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高效的课堂的构建及主要是有效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并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结合新课改的背景,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4-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提出了很多的新的理念,进一步探索出符合学生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之路,应当说随着小学语文改革的不斷发展,语文教学探究从原本低效课堂教学转变为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有效的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深入的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例如《幸福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幸福,学生可能并不太懂,教师不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比较常见的生活情境,学生吃到了妈妈久违的饭菜是不是感觉到非常开心,那种开心的感觉就是幸福,还有自己期待了很久的玩具突然出现了眼前,是不是也很幸福,或者换一种角度,环卫工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不是感觉到很欣慰,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本中,让学生去分析文章中两个青年人的幸福是什么?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加深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教师不妨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学习,将原本比较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片中了解语文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过程中,地震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地震发生,以及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或者教师从网上寻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小视频,直接给学生播放地震中的这一对父子的具体表现,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感受父爱的力量,之后教师给学生展示关于父爱的至理名言,让学生加深对于父爱的理解,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生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合理进行分组,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知识本身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程,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开展合作学习,这样便于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的语文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合理,可以有效的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方便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同时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为了保证公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还是自己看好呢?”让学生以小组的形成展开辩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花应当给别人看,在给别人展示花的同时,自己也能看到别人的花,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操,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也有的学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自己的辛苦种植的花,应当自己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享受,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辩论认识这篇文章的主旨,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加强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并有效的结合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特点,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学习时,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好的问题可以促进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B01,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7-01  正如古语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做学问最怕的就是发现不了问题,
摘 要 在分析当前新课标下的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不足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多角度提出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化措施,希望对于今后的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小组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0-01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独立自主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主要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应首先注重兴趣的激发。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兴趣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1-01  数学是其它学科的
摘 要 朗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的语文朗读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提升以及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系统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益要求有所提升。对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朗读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扩宽学生的朗读面,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潜能。而朗读正是锻炼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
摘 要 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较小学相比内容和难度都有所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就要优化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当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与思想中,数形结合思想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将其应用在教学中也能
摘 要 学生个性化培养已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比重不断上升,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个性培养;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4-017
摘 要 新時代背景下,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小学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古诗词凝聚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教育中关注的问题,相关教师也在不断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1,R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