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闲置物品市场开发调研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提高,二手物品交易活动日趋火热。在高校,每年临近毕业的学生,手上产生大量的闲置物品和学习教材,又因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接收较快,旧事物的淘汰步伐也日趋加速,未毕业学生也容易产生大量闲置物品。在校园缺少专业化、标准化的“交易”平台,难以满足大学生进行合理捐赠、闲置物品变卖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系统、规范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学生《闲置物品赠予与接爱调查》调研为基础,为全国各大高校闲置物品的“交易”平台建设提供蓝本。
  关键词:大学生 交易平台 闲置物品
  在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当今社会,为了响应节约环保的时代主题、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消费观念,理性消费。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求新的理念,渴望消费新鲜事物,但是一旦新鲜感过去,之前的东西就成了毫无吸引的“废弃物”,久而久之,极易形成闲置物品的堆积和浪费。每逢畢业季,学校里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流动摊点,即大学生毕业季“跳蚤市场”。即将毕业的学生会在学校路旁低价售卖自己用不到或带不走的物品,低年级的部分学生也会参与其中。而这些摊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和管理组织,物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带来一些隐性的卫生及安全隐患。物不能尽其用,这是最大的缺陷,有很多物品并不能到真正需要它的人的手中。文章通过提出 “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建设的假设,为有闲置物品的学生与有需求的学生之间建立“可重复利用物资”交易平台,降低、避免这种非正规的二手商品交易所带来的浪费和安全卫生隐患。因此,立足于满足高校大学生闲置物品重复利用的需求,创建大学生“循环利用”交易平台,调动同学积极参与二手物品的置换活动,对加强在校学生节约、环保意识,明礼感恩,传递爱心,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校园二手市场的概述及现状
  大学生闲置物品市场的开发,需利用供求关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爱心流动”这个因素,既能够使部分学生利用其便利条件可以直接为在校学生以捐赠的形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时对想获取部分功能转换或现金交易的同学提供合理平台。对于接收捐赠的物资,该平台又可以完全以公益的形式,进行转让捐赠,或让在校学生免费登记领取。
  1.平台阐释。“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是一个将全校师生闲置物资中,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进行收集、整理的平台。作为一个 “公益性流动站”,它的主要形式是可使用物品的收集,义卖和捐赠。
  2.平台调研。基于此背景下,我们对南昌航空大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论证大学校园闲置物品交易这一平台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次调查,我们分别从供应者和需求者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两种问卷各发放100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数据100%。
  2.1从供应者角度分析。对于身边有闲置物品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很多东西带不走,丢了又可惜,每年毕业季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根据数据显示,90%的毕业生有较多的闲置物品,包括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体育用品、电子产品等,当调查他们如何处理这些闲置物品时,其中36%选择免费捐赠,20%选择二手市场出售,33%选择废品处理,11%选择丢弃闲置物品。如图:
  78%的毕业生表示虽然对自己处理闲置物品的方式不满意,却苦于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85%的毕业生非常希望能建立“闲置物资交易平台”来帮助他们妥善处理闲置物品。89%的学生认为“闲置物资交易平台”建立,既可以帮助解决了物品浪费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有相关需求的其他同学。
  2.2从需求者角度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群体中的有生力量,消费能力不断上升,消费习惯也多样化。但由于自身支付能力的限制,大学生的消费在追求“新”的同时,也追求着可使用物品的“功能性”。根据数据显示,超过71%的学生曾经买过二手商品,包括学习资料、出行工具等,其中57%的同学表示对于买到的商品质量不敢恭维,在实际使用中造成了一些困扰,因此87%的同学希望建立有专人管理的“交易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更好的物品。
  二、建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意义
  该平台性质属于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公益型创业计划。它通过成立起校园正规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使之形成规模经济,使闲置物品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利双赢、爱心流动的平台,极大地促进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
  1.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可循环利用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作为新生代青年,每个大学生都应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养成绿色环保的优良习惯,不在穿衣、吃饭、生活上进行攀比,不盲目崇尚拜金主义,理性对待金钱,合理的处理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资源。校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而校园里建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仅会让学生们意识到资源的珍贵,更会让他们从根本上杜绝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树立高尚人格。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养成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学校园中的“交易平台”建设很不完善,某些二手商品仍然具有使用价值,但是许多学生却将它们随意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建设该“交易平台”,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二手商品的潜在使用价值,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同时,在校学生捐赠物品的传递,也让同学们感受到爱心流动,学会感恩。
  3.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以相对专业化的服务,特有的经营模式以及标准化的管理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流动商品涉及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产品与服务具有针对性,使“交易”平台优于一般的学校跳蚤市场,通过对闲置物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既满足了大学生的使用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当前校园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交易平台。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很多毕业生面临闲置物品无法处理的困境,不少毕业生会选择在校园内“摆地摊”低价出售商品,这一行为导致商品的价值大打折扣;另外,还有一些毕业生会遗弃这些闲置物品,造成严重的浪费行为。同时,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经济能力的局限,对二手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二者之间缺乏交流的桥梁。
  2.缺乏物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校园二手市场里的商品种类繁多,多为毕业生闲置不用的物品,质量参次不齐。在无法保障质量的情况下购入,当遇到损坏时无法寻求修复服务,导致物品的使用周期缩短,达不到物品的理想使用期限。
  3.外来人员带来对学生利益、校园安全的隐患。校园自发交易市场缺乏校方的管理与引导,其开放性大量吸引社会人员,学生对商品经营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有限,容易在交易中出现被欺骗、蒙蔽等情况,造成损失;且大量社会人员进入校园易对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形成隐患。
  4.流动物品的消毒环节漏洞较大、给接受者带来健康隐患。部分受捐赠或交易的物品,因实施主体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朗,可能会在流动期间产生传染性病毒扩大传染的情况。无法对流动物品实施严格的消毒管理,成为校园学生健康的一大隐患。
  四、完善爱心“交易”平台的措施
  1.建立“交易”平台,规范管理制度。通过该平台,建立完整且规范的制度措施,完善物品处理途径。主要的途径有三种:①免费登记领取;②登记借用,并按时归还;③网络义卖,将义卖资金进行捐助。同时,定期做物品收入和支出账目表,进行公示。加强后期宣传,对捐赠人员、或工作中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
  2.提高商品质量,确保使用价值。平台建设与学校勤工俭学合作,在学校选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同学,负责爱心物资的回收、整理、以及项目的宣传推广。在物资收集階段,仔细检查,确保质量过关。同时,该平台建设后期将形成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收集、发放环节中,建立良好的消毒机制,均保障物品的安全和使用价值。
  3.避免交易漏洞,保障管理秩序。“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建设,可能会吸引部分校外人员来校内购买低价商品。为避免校园内出现安全隐患,防止捐赠或其他爱心物资被再次变卖,平台建设过程中,需建立严格的发放管理制度,并不定期对部分爱心捐赠物资流动状态加以关注。
  五、结语
  “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建立,首先,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求,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其次,符合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可以为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在高校中提供一个运用专业知识和自主创业的平台;第三,平台建设专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目标明确,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能及时的处理掉闲置不用的物品,使之物尽其用;第四,部分物资捐赠的形式也更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爱心传递,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总而言之,随着社会文明意识的普遍提升,“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加响应绿色经济、有利于广大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加强同学们感恩意识教育、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谭亚茹,斯庆.网络校园二手市场的兴起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5.5:168-169.
  [2]薛涵,冯敏,张家敏.校园二手货交易市场情况调查研究[J].现代营销.2014.2:93.
  [3]白俊良.“二手货”在大学园里有市场[J].现代营销:经营版1997. 1:15.
其他文献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廊坊在承接非首都功能工作中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 廊坊 SWOT分析  一、引言  2015 年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廊坊在承接非首都功能工作中得到
期刊
摘 要: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症结的剖析,结合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新常态下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常态 产业结构 路径选择  一、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存在症结与剖析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近年来,河北省第二产一直保持较高占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与全国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释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定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动因,并进一步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探讨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国际中转枢纽陆港 形成动因 发展策略  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加快,内陆地区的进出口业务量逐渐增加,促进了内陆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际陆港作为进出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且逐渐的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为每个企业决策人员都加以重视的问题,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控制,做好风险预防措施,积极的引用先进管理理念才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讲述了财务管理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措
期刊
摘 要:贸易便利化的目的是通过简化程序、增强透明度、统一标准、完善规范、减少限制等措施,降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促進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上海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产生了很多贸易便利化的创新制度,合肥综合保税区应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借鉴有利经验。  关键词:自贸区 综合保税区 贸易便利化启示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坚持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河北省消费金融开始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加速经济增长,还需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采用2000-2015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并研究了消费金融,进而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发展河北省居民消费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金融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一、引言  1.研究背景。消费、投资、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
期刊
摘 要:农村水体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直面的一个突出问题。饮用水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国民的身心健康。与城市统一的供水模式和严格的饮用水安全监管相比,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监管较为薄弱,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持续的损害。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大幅增加财政投入改造农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困境。本文结合实例,在分析农村水体污
期刊
摘 要:按照我国财政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国有地勘单位将逐步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国有地勘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规范管理、争取政策支持等积极措施,适应现行财政制度管理,促进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地勘单位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 问题 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以来的“带
期刊
摘 要: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就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方面研究的文章却很少。本文采用16家上市银行的2010-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研究,探究上市银行与经营绩效相关关系,同时根为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希望能为银行业做一些借鉴。  关键词:上市银行 经营绩效 股权结构  一、引言  银行业历来就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比较多,以美国为代表
期刊
摘 要:中国逐渐步入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需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带来了挑战。本文在新常态背景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思考,梳理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雀巢(中国)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最后提出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