全国知名学校安全管理专家、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安全协会顾问高文斌教授,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会长、广东教育研究联盟副主席、华南师范大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无论从语言还是表达上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佳读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文本教材,找准读与写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既能把原文读进去,又能把作文写出来,将读与写融为一体,这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借助经典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通过“回放经典,仿写教材”“发挥想象,拓展教材”“有感而发
[摘 要] 为研究城市绿波信号控制对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使用效果,根据金州大道的道路交通情况和干线协调控制理论,对金州大道进行了绿波带信号控制优化研究,提出了交通优化方案,通过VISSIM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金州大道在绿波方案下相关指标有所优化,绿波信号控制是解决城市干道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绿波带;干线协调;VISSIM;微观仿真  doi : 10 . 396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越来越关注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因此,在具体的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和广泛运用开放式教學模式,还要分析具体的教学概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