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魅力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视觉和听觉元素在电影中的和谐统一,使得电影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然而在关注画面的色彩、画面间的剪辑、节奏的同时,人们却很少在意蕴藏其中的声音所带来的感受。在电影中,声音及其形式是难以捉摸的。这一难以捉摸说明了声音技术具有威力的部分原因:声音虽然仍未被人注意,却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电影 声音 特性
  
  电影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视听语言发展的历史。当上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诞生之时。人类终于还原了自身真实而深刻的“视听”审美经验。声音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因素,使得电影更加丰富。长期以来,电影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视觉媒介,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无声电影的“视觉艺术”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因而,有声电影的产生遭到了许多电影美学家的抗议,他们认为同期声破坏了原来电影纯净的无声艺术。雷内·克莱尔声称,在音质差的有声电影中,“画面已经完全沦落为留声机所勾勒出的角色一样,而表演的唯一目的只在于尽可能使之看起来像电影作品。在三、四个场景中,有无数的对白,如果不懂英语,整个的感觉只能是感觉到无聊:如果能听懂英语,则这样的设计让人无法忍受。”而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电影艺术的潜能就在于无法完美地再现现实,因此他断言“有声电影的引入粉碎了许多的电影艺术形式,许多电影艺术家们为了达到非艺术性的‘自然主义’目的而一直在使用这些艺术形式”。
  现在看来,上述说法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早期的许多有声电影仅仅依靠对白来达到它创新的目的。克莱尔和阿恩海姆乐于接受音效和音乐。但他们反对那些絮叨不停的有声电影。无论如何,相反的意见在安德烈·巴赞的领导下还是出现了,巴赞认为,完全的贴近现实是可能的。然而,即使是巴赞也倾向于认为,在电影中,声音是次于画面的。只有以视觉效果为前提,有声电影才能实践其作为媒介的精神。现在许多电影工作者和观众都会同意科波拉的说法:“声音(至少)是电影的一半”。而大多数电影研究工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对声音这一要素不断地作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简单的影像制作实践告诉我们,声音与影像不但可以分开,而且能够被单独处理。这使得声音与其他电影技术一样灵活多变,而又丰富多彩。
  然而,声音又是所有技术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项。我们很容易忽视身边周围环境中的许多声音,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主要信息都来自视觉,我们看电影,或者谈论电影“观看者”或“观众”——所有这些词语都暗示着声音是一个次要因素。即使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时常把自身对声音的感受变换成可以想象的呈现于脑海的视觉形象,因此,我们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把声音看作活动影像的附属品,而后者一直被认为是电影的基础。
  在电影中,声音及其形式是难以捉摸的。这一难以捉摸说明了声音技术具有威力的部分原因:声音虽然仍未被人注意,却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不管是否意识到,声音始终是一种强有力的电影艺术。它在电影中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它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模式
  
  我们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是伴随在一起的,而有声电影的诞生则使得“感官同步”,从而使单一的节奏或有表现力的特性能将画面和声音统一起来。例如: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中最后的战斗场面。在倾盆大雨中。劫匪们冲进村民和武士防御的村庄。雨声和风声形成连续的背景贯穿整个场景。战斗开始之前,等待着的人们的谈论声、脚步声和拔剑声不时被如击鼓般的雨声所打断。在这里。视觉和听觉都保持着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声音的加入更增添了画面的表现力。使整个节奏统一在一起。
  
  二、声音能有效的影响我们对影像的领悟和理解
  
  相同的画面配以不同价值倾向的解说词则完全能够改变人们对画面的理解。例如: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同样一则新闻,“驻伊美军遭到人体炸弹的袭击,伤亡惨重。”如果美国和阿拉伯世界媒体配以不同的解说,一种是恐怖主义肆虐,另一种看法则是被占领土人民的英勇反抗。
  
  三、电影声音能够相当明确的引导我们在影像中的注意力
  
  它引导着我们形成期待。如果我们听到门的吱嘎声,就会推测到某个人进了房间,期待着在下一个镜头中看到他。但如果影片采用的一贯手法,摄影机可能会停留在他身上。他正惊恐的瞪着双眼。恐怖的尖叫声传来,我们在惊恐时,对画面外鬼怪的长相产生悬念以至于期待。恐怖片和神秘片就是这样经常利用看不到声源的声音来吸引观众的兴趣。同样,声音的运用能有效的欺骗或误导观众的期待。在影片《大白鲨》的镇上会议中,片中人物听到了刺耳的声音,于是转过头看画外,镜头切换到昆特的手划过黑板——从而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戏剧性的介绍。
  
  四、声音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像剪辑一样具有丰富的创造性而使它具有节奏
  
  节奏是声音最复杂的特性之一。人声也有节奏。我们可以通过“声迹”——不仅显示有特性的频率和振幅,而且显示速度和音节重音的特征模式——来辨别不同的人。在剧情片中,人声的节奏由演员来控制,但在配音阶段,声音剪辑师也能控制声音的节奏。农场里的马发出的缓慢的嘶鸣声与骑兵团全速骑马发出的声音截然不同。在强盗片中,机枪扫射发出有规则的快速的声音,而手枪的射击则发出断断续续不规则的声音。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一片著名的冰上战役中,爱森斯坦使声音的节奏从慢变到快又回到慢。这一场景开始的十二个镜头表现了俄国军队正准备迎战德国骑兵的袭击。这是些中景镜头,镜头移动很少,音乐相当缓慢,包括了一些不同的短而分明的和弦。然后,随着德国军队驰马出现在地平线上,视觉运动和音乐节奏都加快了,战斗开始了。在战斗结束时,爱森斯坦用一长段缓慢忧伤的音乐、庄严的跟踪镜头和极少的人物动作创造了另一个对比。
  在我们观看每一部电影时,在内心并没有把每一个声音进行细致地分析,但它们确实提供给我们分析电影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电影的声音所具有的丰富特性。我们能够更加意识到电影的无穷魅力。当我们观看《星球大战》、《指环王》这样的好莱坞大片时。立体声系统和环绕系统能使你更好的欣赏电影,欣赏其中的声音所带来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艺术催生出虚拟人物这一崭新的视觉元素。虚拟人物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技术的发展、电影本体论的转变,电影产业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以及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木乃伊情结”,都不得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虚拟人物产业的驱动因子,与真人演员相比,虚拟人物作为对人类自身透视的客体,具有其独特传播优势。要使虚拟的物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其身上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虚拟人物的发展还面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以其朴实的手笔塑造的震撼人心的故事《老人与海》,在1953获得普立特奖后。又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他以文学的形式塑造的硬汉形象在动画艺术家佩特洛夫的手中得到了更加形象、具体、更具视觉震撼与美感的展现。1999年第7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获得就是对其成功的肯定。本文将从动画短片的创作主旨类型、剧情节奏的把握、视听语言的运用、动画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等角度赏析该片,从
[摘要]美国电影中融入了美国文化人的精神视野,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文化价值立场,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从文化的视角对美国电影进行分析,探讨了美国电影中所体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包容性。  [关键词]美国电影 好莱坞 文化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
[摘要]电影《色·戒》公映以来,毁誉皆有,情色表现成为争论的焦点,导演李安则坚持自己表现出了真正的张爱玲。李安如何借电影表现张爱玲?李安借电影读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张爱玲?  [关键词]电影《色·戒》 情色表现 张爱玲 另一种解读    李安导演,梁朝伟和汤唯主演的电影《色·戒》,在国际和台湾电影节已获得很多奖项,在内地上映以来,却是毁誉皆有,而毁誉的焦点都集中在李安一个人身上。赞的是高度评价李安把
[摘要]二战后欧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T·J·克拉克[T.J.clark]在1973年出版的《人民的形象》和《绝对资产阶级》两书当中建立了他个人的“社会艺术史”的基本根基。在伦敦大学卡塔尔[Courtauld]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的《人民的形象》就已经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艺术实践的范例;这本书的兄弟篇《绝对资产阶级》则更进一步地探讨了在1848年革命期间艺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情境。  
[摘要] 雅是艺术质感和美感的保证,俗是追求生活原汁原味的世俗风格。与中国传统文艺相区别,赵本山喜剧艺术将大俗摆到了舞台的中心,俗成为集中表现的对象。这在中国文化的语境当中具有“陌生化”的效力。  [关键词] 喜剧俗接受场    无疑,赵本山赢得了当下中国喜剧舞台上最爽朗的笑声。赵本山喜剧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语境中接受场层次最为复杂、最具批评价值的娱乐现象之一。本文就尝试对赵本山喜剧艺术的接受场
直接拍到风光大片,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人和,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但天时由不得我们。有的时候,摄影人等了很久,也没有出现理想的天气,好看的光影。有的时候,行程所限,真是没有时间等待。这该怎么办?一种选择是不拍,另一种选择是先拍下来,做后期。在后期中,影调、色调都可以控制,只要掌握了快捷的方法,就可以很快做出精彩的作品,本期两位嘉宾提供了这样的方法。  原图不足:  1.影调缺乏魅力  2.曝光
[摘要] 好莱坞电影通过其叙事策略的“不变”展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如何讲故事并不是观众所要通过电影获得的最终意义,而故事中传递出健康与快乐,真实与善良的情感表达才是电影这种艺术表现手段所要赋予观众的最美丽的价值呈现。故事文本只有一个,但讲故事的方式却可以不受形式的限制,艺术最根本的使命在于表现生命力的真善美的存在。  [关键词] 《穿PRADA的女王》 好莱坞电影 叙事策略    大部分关于好莱坞
[摘要]电影《大鱼》像一首爱的诗歌,一场诗意的梦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关键词]《大鱼》 诗歌意境 人生哲理 艺术升华    一、电影《大鱼》中的诗境美  诗意画面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电影男主人翁爱德华坐在森林深处的河岸边,突然,月光下,宁静的河面上,出现一位美人的背影,她神秘曼妙,摄人心魄,使他独立岸边,暗自惊叹不已,而当他下水救她,靠近她的时候,她却消失无影,
[摘要]  日本电影《四月物语》是岩井俊二继青春爱情片《情书》之后的又一代表作,影片依然延续岩井俊二所擅长的暗恋题材、音乐式画面,符号般寓意的风格。  [关键词] 镜恋 恋物 唯美    以电影《情书》成名的岩井俊二,擅长在MTV式的画面中表达淡淡的却唯美式的爱情。他说。人越长大就越向往单纯,所以他总是把那些表情尴尬的少年人的细微情绪当作盛大美好的事情仔细描摹。与《情书》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