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数学的兴趣不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重要,也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教师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是很威严的,很多学生都有点“怕”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亲近学生,要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多帮助他们,在他们情绪低落时多鼓励他们,在他们进步时多表扬他们。这样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你是可亲近的人,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真心地喜欢你,而你的课他们也就爱听,课后也会自觉地复习与预习,这样他们就能轻松地学好该科。
  (2)教师的教态要和蔼、亲切。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好的教态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面带笑容、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上数学课一味地靠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能被激发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一种苦役。单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题。多媒体课件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形象生动的画面、及时有效的反馈,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能够保持长久,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真正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学习过程的转变。
  三、加强辅导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或课后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帮助。
  (1)重视课堂辅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辅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课一般要求教师进行25~30分钟的讲解,其余时间是学生练习或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进行辅导,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所学知识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即时给予点拨,对个别困难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2)加强课后辅导,为学生扫清障碍。数学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学生相当好,只需老师少许点拨就可以,他们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数学成绩相当差。作为数学教师应抓住这批学生不放,除了课堂上辅导外,课后应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首先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是帮助他们弄清不懂的问题;再次是教师要持之以恒,因为数学成绩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补上的,所以教师要对这批学生进行长期的辅导,一旦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他们,进步和表扬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导入新课和课堂小结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一节课,从一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首先,新课的导入应具有吸引力。在上课伊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思路走。其次,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第三,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导课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课堂小结设计也不能忽视。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能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再次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耐人寻味、有趣、新颖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但能达到检查效果、巩固知识、强化兴趣的作用,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在愉快、和谐、热烈的学习气氛中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方式很多,具有良好效果的课堂小结往往是几种结课方式的综合运用。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数学课堂教学总结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概括教学内容、总结教学规律、强化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获得清晰明确的印象;二是激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思考和联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总之,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黄金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和学生预留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一、备教材,备学生,挖掘儿童生活素材  我所执教的班级人数多,学生年龄偏小,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学前正规教育。因此,我在深钻教材之后,
摘 要:美术高中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对培养综合素质优、艺术修养好、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美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育;诗词;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美术特长生是美术高中的办学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确保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质量并重,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优、艺术修养好、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美术人才。高中语文课程明确指出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
摘要: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优化;教学方法;主动;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就应该服务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更应体现主体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优化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向来不言而喻,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各种类型的考试都遍布着作文的影子。从考试作文所占分值之高,不难看出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写作,即作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做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并且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
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呈现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许多命题无法真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且教师多以直接示范、临摹为教学方法,因此,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得以体现。  我们认为幼儿的美术表达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幼儿的美术表达是其随着心智的成长对客观世界和主观心理的能动反应。适宜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因此我们提出:小班——游戏化美术课程、中班——无范式主题画课程、大班——
尽力避免产生错误和少走弯路是一切学习活动最好的开始,这比出了问题再纠正要好得多。因此学习歌唱最好的方法是追求自然,越自然就越容易,如果能够顺着最单纯、最自然的方向去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