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书艺与书道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经典和今人的书法论述之中,人们对“道”“法”“艺”等概念的差别并不太在意,有时会混用,缺乏细腻的体会。我个人认为,文人雅士应该把由书悟道,继而立道、弘道当做高尚的具体追求,对于一个有创新传统和优势的成熟民族而言,弘扬本民族的书道并非不值一提。
  书法从表面看是一门艺术,但它又不仅仅是艺术。学者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说,“西方艺术只有雕刻绘画,在中国却有一门书法,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一环。比起哲学来,它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比起绘画雕刻来,它更抽象、更空灵。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熊秉明将书法理论分为“喻物”“造型”“缘情”“伦理”“天然”和“佛教与书法”六大类。他试图从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出发,从中外艺术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涵加以阐释,这是对中国书写艺术历史的总结和深层的现实关照。
  书法确是技法,包括写字的字法、章法、笔法、心法等,非常丰富。讲求方法,为的是提高效率、注重创造、讲求实用、施展影响。古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许多书写专用的方法,有些方法至今已经失传,有些在理解和使用上还存在争议,甚至有些人认为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可进入“法无定法”的高妙境界。老话说,“字如其人”,意思是,通过一个人的字,可以对写字的人的能力、知识、人品、胆识、胸怀、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据此,早在先秦时期,对“书”的教学就是最基本的教育之一;科举考试也在延续的1300年中将书写效果作为选择人才的主要参照标准之一。
  在中国先贤的论述中,书法更是一种“道”,一种有源流、有个性、有特色、有深度、有内涵、有内在运动规律的文化展现形式。通过书写内容和各种书写形式,人们可以载道、论道、显道、弘道。书法,关乎写者和观者的本体感受和体验,也关乎如何系统地继承前人的遗产。后人既可通过书法作品看到各书写流派的发展脉络,也可以得到其纵横全面的信息,并有可能为进一步的探索找到开阔的空间和基本的原则与范式。唐代时,在这方面最早觉醒的是文豪韩愈。他不仅明确提出了儒学的“道”概念,明确提倡“文以载道”(包括“书以载道”等),还积极上承孔孟、董仲舒等人,成为当时儒家学者摆脱困境、开启宋代理学的标志性人物。
  纵观古今中外,书道是儒、佛、道共同参与建设的典型的东方文化(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世界著名的宗教和相应的文化也有对东方文化相应的探索和尝试,但都不如中国、日本、韩国在这方面如此下功夫、如此上心),儒、佛、道通过各自的渠道和表现形式对书道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传播。但在中国,作为诸多承载“大道”的文化载体之一,书之“道”的地位和品格却未能明确地确立起来。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大都认为,所谓“道”,即是大道,应首先是社会更多关注的纲常伦理之道。尽管历史上也有诸多学者曾经用过“书道”一词,却从总体上始终被视为“童子雕虫之技”(金代大儒元好问如此说,许多文人也多有此说法,一方面出于谦逊,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书道为世所重的价值)。只有日本似乎在这方面能较早地感悟,倡导要关注“书道”重要的实际作用和多方面的价值。
  运用“书法”的概念,很容易使人过于重视书写的实用性、技法和一般的表现力,而忽略其文化承载的特性和文化熏陶的价值,主要的缺憾就是:书写本身的过程体验作用往往被忽视(一些专门从事研究的学者除外,但使用“书法”概念本身也必定会限制学者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中国自秦汉至隋唐,思想创新的资源已经浩如烟海,人们更关注的是事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法”的概念尤其为世人所重。只不过在当时,“法”的概念更宽广,既包括规范、标准、技法的含义,也包括对变化规律、对审美追求等方面的探讨与关注。只是到了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后者的传承和含义被逐渐忽略了,“法”的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也逐渐窄化了。经过偏重技法的训练和培养,学习者往往只见“术”而未见“道”,这样,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和思维感受的深度等难以提高,仅仅满足于模仿,追求形似,则“创新”难以成型。可见,若轻视以具体技能为通道的深层的感悟和对“道”的探求,则必定会使书写的功能大大降低,未能使书写的内在的无限资源、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古代,朝鲜半岛是日本向中国学习的通道和中介,当地的朝野士人也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只是他们能始终保持着“和而不同”的独立意识和品格。对应中国的书法,今天韩国所用的概念是书艺。在他们的解释中,书艺不仅有学习、实用、艺术等方面的价值,也有陶冶性情、书以载道等深层的文化传承和审美作用。但是,仅从书艺概念的本身来看,相对于书道依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仍然没有在第一级概念中突出书道最有价值的、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因而也同中国一样,韩国在相关的文化实践和思想探索中弱化了书写本身可以承载的思想文化作用和其精神建设方面的价值。
  在魏晋隋唐持续数百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社会不断地经历着居于重要影响地位的儒、佛、道三教的相互争论和融合。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儒家学派逐渐懂得了要向佛教、道教学习,确立自己的道统源流、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和系统的思想框架、关注对民众的影响和对日常事物的利用。而这便是日后宋代出现“新儒学(理学或道学)”的重要认识基础和直接渊源。按理说,中国思想史上的这一重要变化本应对中国书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因,中国的文人和学术界过于“抓大放小”,未能充分领悟“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一叶知秋”“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和“道不远人”等佛道诸家早已圆熟于心的辨证道理,以至从根本上忽略了书道,使书道发展的进程一直徘徊在书法的藩篱周围,不能实现创新发展。
  日本的书道大约形成于中国的宋朝时期,中国当时的历史已经进入市民社会,并且儒学融合佛道形成了所谓的“道学”——新儒学。在这种状态下,“道”是正统的学问,只能表现为形而上的哲学、宗教、文学、历史、伦理等,而书法、茶艺、武术等均不可升入“道”的层次,只能沦落为技法或工具。尽管中国的书法不无辅佐大道、陶冶性灵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否确定明确使用“书道”概念,在中国却始终没能形成共识。而作为当时文化输入国的日本,其学习和引进都是有本土化的改造的,而且注重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对人们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建设的直接影响。基于这一思考和实践,在日本人的词典里,书法、品茶、习武、击剑、摔跤、射箭、下棋、插花、焚香,等等,都被冠之以“道”,为世人悟道、启智、提升品格等建立了诸多快捷、有效的通道。
  纵观中国的古今书论,里面的许多思想和见识是颇有价值的。其中不少书论的内容都上升到了“道”的层次,也有专门论述“书道”的篇章。但在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导向”之中,书道依然被视为“小技”“小艺”以至“小道”,均有不屑一顾之偏狭局限。
  从逻辑概念的常规分析,书道应该是书法、书艺的上位概念,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或领域。尽管在日本的“书道”概念中,这方面的意识并不十分清晰和系统,与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完全对应。但日本的书道以往有比较正规的形式,有对内心感受的关注,已经在相关的领域走在了中国的前头。但就思想和理念的确立而言,仍有不少可拓展和创新的空间有待今人去探索和完善。
  为了共同弘扬东方文化中“书道”这一文化奇珍,中、日、韩三国肩负着共同的使命,要从本国的特色和源流出发,进行殊途同归、和而不同的探索。在探索书道的进程中,名称和概念的确立和审视十分关键,在其丰富内涵中提纲携领地抓住关键更值得关注。在中、日、韩三国共有的这份宝贵而丰富的遗产中,不可否认地都含有“道”的元素。所以说,用“书道”概念来定位这一文化现象最为准确,也最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在以往文化教育不发达的历史中,学书法也曾被视为畏途,在民间就有“学画三年,学字十载”的说法。对此,我认为,前人所指还主要是在“书道”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只要方法得当,掌握或写好一种书体只需百日至多千日之功,根本无需耗费十载光阴。而提高书道修养、提升字外功夫可就非千日、万日之功可以夸口了。由此可见,学书法到了一定境界,书法和书艺的概念已经难以囊括人们通过学习书法追求陶冶精神、学会审美、丰富修养的境界要求了,而应逐步进入悟“道”的深层探索了。
  尽管如此,中、日、韩等国的千年探索依然都是书道建构的宝贵资源和多元支撑,不可轻易否定和扬弃。对“道”的追求也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和差异,对于书道而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度、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其本土文明历史的印记是不容忽视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比较和相互学习中,融合比冲突更有智慧,虚心和宽容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满。因为文明没有对错良莠之分,存在本身就体现出合理性。带着这样的认识去审视书道在不同国家的生命样态,我们将对书道的发展和创新充满信心和希望。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瑞芳)
其他文献
正如葛剑雄先生在一篇演讲中所说,“读书”与“行路”,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娱乐”、“求知”和“研究”,以及“娱乐”、“考察”和“实践”之别。  为了娱乐而读书或行路,只要无害且能致乐,可随兴之所至,兴起而来,兴尽而归。否则,就失却了调节身心、怡养神识之意义。此事专为趋乐避苦而设,人人皆可为之,不必属之业于读书者。  然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训,则专为求知、研究之读书人而设,意有所属,不可不
“节外生枝”语出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是指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1]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的思想与教学内容产生碰撞,认识和体验的不断加深,就有可能产生与教师预设所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预定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
儿童问题是教育世界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当前,面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存在的漠视儿童甚至压制儿童的现象,儿童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及至全社会的重新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博士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作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之一,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作者对于儿童精神世界及其人文文化之品性的观
2020年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而言,是进步之年。这一年,党和国家统筹规划,于上层建筑中宏论叙事——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建议十四五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系列立法建设,对妇女民事权益平等保护的同时加以特殊保护,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务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台通知意见,给予孕产妇特别关爱……  2020年妇女权益保
培养学生获得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教学创新领域。北京市于2007年借助高中课程改革契机创建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  “翱翔计划”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教育、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
大学教育是纯粹功利性吗?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吗?大学精神遗失了吗?这些问题似乎司空见惯、老生常谈,但是当我们对大学教育寄予无限期望而又不得不直面当下的教育实践时,对于这些问题,除了深刻思考和反躬自省,我们别无选择。    一、作为问学过程的大学教育    冲过拥挤的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之后,该以怎样的姿态过好大学生活?这是莘莘学子必须认真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乎人生未来的发展。
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最高领导者,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就表明了校长在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校长加上‘现代’,这一定语,表明它具有时代性的概念,具有新的含义。现代校长正遇上社会变革与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期,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本管理等使学校管理具有新的内涵。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现代校长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全面扎实的
一、广东高考采用3 X方案后划线困局的形成    1 1999~2001年,高考科目地位平等问题及解决  1998~1999学年度,广东高考实行较大改革,采用了“3 x 综合”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x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考生至少选其中一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合成综合科)。那一年,有关专家在各地介绍高考改革方案时,到会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高
尽管我教书育人已12个春秋,却极少从作业堆里探出头来体味学生的心理需求。儿子上小学后,我慢慢体会到关注孩子心灵的魅力,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研究儿童,明白了只有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一、用“快乐”开启心灵之门    儿子上小学后,学习中的一些错误常常是一犯再犯。经常是我上午讲清楚了他下午又错,下午讲了晚上错,今天讲了明天错……我慢慢发觉:面对学习问题,儿子面前仿佛有一道门,当
2010年12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和《中国教师》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追逐梦想,成就未来教育家——农村骨干教师与免费师范生面对面”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出席会议,并与参加“国培计划”的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以及北师大免费师范生等50余人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展开了对话。  此次研讨会围绕“职业适应”“教师气质”“专业发展”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