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发展策略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释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定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动因,并进一步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探讨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国际中转枢纽陆港 形成动因 发展策略
  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加快,内陆地区的进出口业务量逐渐增加,促进了内陆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际陆港作为进出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外部环境的拉动和内部要求的驱动下,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建设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扩大区域经济外向度,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机遇的必要条件。
  一、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发展国际中转枢纽陆港是发展国际陆港的最高级别,是提升我国国际陆港中转枢纽功能,使其具有支持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物流中转地的必要举措。基于国际陆港的定义,对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概念进行界定:国际中转枢纽陆港是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与沿海港口或空港之间有便利的运输通道,具有报关、报检等口岸功能的物流节点,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要业务的沿海港口或沿海口岸功能在内陆延伸地的基核。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是典型的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因此,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在发展过程中除满足内陆腹地的物流需求外,应充分利用其在国际贸易运输通道中的战略位置、公铁海联运的便利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模式,吸引国内更多的货源在此中转,以实现关联港口物流功能的纵深化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1.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交通设施设备发达,具有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其与一般港口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且地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地联运。
  2.能方便地办理通关手续。国际中转枢纽陆港一个重要的服务功能就是有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等政府机构进驻,可以方便地办理通关手续,而且是一次结关。
  3.具有物流资源集成能力的平台集成体。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具有口岸通关功能和丰富的物流设施设备资源,能吸引物流集成体入驻陆港,通过陆港提供的物流集成服务平台形成货源在场源之间构成的场线,能够构成复合场源之间的物流集成体协调运作平台。
  二、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形成动因分析
  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形成、发展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其形成动因如下:
  1.内陆地区提高经济外向度的需要。内陆地区国际经贸的发展需要便利的国际物流通道作支撑。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形成和运营,有利于内陆地区构建适合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物流体系,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得到强大的物流支撑;且利于减少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物流成本,加快通关速度,为当地国际贸易提供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
  2.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实践的产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海关纷纷实行区域通关改革,对简化内陆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促进内陆区域外贸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部分海关为了推动内陆经济的发展,推出了陆港便捷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在内陆地区的发展。
  三、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发展策略分析
  本文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在对西安陆港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其作为国际中转枢纽陆港模式发展的具体策略。
  1.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战略定位。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基于陆港资源的场源载体及支撑国际物流通道向“经济带”转型的增长点,为西安参与全球产业提供强劲的物流支持,成为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物流商贸枢纽,并成为立足西安、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产品配送、货物集散、集装箱转运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中转枢纽港、经济发展新极点。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其战略定位中发挥着“三角色”合一的作用,即综合服务平台、物流运作支持和集成管理角色,通过物流集成体集聚西安、西北、乃至全国、国际的业务量、中转量,提升组织物流场线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物流集成体发挥场线的作用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国际中转枢纽陆港中转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场线组织,目前舍近求远的场线组织反映了其发展的以下深层次原因:
  2.两端货源数量对称不平衡。西安至中亚往往是出口货多于进口货,货源数量对称不平衡,难以实现货车对开和直达货运班列。虽然“长安号”已实现常态化运营,但若找不着新利润点,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实现难度很大。
  3.物流通道效率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陆港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对货物进行公铁海联运,在联运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换装、换车、卸货、列检等作业,这些功能的衔接不畅会严重影响物流通道效率。
  四、发展策略分析
  通过分析国际中转枢纽陆港的形成动因和西安陆港的战略定位,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型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发展经验,提出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的发展策略。
  1.扩大枢纽陆港集聚范围,吸引货源。从西安的交通区位和城市竞争力来看,西安陆港的核心集聚区域是西安、关中地区,主要集聚区域是陕西其他地区和周边区域。随着郑州、成都等陆港的竞争加剧,西安陆港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有限,物流需求极小。因此,出台特殊优惠政策,助推公铁海联运发展,可逐步扩大西安陆港集聚范围。为了保障像“长安号”类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常态化运营,西安市铁路部门可制定更有競争力的运价机制。此外,对于在西安陆港中转货物的货源企业减免路桥通行费或给予一定补贴等,以吸引货源,提升西安陆港扩大集聚范围的比较优势。
  2.加快拓展新的利润点,吸引货物中转数量。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货源腹地范围内应充分利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优势和场源载体西安港的互动耦合效应,加快拓展新的利润点,集聚国内、国际集散的业务量与中转量。即通过货源、市场、交易、物流、清关、保税等西安港的集聚场源功能,吸引和集聚制造、物流、商贸、工贸集成体进驻国际港务区,并精铸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延伸服务等联接键,进而促进西安港的物流集聚吸引效应的增强与物通量的对称平衡,有助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与经济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
  3.建立物流产业聚集区,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其为区域内其他物流集成体提供了完成物流作业的场地、通道。物流产业集聚发展能够通过设置针对性产业基础服务设施来提高整个入驻企业的物流作业效率。同时,在产业聚集区域建设针对性的服务集成设施边际成本相对较低,基础设施使用率较高。目前西安陆港已基本形成依托综保区、公路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三大功能区的物流产业聚集区,但是公铁海空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不甚完备。因此,在西安陆港的发展中,需加快完善物流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千里,董展. 提升国际陆港物流集成力的战略思考[J]. 综合运输,2011,08:25-29.
  [2]张新生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路径探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5,11:120-124.
  作者简介:李苗(1991—),汉,女,甘肃定西,长安大学经管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物流管理研究。贺博雅,(1992—),汉,女,陕西西安,长安大学经管学院,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研究生,供应链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顾客角色发生重大转变,产生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中心理论逐渐被淘汰,价值创造有了全新假设——“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互动是价值共创的前提,本文立足于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顾客互动机会增多、互动程度加深的现况,从内涵、主要内容和典型形式三个方面对企业-顾客互动进行系统阐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构建企业-顾客互动机制的方法和步骤:定位并吸引目标顾客、与顾客建立亲密关系、搭建企业-顾客互动渠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纳税人办理出口货物劳务免抵退的服务质量,我国多次对退税制度进行修改,并且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退(免)税事中事后有关问题》的公告,它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发布,调整了以前出口免抵退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出口退税一直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之中,我们对我国退税制度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仍然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是剖析在出口退税制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针对进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规的要求,从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的判断、提出的工作要求出发,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深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聚焦中心任务,履行监督职能,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使用进行了规范制约,促进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态势,对干部队伍建设和预防职务腐败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机关 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与防范  一、概念和内涵  所谓
期刊
摘 要:券商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受券商的发展影响,同时券商为获得更大的收益,更大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一系列的举动,网罗客户,从而引发佣金大战,客户大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竞争大战正在酝酿即——“区间模式”和投行业务。  关键词:佣金大战 区间模式 投行业务 业态圈  近两年资本市场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一幕,从2014年7月份到2015年5月持续高涨的壮阔牛市,从201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打造一个诚信的社会,对于会计行业来说,诚信不仅仅是会计的职业道德的问题,更是会计根本的职业素养问题。会计诚信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本文提出如何对会计诚信进行管理,如何认识会计诚信的行为特征,改变人们对会计诚信的认识,因此要研究制定好会计诚信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诚信管理体系,运用法律和制度的手段,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会计诚信缺失所造成假账泛滥的危害。
期刊
摘 要:就当下而言,火电厂机组的容量越来越大,工况日益复杂,对控制系统及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要求随之增高,一旦出现事故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电网损失和人身伤害。对比,笔者就火电厂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作了重点探讨,希望对减少故障、降低损失、确保火电机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火电厂 控制系统 故障检测  不可否认,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备作为目前火电厂机组的主要构成,在保障大型机组得
期刊
摘 要:我国已全面扩大增值税改革的试点范围,这意味着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将全面收官,营业税的征收将逐步成为历史。“营改增”的积极意义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层面、财政体制层面、税制体制层面等,还直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本文主要简要分析营改增的内容和意义,并主要探析营改增之后对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财务 影响  在当前我国税制结构还不够完善的情况
期刊
摘 要: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在这种形势德国经济却没有受到很大的波及,主要是取决于德国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本文分析了欧债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德国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影响 欧债危机 措施  欧债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它是由于政府的债务危机所引发的一场连锁反应,它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影响到了危机国自身的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增长,而且影响到了欧元区以及欧
期刊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廊坊在承接非首都功能工作中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 廊坊 SWOT分析  一、引言  2015 年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廊坊在承接非首都功能工作中得到
期刊
摘 要: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症结的剖析,结合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新常态下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常态 产业结构 路径选择  一、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存在症结与剖析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近年来,河北省第二产一直保持较高占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与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