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课件成为课堂的“罂粟花”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不当的现象比较常见。课件的使用要遵循适用、适量、适时的原则,勿让课件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课件;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发展;适用;适量;适时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教改中与时俱进,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后面简称“课件”),在日常教学中也能熟练地使用课件。课件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素材,已成为常态的现代教学工具出现在课堂里。无可否认,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给枯燥、平淡的课堂注入活力,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
  但笔者发现,在这些年各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或在校内外观摩课、研讨课的交流活动中,课件使用不当的现象比比皆是。课件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使用不当,课件如同罂粟花一样,看似绚丽无比,实则成了扼杀学生思维发展的祸害。以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课件。
  一、适用原则
  [案例]《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王维的名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尤其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把朋友间离情别意寄托在一杯浊酒当中。言语虽浅显明白,但饱含离情别意,既有对元二处境的深情体贴,又有对友人前途的殷切祝愿。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也是教学上要突破的重点。有位教师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反复读古诗,接着演示了用Flash设计的长达3分钟的课件——用古筝《阳关三叠》配乐,在绿柳下屋舍里,王维向朋友元二频频举杯敬酒,然后元二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走入大漠之中。看完动画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质疑]教师制作的古诗课件动画能有效地表现古诗的意境内涵吗?动画能替代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吗?
  [思考]答案是否定的。众所周知,直观形象是课件的特点。用它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用它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恐怕有违教学的初衷。没有对文本的解读,就没有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深度的阅读思考,就没有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很多语文内容是无法被直观展示的。特别是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韵味,往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倘若教师的Flash动画绘制技术不佳,或者引用视频、图片不当,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还容易弄巧成拙,误导学生。此外,文本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解读后转化成的画面、视频毕竟只是教师的个人感受,如果通过画面强行“推销”给学生,学生不假思索地接受,课堂教学看似高效,实则是学生思维训练的缺失。
  [对策]在小学中高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需要学生通过咀嚼文字去理解,凭借文字去想象,这样才能领略到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妙不可言的魅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为了迁就学生“趣味”而滥用课件。因需而用,用得其所,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反之则如“罂粟花”,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削弱学生的理解力,腐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二、适量原则
  [案例]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春》,教师制作的课件非常精美。一开始播放一大段精心剪辑的春景视频,画面呈现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教师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声情并茂地诵读了朱自清的散文,那一刻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接着,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即又呈现大量万紫千红、蝶恋花香的图片,学生看得如痴如醉。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充满激情,听课教师都觉得这是一节很成功的精品课。课后我与身旁的学生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孩子说:“哇!老师的课件实在太精彩了!”“那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写的《春》美不美呢?”“那我倒没留意,反正PPT里春天真是酷毙了。”
  [质疑]童言无忌,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学生在这堂课里到底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是欣赏课件,还是鉴赏了美文?
  [思考]课件简称CAI,源自Computing Aided Instruction,其本质作用是辅助教学。用课件激趣,引导学生走近文本,用课件启迪思维,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情不自禁地陷入误区,为了追求课堂效果的可观性,或者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为了追求美感,往往忽视为突破重难点的实际需求,把过多工夫花在了制作精美课件上,课件越做越漂亮,越做越齐全,好似小型的资料库,于是教学过程中难免炫耀式地大量运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来表现教学内容,结果课件太美了,容量太多了,导致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引导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受到挤压而缩小,这明显违背了课件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性宗旨。
  [对策]一堂课成功与否,标准之一要看知识与思维的容量是否得当。二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动态形成的,只有适度平衡才能相辅相成,才能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技能。如果课件的信息容量多了,学生用于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就相应减少了, 天长日久必然妨碍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重、难点所需,做到课件信息容量要适中,同时还要考虑视觉与思维的平衡,使所设计的课件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同时有助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力求使二者和谐统一。
  三、适时原则
  [案例]某骨干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的《雷雨》观摩课时,在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后,提问学生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教师话音刚落,就直接用课件同时呈现三幅图画:一幅是雷雨前乌云密布;第二幅是倾盆大雨;第三幅是雨后彩虹。学生一看到课件展示的图片,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学生表现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质疑]虽然学生回答问题时很踊跃,但是学生是通过文本来思考问题,还是通过课件中的三幅画得到了昭然若揭的答案呢?
  [思考]上述案例中的师生问答显然是脱离了文本,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属于看图说话。其实,这是教师展示课件的时机把握不当所造成的。教师希望让学生从文本上了解写作顺序,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可是,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就急不可待地把课件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无异于让课件剥削了学生思考的机会。
  [对策]课件毕竟是辅助教学的,课件携带的信息要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接轨,要切合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不宜过多地呈现结果性的答案信息。教师制作的课件也并非都要在课堂上全部展示。如学生思考无太大障碍,就不需课件来从旁辅助启发了。至于课件呈现的最佳时机应是学生通过多番思考,学有所困,仍迷惑不解,此时让课件登台亮相,就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又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迷失教学的主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运用课件时,坚持适用、适量、适时的原则,让课件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催化剂,也让课件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利器!
  参考文献:
  雷雨强.多媒体课件的副作用: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J].新西部:下旬,201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中心小学)
  ?誗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分配任务,各负其责。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营造竞争氛围。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通过竞争,让班级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改变学生身上的坏习惯、不良思想,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先进思想,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宽容体谅的人,做一个自立、自信、自控、自爱的人。 
摘 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标准;概括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教师正努力贯彻新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如何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有兴趣掌握知识,唤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呢?要做好以上这些,教师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湖南卫视的一个教育类节目《变形记》。这个节目让我感受颇深,节目中的一些主人公大多是一些不爱学习,喜欢吃喝玩乐,沉迷于网络,甚至欺负同学,打骂父母的学生。我们通常把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叫做“问题少年”,这些学生如果不进行教育,任由发展,不仅会毁了他们的人生,甚至会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一边看节目,我一边思考和反思,为什么生活富裕了,我们的孩子却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摘 要: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对小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学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只会做习题而不知或不会读书,导致了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从而也导致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低下。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仅仅局限于课本的阅读,已满足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需要,这就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材料;阅读策略;展示舞台 
一、课题提出  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  二、课题界定  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  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摘 要:新课程的开展已经很多年了,在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付诸实施已成为当前探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要善于点燃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乐在学中。介绍在经历了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及研究其他信息技术教师的成功经验后发现可以利用竞争模式、加强整合、利用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启发学
农村,是一个能使幼儿自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但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幼儿过分宠爱,使幼儿自理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幼儿“购物”的能力就是其中体现出来的一方面。  我经常在幼儿离园的时候,听见有幼儿向家长要求买这买那,小到零食,大到高价玩具,满足不了就开始哭闹了。家长呢,有碍于面子直接妥协的;也有不讲情由,拉着就走的;更有甚者,被孩子闹得不耐烦了揍孩子的;难得遇到几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
困惑:没有温度的识记  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同音字、形近字特别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容易混淆。而实际教学中识字写字枯燥单调,学生对识字写字失去兴趣,厌烦了识字写字教学。  现象一:课堂上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眼中无字,心中无字。  现象二:当单独教学某些生字时,学生会识记运用。可是当识字量渐多,特别是出现形近字、同音字的时候,学生就感到模糊,易混淆。  现象三:在
摘 要: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脱口而出“我喜欢上英语课”,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这项工具,把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总之,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动力。但是信息技术只是推动教学的手段工具而已,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英语课。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摘 要: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目标,让学生写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感而发。  关键词:生活化;创新能力;阅读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重点和难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而现实的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做的命题作文比较多,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量的缺乏,变成没有坚实文学后盾的创造工作,使作文成了大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