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空管现代化民航战略的提出,空管设备在空管保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也提升了空管保障对设备及备件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备件管理工作。本文在探讨目前备件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提升备件管理科学化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备件管理;科学化;途径;方法
前言:民航空管通导保障的设备是空管保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随着民航强国的战略实施,近年来航班量迅猛增长,而社会公众对航班正常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进而要求每一个保障单位要做好设备保障,减少设备异常对飞行保障的影响。民航局空管局不断深入研究提升设备的保障率和正常率,以及对飞行保障的影响。为了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各单位通常会准备较多的备件,以备不时之需,但也存在备件闲置或备件储备不足而影响故障恢复,现有的备件管理工作逐渐的凸显出不足之处,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备件成本。
一、当前备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单位所维护的设备为例,所维护的设备包括:cisco、华为、华三和中兴等在类的不同厂家的有线及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区管与机场的信息互传,区管与西南地区台站间进行雷达、VHF、转报等业务的信号传输,还有5套自动转报、综合信息系统、自动化前置系统、航管信息系统、协调放行系统在内的数据系统及系统间不兼容的数据终端,此外还有视频系统、程控电话系统以及内外网的设备维护。做好上诉系统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备件管理尤为重要,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总结的问题如下:
(一)计划管理难度大
目前维护人员在开展备件计划管理工作时,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备件库存较少,会增加设备停机风险,降低设备保障等级,即会给安全保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隐患;另一方面,备件库存较多,会使成本提高。备件种类较多,且具有庞大的数量,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准确的出入库数据,库存积压问题极易产生,给库房整体备件放置和管理带来不便。
(二)备件库存量大
在民航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及设备维修正常进行,会在经济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经计算、实际统计之后,将需要储备的备件品种及数量制定出来,即备件储备定额[1]。但目前关于民航空管保障的备件储备定额工作开展时缺乏参照标准,主要依赖主观判断进行,对备件的使用寿命等相关因素并未充分科学的考虑,导致备件仓库中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类型备件,而设备实际运转时使用的备件量并不多,使得消耗与库存严重失衡,造成了备件资源的浪费,并使多种管理问题被掩盖,无法实现备件管理的科学性。
二、备件管理科学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分类管理
通常,民航空管设备提供的服务需要经过多种类型的设备完成保障,而每种设备由多种板卡和模块组成,因此,设备备件的种类非常多,存放时如果混乱的存放,会严重影响备件的使用,不仅会造成备件资源的浪费,更是增加某类备件库存大增的风险性。因此,保障单位开展备件管理工作时,可以实施分类管理。目前,常用的备件分类标准主要有四种:
第一,按照重要性分类,分为两种,一种为一级备件,即故障型,属于重要部件,对设备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例如用于地面接入FA16设备的各种板卡,包括主控板PV8、话音板ATIA和子速率板 SRX,另一种为二级备件,为消耗型,设备运转过程中,会不断的消耗此类备件,例如视频会议系统的话筒;
第二,按照状态分类,分为两种,一种为常用的,此种备件使用时损坏、故障均较易发生,另一种为非常用的,设备上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例如目前我们运维的Ku卫星传输系统,其高速率板卡就是在日常生产中经常损坏的板卡,同样我们卫星系统室外单元的信号线接口使用的防水胶带就是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
第三,按照技术特性分类,包含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这类以数据系统为例最易说明用于服务器存储的硬盘故障几乎都是不可修复的,而服务器的显示器损坏可以通过修复进行再次使用。
第四,按照使用寿命分类,包含短寿命与长寿命两种[2]。科学的划分备件种類后,管理人员通过分门别类的管理,明确各类备件的库存,避免库存积压问题的产生。
(二)科学的开展采购工作
采购为库存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库存量过大与盲目开展采购工作关系密切。保障单位要想开展科学的备件管理工作,科学采购的开展为比不可少的一项措施,通过该项措施的实施,能够保证各类备件库存量的合理性。现阶段,实现备件采购科学性的方法包含两种,一种为定期采购,即采购按照一定的周期开展,每次采购之前,对各种备件现有库存量、近期内每类型备件的使用情况准确的统计,并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预算下一个周期内的备件消耗情况,确定本次采购量;这个也是我们日常采购中进行的每半年一次的换季维护材料和每年实施的备件采购。另一种为备件定额采购,每种备件的消耗情况、故障发生几率等均不相同,管理人员应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备件最低库存标准,当达到此标准时,立即开展备件采购工作[3]。我们针对一些备件故障率不高,且费用高,的设备备件,故障后我们进行的采购为这类,例如视频会议系统的MCU设备。
(三)备件的定额管理
备件定额管理方案制定之前,应先对备品服务对象做出明确,是用于维护,或用于维修故障,之后对备件范围、数量做出确定。通常,数量、寿命、市场货源与订货周期、性价比决定了备件的数量及选型,备件的具体数量由设备安装容量来决定;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与否主要由其工作环境、工作频率、保养情况及使用寿命来决定,因此,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备件数量及选型;设备中包含众多的零部件,每种零部件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相对次要的零部件市场货源充足,订货周期也短,无需设计较大的库存量,相反,零部件非常重要,且采购难度大时,应适当的增大库存量;采购备件时,成本较低且性交比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采购量。
结论:
备件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设备运行及企业运转,通过科学化的开展备件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维印.企业设备维修备件管理综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1):9-12.
[2]李宁.关于备件管理指标体系的讨论与建立[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05):11-12+34.
[3]潘培道,徐健,李用量.现代企业设备维修备件管理方式的研究[J].轻工机械,2016,(01):161-163.
关键词:备件管理;科学化;途径;方法
前言:民航空管通导保障的设备是空管保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随着民航强国的战略实施,近年来航班量迅猛增长,而社会公众对航班正常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进而要求每一个保障单位要做好设备保障,减少设备异常对飞行保障的影响。民航局空管局不断深入研究提升设备的保障率和正常率,以及对飞行保障的影响。为了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各单位通常会准备较多的备件,以备不时之需,但也存在备件闲置或备件储备不足而影响故障恢复,现有的备件管理工作逐渐的凸显出不足之处,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备件成本。
一、当前备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单位所维护的设备为例,所维护的设备包括:cisco、华为、华三和中兴等在类的不同厂家的有线及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区管与机场的信息互传,区管与西南地区台站间进行雷达、VHF、转报等业务的信号传输,还有5套自动转报、综合信息系统、自动化前置系统、航管信息系统、协调放行系统在内的数据系统及系统间不兼容的数据终端,此外还有视频系统、程控电话系统以及内外网的设备维护。做好上诉系统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备件管理尤为重要,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总结的问题如下:
(一)计划管理难度大
目前维护人员在开展备件计划管理工作时,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备件库存较少,会增加设备停机风险,降低设备保障等级,即会给安全保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隐患;另一方面,备件库存较多,会使成本提高。备件种类较多,且具有庞大的数量,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准确的出入库数据,库存积压问题极易产生,给库房整体备件放置和管理带来不便。
(二)备件库存量大
在民航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及设备维修正常进行,会在经济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经计算、实际统计之后,将需要储备的备件品种及数量制定出来,即备件储备定额[1]。但目前关于民航空管保障的备件储备定额工作开展时缺乏参照标准,主要依赖主观判断进行,对备件的使用寿命等相关因素并未充分科学的考虑,导致备件仓库中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类型备件,而设备实际运转时使用的备件量并不多,使得消耗与库存严重失衡,造成了备件资源的浪费,并使多种管理问题被掩盖,无法实现备件管理的科学性。
二、备件管理科学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分类管理
通常,民航空管设备提供的服务需要经过多种类型的设备完成保障,而每种设备由多种板卡和模块组成,因此,设备备件的种类非常多,存放时如果混乱的存放,会严重影响备件的使用,不仅会造成备件资源的浪费,更是增加某类备件库存大增的风险性。因此,保障单位开展备件管理工作时,可以实施分类管理。目前,常用的备件分类标准主要有四种:
第一,按照重要性分类,分为两种,一种为一级备件,即故障型,属于重要部件,对设备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例如用于地面接入FA16设备的各种板卡,包括主控板PV8、话音板ATIA和子速率板 SRX,另一种为二级备件,为消耗型,设备运转过程中,会不断的消耗此类备件,例如视频会议系统的话筒;
第二,按照状态分类,分为两种,一种为常用的,此种备件使用时损坏、故障均较易发生,另一种为非常用的,设备上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例如目前我们运维的Ku卫星传输系统,其高速率板卡就是在日常生产中经常损坏的板卡,同样我们卫星系统室外单元的信号线接口使用的防水胶带就是需定期更换的零部件。
第三,按照技术特性分类,包含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这类以数据系统为例最易说明用于服务器存储的硬盘故障几乎都是不可修复的,而服务器的显示器损坏可以通过修复进行再次使用。
第四,按照使用寿命分类,包含短寿命与长寿命两种[2]。科学的划分备件种類后,管理人员通过分门别类的管理,明确各类备件的库存,避免库存积压问题的产生。
(二)科学的开展采购工作
采购为库存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库存量过大与盲目开展采购工作关系密切。保障单位要想开展科学的备件管理工作,科学采购的开展为比不可少的一项措施,通过该项措施的实施,能够保证各类备件库存量的合理性。现阶段,实现备件采购科学性的方法包含两种,一种为定期采购,即采购按照一定的周期开展,每次采购之前,对各种备件现有库存量、近期内每类型备件的使用情况准确的统计,并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预算下一个周期内的备件消耗情况,确定本次采购量;这个也是我们日常采购中进行的每半年一次的换季维护材料和每年实施的备件采购。另一种为备件定额采购,每种备件的消耗情况、故障发生几率等均不相同,管理人员应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备件最低库存标准,当达到此标准时,立即开展备件采购工作[3]。我们针对一些备件故障率不高,且费用高,的设备备件,故障后我们进行的采购为这类,例如视频会议系统的MCU设备。
(三)备件的定额管理
备件定额管理方案制定之前,应先对备品服务对象做出明确,是用于维护,或用于维修故障,之后对备件范围、数量做出确定。通常,数量、寿命、市场货源与订货周期、性价比决定了备件的数量及选型,备件的具体数量由设备安装容量来决定;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与否主要由其工作环境、工作频率、保养情况及使用寿命来决定,因此,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备件数量及选型;设备中包含众多的零部件,每种零部件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相对次要的零部件市场货源充足,订货周期也短,无需设计较大的库存量,相反,零部件非常重要,且采购难度大时,应适当的增大库存量;采购备件时,成本较低且性交比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采购量。
结论:
备件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设备运行及企业运转,通过科学化的开展备件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维印.企业设备维修备件管理综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1):9-12.
[2]李宁.关于备件管理指标体系的讨论与建立[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05):11-12+34.
[3]潘培道,徐健,李用量.现代企业设备维修备件管理方式的研究[J].轻工机械,2016,(01):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