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检测速度达80 km·h-1,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检测速度约为5 km·h-1;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
【机 构】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34211);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P2018G002);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9-ZD-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检测速度达80 km·h-1,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检测速度约为5 km·h-1;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害识别的2种技术,拓展设计病害特征、提高识别效率、降低非病害因素干扰是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计算机视觉推广关键在于构建行业级病害样本库;地质雷达是开展内部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地耦型雷达速度约为10 km·h-1,空耦型雷达速度达80 km·h-1,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关键在于优化天线结构、信号增强、抑制电气化设施和机械系统振动干扰,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超声层析成像、激光缺陷检测法等检测技术在探测范围、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可构成多技术综合运用策略;几何形态检测主要有激光扫描、激光摄像、惯性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测量精度高,速度约为10 km·h-1,激光摄像速度达60 km·h-1,提高激光摄像测量精度关键在于系统标定与振动补偿,可基于惯性测量深化研究开展仰拱上拱变形检测;发展和推广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检测数据信息化是与隧道规模相适应、状态精准管理相匹配的保障措施;检测技术体系建议由"车载式快速综合检测+原位与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数据信息化平台"3部分组成,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空耦型雷达快速检测、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病害智能识别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和快速发展,钢轨养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钢轨砂带打磨技术开始应用于实际打磨作业中。然而,打磨作业过程中对钢轨表面材料去除量的控制难度较大,面对不同钢轨表面病害单一的打磨控制策略不能达到很好的作业效果。为此,本文针对打磨伺服控制策略的确定、设计和性能分析等问题开展研究,为砂带式钢轨打磨装备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撑。首先,利用数值方法建立钢轨轨面、接触轮偏转不同
单元作业是进行单元知识复习与巩固、单元教学检测的有效途径,能在单元教学后及时地温故知新、巩固提升、总结反思,最终帮助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理解、深度学习。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学为例,探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学作业在温故知新和能力提升上的作用,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豫西南花生栽培历史悠久,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影响花生产量的诸多不利因素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影响豫西南花生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豫西南花生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
选取徐兰高铁1组道岔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个性化道岔钢轨廓形打磨,分析打磨前后轮轨几何关系,并建立车辆-道岔耦合无砟轨道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研究对比打磨前后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个性化钢轨打磨道岔后,道岔钢轨左右股较为对称,轮轨等效锥度得到优化;列车通过道岔时,轮轨横向力峰值、轮轨磨耗功峰值均显著降低,列车轮轨作用力得到改善;轮重减载率峰值、脱轨系数峰值及轮轨横移量峰值均降低,列车安全性得到
2020年4月11日,从福建星光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一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造添加发热剂已经在福建三钢、福建三重、中铝铸造、广东韶铸集团等企业应用成功。其发热保温延时效果比传统产品提高50%以上,可将铸品成品率从58%提升至80%,同时减缓钢液热卡流失。这款铸造添加发热剂是由南昌航空大学客座教授、星光科技公司董事长水建龙在新型环保发热添
通过对吉林省花生近十年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等生产现状及花生产业发展的调查,分析吉林省花生产业发展的特点,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吉林省花生产业未来绿色高效发展的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车载重量、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使得钢轨磨损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钢轨打磨已被看作是最重要的线路养护维修手段。常用的钢轨修复方式以砂轮磨削和铣刀铣削为主。近些年砂带制造技术愈加成熟,砂带磨削展现出高效、环保、经济等优质特点,已被逐渐推广并应用于小型钢轨打磨设备中。单根砂带使用寿命短,砂带磨削性能随磨损状态不同发生显著变化。为更好发挥砂带性能,避免过度磨损造成砂带断裂、钢轨损害等
钢轨波磨是目前轮轨交通系统中仍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其不仅会影响列车运行过程中正常的轮轨作用关系,导致车辆与轨道结构发生激烈振动,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车内噪声,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开展地铁曲线减振地段钢轨波磨动力影响与整治方法研究,探究钢轨波磨产生的原因,为既有线和新建线路钢轨波磨的治理和预防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针对实际地铁线路,现场测试钢轨波磨特征、地铁车内噪声和轨道动态响应,并基于现场
本文概述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模型建构教学,并探究了通过模型建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
利用砂纸在钢轨试样表面打磨出不同粗糙度等级(1、4和7μm)的单向磨痕和交叉磨痕(-45°/70°、-20°/90°和45°/70°),利用MMS-2A轮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打磨后的钢轨试样进行滚动试验并分析滚动接触疲劳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打磨钢轨的滚动磨损表面粗糙度和损伤均比未打磨钢轨严重,随打磨磨痕粗糙度增加,钢轨滚动磨损表面粗糙度和损伤均呈减小趋势.当打磨粗糙度为7μm时,滚动接触疲劳裂纹为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