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养殖业发展。而通过早期采用相应防控措施可降低非洲猪瘟影响,为确保防控效果还应对在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展开研究,阐述其特点,分析在基层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对策;存在的问题
  前言:
  非洲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该疫病已对各生猪养殖国家造成不同程度威胁,此病危害大且波及范围广。我国也是养猪大国,从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到2019年进入高发期,当时给我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使生猪养殖业一蹶不振,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防止非洲猪瘟疫情继续在我国爆发,确保生猪养殖业安全,农业农村部及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政策和防控措施,有效的遏制住疫病蔓延的势头,但在基层实际操作和防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非洲猪瘟在我国根除,应充分发挥基层部门的功能与作用,积极完善防控措施,以实现对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防控。
  1 非洲猪瘟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是原发于非洲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家猪、野猪、钝缘蜱易致病,是非洲猪瘟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和储存宿主,患(带)病猪和死猪的血液、病变组织、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含有病毒,据报道病毒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进行传播,非洲猪瘟一般潜伏期是4至19天,具体感染时间与病毒、免疫情况和感染方式相关,猪的排毒时间会根据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毒力而变化,可能在出现症状前就开始排毒,排毒时间可达两个月左右,病毒会随唾液、眼泪、鼻腔分泌物、粪便及生殖道分泌物排出,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的病毒,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方式有蚊虫传播、接触性传播和间接性传播三种,毒力又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高毒力毒株、二是中等毒力毒株、三是低毒力毒株,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高毒力毒株引发最急性和急性症状,中等毒力毒株引急性和亚急性症状,临床表现从感染7天之内急性死亡,到持续几周或几个月的慢性感染不等,致死率取决于毒株的毒力,高毒力毒株的致死率可达100%。
  2 非洲猪瘟防控在基层存在的问题
  2.1临床诊断经验缺乏
  非洲猪瘟是新传入我国病种,国内有关报道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基层兽医和村级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病史认识和掌握程度有限,导致其在临床诊断中缺乏实际诊断能力,难以准确的根据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及时判断疾病病情,容易造成误诊误判,加之个别养殖场,特别是散养户,对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足,对死亡猪只处置不当,随意丢弃,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2动物防疫监督职能出现弱化
  由于改革的原因,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职能有所弱化,人员配置减少,特别是基层人员只出不进,容易造成监管不到位的现象,特别在非洲猪瘟疫情爆发期间,在高利润收入的诱惑下,一些生猪贩运户铤而走险,违规贩运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时有发生,这种违法行为极大的增加了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风险。
  2.3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待完善
  在改革的过程中,基层防疫部门在职能上有脱节的现象,人员抽调到其他股室,弱化动物防疫监管,另外由于基层站工作条件较差,待遇偏低,没有下村入户工具,造成基层防疫队伍人心松动,特别是村级防疫人员严重不足,一个村级防疫人员要负责几个村的防疫工作,年龄普遍偏大,薪酬待遇没有保障,严重影响到疫病防控质量。
  2.4安全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由于目前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还没有疫苗和药物供使用,加之部分养殖业主认识不到位,特别是散养户,对疫病的防控知识了解较少,缺少防控经验,对养殖场地、圈舍消毒意识不强或消毒不到位,对死亡猪只处置不当,随意丢弃,都存在着巨大的传播风险。
  3 非洲猪瘟防控对策
  3.1提高基层人员临床诊断能力
  由于基层兽医和村级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病史认识和掌握程度有限,难以准确根据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及时判断疾病病情,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以个案实案开展培训,提升基层站人员的诊疗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的防控能力,阻断疫病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廣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疫病防控手册以及在线视频讲座等方式,向基层人员进行非洲猪瘟知识宣传,逐渐提升其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认知。
  3.2强化监管力度
  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根植,为达到预期防控效果根除非洲猪瘟病毒,建议加强职能部门的建设,巩固人员配置,壮大执法力量,加大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猪贩运户、经营者违规贩运、经营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严格落实生猪调运程序,在调运前后必须对场地、圈舍、车辆、环境和猪全血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合格后方可调运。
  3.3完善生物安全防控
  因现阶段国内无有效非洲猪瘟药物和疫苗使用,难以达到预期防控效果,所以就必须重视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各养殖场在做生物安全防控时,首先应做到封闭式管理,严格遵循猪群整体全进全出方案,便于圈舍控栏和清洗消毒,严格控制人员、物品以及车辆的进出管理及消毒工作,加强圈舍的改造升级工程,严防鼠、蝇、蚊等的入侵,完善场内生物安全防控设施设备的建设,增加料线投入使用,减少人物接触几率,同时做好圈舍、场地的消毒和猪只非洲猪瘟监测工作,以最大限度阻断疫病传播风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3.4建立健全安全防护队伍
  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根植,疫病防控已成常态化,要想根除,必须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和提升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基层兽医人员和防疫员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基层防疫人员对养殖场,特别是对散养户进行疫病防控知识的指导,既可提升其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又可提升其对相关防控措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应增加基层防疫人员配置,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同时还应对基层站工作人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提高其待遇,增加有毒有害津贴发放,加大必备工具投入,稳固人心,激发工作积极性,扎根基层,指导养殖场开展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结论:
  在生猪养殖业中,动物疫病防控的成败,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关系到国家民生和经济效益。而非洲猪瘟作为一种世界性还未解决的难题,一旦爆发会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此,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构筑起早期预防能力和防控措施,确保我国养殖业不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干扰,保障人民群众对肉品的需求。
  (略坪镇畜牧兽医站 四川 德阳 61800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高质量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受欢迎。而竹炭纤维就是许多生活物品制造的原材料,对人们的身体无任何副作用。所以近几年竹炭纤维公司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潮流。竹炭纤维生产原材料获取、环境保护、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他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材料加工、销售竞争、质量检测等方面。  关键词:竹炭纤维;优势;市场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对环保工程加强重视,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进而推进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本文分别从污水处理方案,处理工艺选择和管理方式三个角度分析污水处理思路,确保能够对污水水源进行更为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思路分析  引言:  在环保工程建设中,污水处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对污水资源进行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观念愈来愈多样化,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也愈发显得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团结心,如何发挥党组织带头凝聚的作用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思考内容。对此,为保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应该积极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于企业的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企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前进。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引言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
期刊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尽管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  语言是有力量的,这一点我一直深信不疑。  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粟米,百鬼哭泣,人们不再会被鬼神所蛊惑,语言文字在那时便显露了自己的力量。《春秋·谷梁传》曰,“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语言给人类以智慧和文明,借助语言,人类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功能纺织品的飞速发展,开发高附加值、高品质、有特色的功能纺织品已然成为了纺织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涤纶具有高强度和弹性,良好的抗皱耐磨性,耐热性和耐酸耐碱性,成为合成纤维中用途最广、消耗量最大的品种。但由于涤纶纤维亲水性差,回潮率低,使其穿着舒适性不佳,并且易产生静电和沾污的问题。研究者们通过多种改性方法来改善涤纶纤维的亲水性,同时赋予其多功能性。一方面在涤纶纺丝阶段通过改变涤纶织物的结构来达到改
刘林是我在上海画画时相识的朋友,个子不高,比我这一米七的个子稍矮些,瓜子长脸,薄唇利齿,口才很好,善交际。  他知道我是从中国美术学院出来的科班,非常敬佩我,总喜欢和我接触。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是民国时期教育部长蔡元培一手创办的,最初美术学院称为国立艺专。是中国四所元老级别的美术学院之一,即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也是排在八大美院行列之中,即中央美术学院、中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新闻媒体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新闻的采集、制作、发布、体验实现了智能化,但同时传媒智能化,也会带来一些负效應,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时代新闻媒体的特点,与智能化时代新闻媒体的生产模式。  关键词:新闻媒体;智能化;生产模式  引言:  人工智能就是结合大数据与算法,更加精准的解决问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普及
期刊
摘要: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林海雪原》和由其改编而来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之一《智取威虎山》之间存在一些明显不同点,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加入了新人物“常宝”、新情节“夹皮沟遭劫”,也对人物白茹和一些情节作了删减。本文将对这改编的分析,再进一步分析其体裁与时代原因。  关键词:智取威虎山;林海雪原;时代局限;对比分析  《林海雪原》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曲波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十七年文学时期革命与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意义、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优势。旨在为图书馆智能化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  一、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意义  1.1获取更多可行性和实用性强的数据信息  众所周知,人们的所有活动,包括生活、学习、生产等等方面的任何活动都会产生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无论是对于企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
期刊
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以提高其上染率,但含盐染色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利用双子季铵盐对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的阳离子化改性,能够大量减少无机盐的使用从而实现其清洁染色。论文通过不同原料与工艺分别制备了结构相似但疏水碳链长度等比例增加的弱亲水性系列双子季铵盐。论文使用该系列双子季铵盐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从而削弱棉织物的阴离子性,研究了双子季铵盐疏水碳链长度对其在棉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所属的吸附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改性条件下季铵盐对棉纤维的亲和力。并且对改性后的棉纤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