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而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九年级思品课堂有效性同样要考虑这三个要素。因此,本文主要从复习的时间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三维目标的贯彻落实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保证、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九年级思品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课;教学策略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活动呢?衡量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发生的心理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
其中,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那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性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也应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方面加以考量。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进行以下的思考。
我们知道初三的复习是对各种知识归类、综合归纳、分析提高锻炼运用能力的一个过程。这时的政治课堂必然是知识容量大,新奇性趣味性低,能力要求高的课堂。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组织好教学内容,利用好各种教育手段,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知识掌握牢固、较好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就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规划时既要有总体的安排,又要考虑每一段时间中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的推进才能有条不紊,学生的学习才能按部就班。
其次,三维目标的贯彻落实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政治学习讲究知识点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体验。在复习课上落实三维目标比在新课的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难度大了很多。知识的落实看似简单,因为是复习课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基础知识,必然会有大量结合时政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组织的能力,那么这样看起来似乎知识点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两个目标的落实已经完成,只有情感体验这个目标了,而它在中考中的体现似乎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难达到也不成问题。但是实际上,在情感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所以,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
再次,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三维目标,具体规划复习课堂的内容,并分别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目标,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既避免教学过程的僵化,又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基础知识的复习课,就应该实事求是以课堂为依托,把本堂课要掌握的知识较好的组织一下,可以是传统的讲授法,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既学生找出来并自主进行分析归纳,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还可以适当的组织小型的基础知识竞赛,但是切记不要过多。这样交叉使用,基础知识复习的课堂将是新颖而又活跃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而结合时事的专题复习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因为能力的培养同样有各种不同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有效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一节课堂的具体目标不同,并根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果目标是培养分析能力的,那么就应该搜集时事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资料锻炼分析,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再结合其他的目标要求逐渐提高要求。
最后,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们只有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考所有知识学习的完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些教师认为如果在紧张的复习期间花时间搞综合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学生在活动中既锻炼了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又在体验中进一步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落实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举多得的举措,应该积极去做,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有效,而不是考虑到底要不要进行。
比如,在学习复习完承担社会责任,争当国家的主人的内容后,我就会组织学生撰写“化龙镇中学生文化生活氛围问题的调查报告”,在活动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动手去做了,我相信学生的各种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对于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九年级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负荷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学习任务就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提高课堂复习有效性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只是我对复习课有效性教学的一点思考,我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鐘启泉.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王敏勤.明明白白搞课改[M].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
【关键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课;教学策略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活动呢?衡量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发生的心理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
其中,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那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性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也应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方面加以考量。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进行以下的思考。
我们知道初三的复习是对各种知识归类、综合归纳、分析提高锻炼运用能力的一个过程。这时的政治课堂必然是知识容量大,新奇性趣味性低,能力要求高的课堂。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组织好教学内容,利用好各种教育手段,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知识掌握牢固、较好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就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规划时既要有总体的安排,又要考虑每一段时间中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的推进才能有条不紊,学生的学习才能按部就班。
其次,三维目标的贯彻落实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政治学习讲究知识点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体验。在复习课上落实三维目标比在新课的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难度大了很多。知识的落实看似简单,因为是复习课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基础知识,必然会有大量结合时政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组织的能力,那么这样看起来似乎知识点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两个目标的落实已经完成,只有情感体验这个目标了,而它在中考中的体现似乎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难达到也不成问题。但是实际上,在情感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所以,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
再次,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三维目标,具体规划复习课堂的内容,并分别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目标,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既避免教学过程的僵化,又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基础知识的复习课,就应该实事求是以课堂为依托,把本堂课要掌握的知识较好的组织一下,可以是传统的讲授法,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既学生找出来并自主进行分析归纳,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还可以适当的组织小型的基础知识竞赛,但是切记不要过多。这样交叉使用,基础知识复习的课堂将是新颖而又活跃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而结合时事的专题复习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因为能力的培养同样有各种不同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有效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一节课堂的具体目标不同,并根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果目标是培养分析能力的,那么就应该搜集时事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资料锻炼分析,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再结合其他的目标要求逐渐提高要求。
最后,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复习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们只有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考所有知识学习的完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些教师认为如果在紧张的复习期间花时间搞综合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学生在活动中既锻炼了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又在体验中进一步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落实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举多得的举措,应该积极去做,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有效,而不是考虑到底要不要进行。
比如,在学习复习完承担社会责任,争当国家的主人的内容后,我就会组织学生撰写“化龙镇中学生文化生活氛围问题的调查报告”,在活动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动手去做了,我相信学生的各种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对于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九年级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负荷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学习任务就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提高课堂复习有效性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只是我对复习课有效性教学的一点思考,我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鐘启泉.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王敏勤.明明白白搞课改[M].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