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与免费师范生共话未来教育家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和《中国教师》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追逐梦想,成就未来教育家——农村骨干教师与免费师范生面对面”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出席会议,并与参加“国培计划”的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以及北师大免费师范生等50余人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展开了对话。
  此次研讨会围绕“职业适应”“教师气质”“专业发展”和“成就梦想”等主题展开讨论,不仅让在场的免费师范生了解到农村教育教学的一手资料,还解决了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疑惑。“这是著名教育家、未来教育家与未来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北师大文学院07级免费师范生田亚男同学兴奋地说,“现在我对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充满信心,在未来,我也想成为一名教育家”。
  “对我来说,能够看到未来接班人的成长,把我们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与他们分享我们对学生的爱、我们的酸甜苦辣,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希望的寄托。”河南省济源市农村教师李冬艳告诉在场的师范生,作为农村教师一定要学会坚守。两年的农村从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影响学生的未来。河南省濮阳县农村教师陈敬彩在讲述身边教师对学生的大爱时甚至数次落泪,让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师特别重要,他们辛苦在第一线,特别值得我们尊敬。”作为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肯定了农村教师的辛劳,并勉励在场的未来教育家和未来教育者们要坚定信念、爱岗尽责、长期从教、教书育人,同时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顾先生指出:“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的职业特性。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物,是人,而且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医生针对的是人的机体,我们老师更重要的是针对人的心理、人的发展。过去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现在新的目标不光是培养,更要启发学生自己成长,成为他自己,或者超越他自己。”
  与会人员认为,这种农村骨干教师与免费师范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非常新颖,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可以了解未来教师的困惑与需求,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讲则可以进一步了解农村教师岗位的全方位需求,增强直面教育人生的信心。
  “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此次研讨会汇聚了著名教育家、国培计划中的农村骨干教师和国家精心培养的免费师范生,搭建了现实教育者与未来教育者之间、现实教育家与未来教育家之间的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李德刚)
  
其他文献
一、教育创新源于将“问题”当“课题”    2005年暑期,正是江苏省启动整体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局之年。暨阳高级中学针对学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停留在粗放型的“应试教学”层面、师资队伍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德育工作成为形式和装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等现实问题,组建了“暨阳高中学校文化管理工程”专家组,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制定了2005—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出台了“文化立校,文化兴
正如葛剑雄先生在一篇演讲中所说,“读书”与“行路”,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娱乐”、“求知”和“研究”,以及“娱乐”、“考察”和“实践”之别。  为了娱乐而读书或行路,只要无害且能致乐,可随兴之所至,兴起而来,兴尽而归。否则,就失却了调节身心、怡养神识之意义。此事专为趋乐避苦而设,人人皆可为之,不必属之业于读书者。  然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训,则专为求知、研究之读书人而设,意有所属,不可不
“节外生枝”语出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是指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1]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的思想与教学内容产生碰撞,认识和体验的不断加深,就有可能产生与教师预设所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预定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
儿童问题是教育世界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当前,面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存在的漠视儿童甚至压制儿童的现象,儿童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及至全社会的重新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博士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作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之一,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作者对于儿童精神世界及其人文文化之品性的观
2020年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而言,是进步之年。这一年,党和国家统筹规划,于上层建筑中宏论叙事——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建议十四五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系列立法建设,对妇女民事权益平等保护的同时加以特殊保护,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务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台通知意见,给予孕产妇特别关爱……  2020年妇女权益保
培养学生获得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教学创新领域。北京市于2007年借助高中课程改革契机创建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  “翱翔计划”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教育、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
大学教育是纯粹功利性吗?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吗?大学精神遗失了吗?这些问题似乎司空见惯、老生常谈,但是当我们对大学教育寄予无限期望而又不得不直面当下的教育实践时,对于这些问题,除了深刻思考和反躬自省,我们别无选择。    一、作为问学过程的大学教育    冲过拥挤的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之后,该以怎样的姿态过好大学生活?这是莘莘学子必须认真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乎人生未来的发展。
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最高领导者,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就表明了校长在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校长加上‘现代’,这一定语,表明它具有时代性的概念,具有新的含义。现代校长正遇上社会变革与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期,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本管理等使学校管理具有新的内涵。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现代校长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全面扎实的
一、广东高考采用3 X方案后划线困局的形成    1 1999~2001年,高考科目地位平等问题及解决  1998~1999学年度,广东高考实行较大改革,采用了“3 x 综合”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x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考生至少选其中一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合成综合科)。那一年,有关专家在各地介绍高考改革方案时,到会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高
尽管我教书育人已12个春秋,却极少从作业堆里探出头来体味学生的心理需求。儿子上小学后,我慢慢体会到关注孩子心灵的魅力,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研究儿童,明白了只有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一、用“快乐”开启心灵之门    儿子上小学后,学习中的一些错误常常是一犯再犯。经常是我上午讲清楚了他下午又错,下午讲了晚上错,今天讲了明天错……我慢慢发觉:面对学习问题,儿子面前仿佛有一道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