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措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于对学生各个层面学习素质的提高,必须配套相应的数学师资力量,让教师在综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知识的获取对于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好数学可以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可以利用数学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切入点和核心,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和实践。
  关键词 逻辑思维;小学数学;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3-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还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内容。但是從目前的教学质量来看,师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解题上,而忽视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起重视,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每个章节内容,甚至每个题目。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对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意义重大,数学老师必须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解读,了解其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将重难点的分析以及研究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实践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习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演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各学科学习时,如果学生能够积极的掌握逻辑思维的相关技巧和要求,不断的培养该方面的能力,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习惯,提高个人的数学素养。
  在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是否能够达到高效的掌握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息息相关,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内容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具备一定数学思维的基础上,跟随老师的课堂讲解去锻炼和提高相应的思考能力。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则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理论知识,在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研究和探索时,便更容易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充分享受数学问题研究的乐趣。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环境
  小学数学是一个比较枯燥无昧的学科,很多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没有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了好的学习氛围,面对枯燥的知识,学生就有动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这样既能鼓励学生主动独立的完成数学知识的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优化课堂环节,控制学生逻辑思维的走向
  教学是一个整体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整体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与整体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渐突破感性的局限,走上逻辑性思考。在备课阶段,教师应注重明确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并设计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思维向纵向扩散,并在探究与讨论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具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备课内容,将逻辑思考与思维扩散融合到具体的数学知识中来,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维沿着逻辑延伸,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指导。教师为学生的逻辑思考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系,并从教学细节中激发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主动合作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三)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都只是在讲台上讲解课堂上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明确的告诉了学生在数学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但是却不能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一个知识。教师若是想让学生加深对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印象,就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只要学生经过失败和改正真正的是自己的出来的结果,才能加深印象,同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思维,然后根据其中出现的规矩,一步步的进行解答,在这一个过程中也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四)新旧知识相连接
  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的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使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相对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旧知识都能成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工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这样的教学理念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当中。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导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的知识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让学生达到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在具体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去锻炼和塑造自己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创新和发明更多的解题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学习时,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好的问题可以促进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B01,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7-01  正如古语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做学问最怕的就是发现不了问题,
摘 要 在分析当前新课标下的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不足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多角度提出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化措施,希望对于今后的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小组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0-01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独立自主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主要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应首先注重兴趣的激发。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兴趣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1-01  数学是其它学科的
摘 要 朗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的语文朗读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提升以及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系统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益要求有所提升。对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朗读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扩宽学生的朗读面,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潜能。而朗读正是锻炼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
摘 要 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较小学相比内容和难度都有所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就要优化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当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与思想中,数形结合思想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将其应用在教学中也能
摘 要 学生个性化培养已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比重不断上升,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个性培养;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4-017
摘 要 新時代背景下,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小学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古诗词凝聚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教育中关注的问题,相关教师也在不断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1,R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6-01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高效的课堂的构建及主要是有效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并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结合新课改的背景,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