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我们变得不爱谈论梦想了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是一个梦想逐渐具象的过程。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谈论起梦想来总是眉飞色舞,实现梦想的可能性让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
  当梦想从一个模糊的影子变成现实时,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发现,他可能永远无法得知,要投注多少的勇气和决心,才足够抵御现实这个洪水猛兽。
  当生活被琐事填满,你又有多久没有谈论自己的梦想了?甚至有人给怀揣梦想的人扣上了一个“不够成熟”的帽子,为他开启“向现实妥协”的倒计时。
  我是一名法科生,刚入学的时候,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律师——伸张正义,嫉恶如仇,为弱者发声。但后来我越来越发现世界上要改变的有很多,可是我也越来越明白,自己能改变的,真的很少。
  当我看到新闻报道说,一个案件中的被害人因为出身不同,他们的家属得到了“同命不同价”的死亡赔偿。我们追求的公平啊,难道仅仅因为出身,就给人的生命以贵贱之分吗?被害人家属承受的悲伤和苦痛并不会因为这些因素减少半分。
  后来老师为我们解答说,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同命不同价”的死亡赔偿金,其实背后是因为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所带来的。死亡赔偿金不仅仅包含死者死亡这个结果,还有其父母在抚养其成人过程投入的损失。
  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冰山一角,底下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
  就像梦想一样,它的美丽和玄幻不断骚动着少年的心,它与我们、与现实之间的万丈距离,在一开始,往往是不被看见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那这些律师,做了普通人眼里“十恶不赦”的坏事的被告人辩护,难道就是喪失了良心吗?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律师从来都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存在的,有的人甚至对律师有一种‘律师是帮坏人说话’的偏见。律师所做的,往往只有站在委托人的一方,通过严格的适用法律来千方百计地保护所谓‘坏人’法律上的权利,这才是一名负责任的律师。”
  原来我们本身对梦想成为样子的认知,也有误差。
  后来我变得理性,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网络上的舆论一边倒时,我开始去追溯信息来源是否真实、背景交代是否完整。
  现在反转的事情太多,不能盲目地下定论,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放大那些声音。
  现在,我也不轻易地提及我那可能有点幼稚的梦想,它是在我还懵懂无知时对自己所怀抱的期待,当我渐渐看清生活本质,才懂得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正是因为能把它真正实现是多么难能可贵。
  那就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吧,不轻易下结论,坚定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毕竟,忘记那颗“初心”,才是最大的代价。
  也许我们都不爱谈梦想了,但如果有幸能听到有人谈梦想,我一定会尊重他的梦想,并且把他视为一名勇士,做他逐梦路上,一个为他鼓掌欢呼的人。
  编辑/围子
其他文献
不是每個人的少年时光都那么美好。有歌声的人怀念歌声,有欢笑的人怀念欢笑,有的人却不得不极力躲避回忆,甚至困窘奔逃。清醒时绝口不提,唯有在睡梦中才与当年那个被压抑紧攥却又无所遁形的自己被迫相对。  同样的一条上学路,有人走得轻快,有人步履沉重;同样的一条放学路,有人盼望家中的饭菜香气,盼望同学亲切隐秘的夜半来电,有人却仅仅希望不要再被讥讽嘲笑,不要再被拳脚相加。  我听过那么多故事,这个最沉重。再勇
1.  “妈妈,其他小朋友都放学回家了,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  “你今天有上课?”2.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我一个人没法睡觉。”  “没事,你那么丑,家里的鬼不会吃你。”3.  “妈,我晚上和朋友出去看星空会晚一点回来。”  “你直接住星星上去吧。”4.  “妈妈,我班级同学都说我很像你诶。”  “我哪里有那么丑来着。”5.  “妈妈,我今天给你买了一束花。”  “看来你还有零花钱,那我先
当我将前半生复制、粘贴到文档中后,我才发觉长达14 年的四角天空下的时光,除了机械地重复做题与休息外,我竟没什么兵荒马乱的青春记忆可供感叹。并且,我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高考没能好好发挥,大概只能碌碌无为一生了。  从前,当我学有余力的时候,在每本教科书的扉页上写道:“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挣脱平庸的桎梏,但也要潇洒用力地活一回,至少以后,不会只能向晚辈吹别人的牛皮。”  但直到高考失利,我才幡然醒
我是农村孩子。在计划生育抓得正严的时候,妈妈东躲西藏,直到生下第四个孩子,她才终于决定放弃这种“游击战”式的策略了。而为生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与挣扎,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要个男孩。只是现实没有让爸爸妈妈如愿。  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没有像妹妹一样秀气的长相,没有像大姐一样优秀的成绩,也不像二姐一样是活泼可爱的小机灵鬼。平淡无奇到就像在家里的排行一样,不上不下,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  我的小学是当
上课恨不得低下头钻进书桌里,恨不得和老师永远没有目光接触,只想在班级里做一个小透明,可是——  最近我发现每个老师上课都喜欢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有拿出成绩单有针对性地提问成绩极好或者极坏的同学;也有随机抽号数的——“今天3月4日,那就12号起来回答吧。”刚开始我总是摸不清楚这位老师点名的规律。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我悟出来了!3月4日意味着老师可以点7号、12号、34号……也有“今天上钱钟书
我和同桌兼好友赵也佳又在冷战了。  从这个学期开始到快结束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而每次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我忘记提醒赵也佳写笔记,我给别的同学买了生日礼物……  这次我甚至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早晨我洗漱完去隔壁宿舍找赵也佳一起去上早自习,寒冬腊月的天着实冷,我站在门口揉搓着因为用凉水冲洗而泛红的手,赵也佳整理完被褥径直挽着别人的胳膊略过我下楼。  因为快要迟到了,她拉着别人一路从宿舍楼狂奔到
世间万物,许多事物其实都是有联系的,许多现象也都是有原因的。我在生活中也很喜欢拿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对比,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异同和联系。  刚接触到写人的作文时,描写外貌经常看很多人写:“他有一双大眼睛,鼻子下面还有张大嘴巴……”如今看诸如此类的话,总会忍俊不禁。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谁都有眼睛、鼻子、嘴巴这些五官啊,如果你不把人物最大的特征写出来,基本上就是招来了一批当兵的小喽啰,丢入战场人海之中再
吵架这事儿,稀松平常,就算自己没吵过,也看过别人吵。不过,这架还真不是谁都能吵明白的——有人吵架,让你捂着耳朵想赶紧逃跑;有人吵架,竟然还有点儿“赏心悦目”的既视感。  在豆瓣常年高居电视剧榜首的《父亲爱情》里,有很多吵架的场景。梅婷饰演的安杰和小姑子吵架的戏很多,她们虽然家长里短地吵着,但是你知道这是亲人之间的争吵,没有真的伤了亲情,是家人之间那种黏黏糊糊的“看你那烦人样儿”的嫌弃。  但在话剧
洋姐,最近内心特别乱,感觉快要被逼疯了,特别想找你倾诉倾诉。姐,我有点儿想放弃了,并不是因为高三生活有多累、多苦,而是因为太折磨我了。我每次都认真写卷,可是成绩却一次又一次跌落,真的很让人接受不了,看着那点儿分数,心灰意冷了。  為什么我跟人家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我这么差?为什么?我就活该这么差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我想不通。因为这个,我今天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我知道我有很多漏洞,可那些漏洞好像永远
前几天看到微博上小学生的写作业装备,真是妥妥的技术流:橡皮擦出的卷渣,一个桌面吸尘器轻轻松松就可以清理干净;卷笔刀算什么?手搖式削铅笔也已不足为奇,自动削笔器才拥有睥睨天下的学者气质;而当你举起胳膊,老神在在地开启了手表识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汉字,还有哪个是不认识的呢?  这波操作,看得我一脸懵,忍不住仰天长啸: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大到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啊!  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学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