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与岁月并往,每一秒都温柔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看到微博上小学生的写作业装备,真是妥妥的技术流:橡皮擦出的卷渣,一个桌面吸尘器轻轻松松就可以清理干净;卷笔刀算什么?手搖式削铅笔也已不足为奇,自动削笔器才拥有睥睨天下的学者气质;而当你举起胳膊,老神在在地开启了手表识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汉字,还有哪个是不认识的呢?
  这波操作,看得我一脸懵,忍不住仰天长啸: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大到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啊!
  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学霸一支笔,差生文具多。”(鲁迅:你确定?)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化的使用,已经渗透到我们学习、生活的边边角角,甚至人情世故。Eason唱“你的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他大概想不到下一句喜闻乐见的是“求淘宝同款链接”。写作文时,文绉绉来一句:“友谊就像一盘沙,风一吹就散了。”不不不,其实都不用风吹,你叫朋友帮你砍几次拼多多就散了。
  想起我的学生时代,唯一使用的能与学习沾点边儿的带电高端产品,就是一个雾霾蓝的随身听。好像是高三时几十块钱买的,还是我每月从伙食费里抠抠搜搜攒出来的。当时美其名曰是为了学习英语,也装模作样买了一大堆英语磁带,其实一盘都没听完。
  很多时候,都是在我学习学得头昏脑涨、风油精抹眼皮都不管用时,在随身听里放进一盘跑遍很多音像店才买来的伍佰的专辑。我一边听一边想象是在他的演唱会上,对着马上就要到来的高考,豪气地致敬未来:“来来来,喝完这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我对这个随身听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是在一个初夏的中午,我让班上一个男生陪我去买的。那大概是我高中乃至整段年少里最疯狂的一次,逃离漫长困顿的午休,逃离层层叠叠的试卷,跟着他翻越学校斑驳出年代感的铁栅栏,去镇上的大型文具用品店。
  男生在柜台前和老板娘讨价还价,嘴拙的我却望着他好看的侧脸心猿意马。在过店前那条被烈日烘烤得快要化掉的柏油路时,他走在我身前,下意识地牵了下我的手。滚滚热浪里,我感受到他手心微凉,却浸着些许汗意……
  上大学后,有了轻巧的MP3,喜欢什么歌,热衷什么学习资料,下载进去即可,不必再带着沉甸甸的随身听了。它连同那段挑灯夜战的岁月和那场懵懂的暗恋,都被锁进了时光深处。谁知如今,连MP3都成为了历史。家里客厅放着一个小米音箱,小朋友想听儿歌,都会大喊一声:“小AI同学,请播放《喵喵叫》……”
  《昨日青空》里说:“那时候,我们十六七岁,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抖音,时间很慢,夏天很长,一首老歌唱了又唱,一些人会永远放在心上。”那个男生,一年只发一条朋友圈,就是在每年最后一天,发一张圈圈画画的日历图片,而我们也甚少联络。但是我想,他应该也和我一样,觉得从过往岁月中走来,每分每秒,都值得珍藏留念吧。
  小调查:你知道爸妈小时都玩些什么吗?
  巨脸:他们说是玩弹珠、水上飘,还有爬树。
  Z姑娘:我不知道我爸小时候玩什么,只知道我爸青春少年时,喜欢的女孩追着他坐的车跑,那一幕他永远忘不掉。
  千城:我妈十几岁的时候,在东北的山里摘果子爬树喂猪。
其他文献
周立波曾在某个节目上,公开质疑过吃大蒜的人:“阿拉上海银喜欢喝咖啡,比如说他们喜欢吃大蒜的人,只知道自己吃得香,不管人家闻得臭。”  实际上,人家周立波这话说得没毛病,它是个事实。吃完大蒜那味儿,的确很魔幻,很朋克。最要命的是,吃蒜的人根本不懂夜的黑——吃完蒜的人总是以为刷刷牙、漱漱口就行了,实际上那味儿就是吃两板儿“炫迈”也遮不住。  吃完大蒜,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医院换个嘴。  而周立波错就
不是每個人的少年时光都那么美好。有歌声的人怀念歌声,有欢笑的人怀念欢笑,有的人却不得不极力躲避回忆,甚至困窘奔逃。清醒时绝口不提,唯有在睡梦中才与当年那个被压抑紧攥却又无所遁形的自己被迫相对。  同样的一条上学路,有人走得轻快,有人步履沉重;同样的一条放学路,有人盼望家中的饭菜香气,盼望同学亲切隐秘的夜半来电,有人却仅仅希望不要再被讥讽嘲笑,不要再被拳脚相加。  我听过那么多故事,这个最沉重。再勇
1.  “妈妈,其他小朋友都放学回家了,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  “你今天有上课?”2.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我一个人没法睡觉。”  “没事,你那么丑,家里的鬼不会吃你。”3.  “妈,我晚上和朋友出去看星空会晚一点回来。”  “你直接住星星上去吧。”4.  “妈妈,我班级同学都说我很像你诶。”  “我哪里有那么丑来着。”5.  “妈妈,我今天给你买了一束花。”  “看来你还有零花钱,那我先
当我将前半生复制、粘贴到文档中后,我才发觉长达14 年的四角天空下的时光,除了机械地重复做题与休息外,我竟没什么兵荒马乱的青春记忆可供感叹。并且,我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高考没能好好发挥,大概只能碌碌无为一生了。  从前,当我学有余力的时候,在每本教科书的扉页上写道:“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挣脱平庸的桎梏,但也要潇洒用力地活一回,至少以后,不会只能向晚辈吹别人的牛皮。”  但直到高考失利,我才幡然醒
我是农村孩子。在计划生育抓得正严的时候,妈妈东躲西藏,直到生下第四个孩子,她才终于决定放弃这种“游击战”式的策略了。而为生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与挣扎,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要个男孩。只是现实没有让爸爸妈妈如愿。  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没有像妹妹一样秀气的长相,没有像大姐一样优秀的成绩,也不像二姐一样是活泼可爱的小机灵鬼。平淡无奇到就像在家里的排行一样,不上不下,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  我的小学是当
上课恨不得低下头钻进书桌里,恨不得和老师永远没有目光接触,只想在班级里做一个小透明,可是——  最近我发现每个老师上课都喜欢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有拿出成绩单有针对性地提问成绩极好或者极坏的同学;也有随机抽号数的——“今天3月4日,那就12号起来回答吧。”刚开始我总是摸不清楚这位老师点名的规律。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我悟出来了!3月4日意味着老师可以点7号、12号、34号……也有“今天上钱钟书
我和同桌兼好友赵也佳又在冷战了。  从这个学期开始到快结束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而每次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我忘记提醒赵也佳写笔记,我给别的同学买了生日礼物……  这次我甚至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早晨我洗漱完去隔壁宿舍找赵也佳一起去上早自习,寒冬腊月的天着实冷,我站在门口揉搓着因为用凉水冲洗而泛红的手,赵也佳整理完被褥径直挽着别人的胳膊略过我下楼。  因为快要迟到了,她拉着别人一路从宿舍楼狂奔到
世间万物,许多事物其实都是有联系的,许多现象也都是有原因的。我在生活中也很喜欢拿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对比,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异同和联系。  刚接触到写人的作文时,描写外貌经常看很多人写:“他有一双大眼睛,鼻子下面还有张大嘴巴……”如今看诸如此类的话,总会忍俊不禁。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谁都有眼睛、鼻子、嘴巴这些五官啊,如果你不把人物最大的特征写出来,基本上就是招来了一批当兵的小喽啰,丢入战场人海之中再
吵架这事儿,稀松平常,就算自己没吵过,也看过别人吵。不过,这架还真不是谁都能吵明白的——有人吵架,让你捂着耳朵想赶紧逃跑;有人吵架,竟然还有点儿“赏心悦目”的既视感。  在豆瓣常年高居电视剧榜首的《父亲爱情》里,有很多吵架的场景。梅婷饰演的安杰和小姑子吵架的戏很多,她们虽然家长里短地吵着,但是你知道这是亲人之间的争吵,没有真的伤了亲情,是家人之间那种黏黏糊糊的“看你那烦人样儿”的嫌弃。  但在话剧
洋姐,最近内心特别乱,感觉快要被逼疯了,特别想找你倾诉倾诉。姐,我有点儿想放弃了,并不是因为高三生活有多累、多苦,而是因为太折磨我了。我每次都认真写卷,可是成绩却一次又一次跌落,真的很让人接受不了,看着那点儿分数,心灰意冷了。  為什么我跟人家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我这么差?为什么?我就活该这么差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我想不通。因为这个,我今天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我知道我有很多漏洞,可那些漏洞好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