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优化;教学方法;主动;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就应该服务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更应体现主体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优化教学方法,重新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我们要寻找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一上课我就说:“你们喜欢猜谜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好,我们就先来做个猜谜游戏吧。”学生们听了很高兴,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听老师出谜题: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和一些方木块,不论学生们在盒子里放进几块方木,只要你拿出其中的几块,并告诉老师这几块方木占原来盒子里方木的几分之几,老师就能猜出你们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方木。这时,大家跃跃欲试,争着发言。结果都被老师准确地猜了出来。惊叹之余,学生迫切希望知道其中的诀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这浓浓的学习气氛中,带着高涨的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鼓励合作探究,构建主动参与的平台
  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长方体在课堂上展示讨论,兴趣大增。小组讨论后纷纷汇报: 第一小组说,面对长方体数一圈有4个面,再加上下2个面,共6个面;第二小组说,用相对面的方法来数有6个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组说,相对的面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合作的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意识。
  三、注重动手操作,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
  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所以我觉得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动手,胜过教师重复讲解。例如,在教学毫米认识时我设计如下一系列活动:①看一看,观察自己直尺的毫米刻度。②找一找:在自己的直尺上连续找出几个一毫米。③猜一猜:桌面上哪样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一毫米。④量一量:用直尺测量、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⑤用手势表示:借助一分硬币,用手势表示出一毫米长度。在上述幾个环节的操作活动中,同桌互相观摩,互相交流启发,实现了课堂上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容易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主动参与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质疑是学生探究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切入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索,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8加几”时,一位小朋友用小棒演示“8 5”的思考过程后,教师启发其他学生提问,根据“9加几”知识的迁移,甲生问:“为什么从5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乙生问:“为什么不从8根里拿出5根放到右边5根里?”丙生问:“为什么要凑10?”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是啊,这些问题提得很好,那么谁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的话肯定了同学的发问,又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通过质疑、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优化教学方法,可使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可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明显下滑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加的趋势,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的价值取向,并从体育的本质、体质的内涵、体质与人格的关联以及时势发展的要求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质;人格    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身体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学生在逐年增多,多种重大疾病在学生中
2005年3月11日,“2005年研华科技全球技术论坛”将在福州拉开帷幕。该论坛是全球性活动,旨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一个研讨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平台。“研华科技全球技
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轮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其中一项大的改革是进行了课程的整合,如把化学、物理、生理、自然地理这几门自然科学的知识通过一个新的系统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科学。由于课程改革是在没有准备相关专业教师的背景下实施的,因此对于正处于实验区和即将进行课程改革的科学教师来说,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新课程综合科学的教学,把不属于自己专业的科学
摘要:图像叙事是一种象征型的艺术,它表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无形象征意义,较之叙事文本显得专注、传神。文本叙事的审美超越观念的成熟,追求言外之境、韵外之致,非咸非酸之醇美。  关键词:图像叙事;文本叙事;汉画像;荆轲刺秦王    一  “图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是指一种象征意义的刑法。严师古注引《白虎通》:“画像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犯劓者以赫着其衣,犯髌者以墨其髌,象而画之,
一、留学生混用“的”“地”“得”的情况1“.的”和“地”的相互误用(1)因此便自然的认为,第三喷注是由新粒子辐射引起的。(2)别说压上百多斤的担子,就是空手走路都钻心的疼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多年来,本人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在这里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它能激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和学生预留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一、备教材,备学生,挖掘儿童生活素材  我所执教的班级人数多,学生年龄偏小,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学前正规教育。因此,我在深钻教材之后,
摘 要:美术高中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对培养综合素质优、艺术修养好、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美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育;诗词;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美术特长生是美术高中的办学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确保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质量并重,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优、艺术修养好、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美术人才。高中语文课程明确指出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