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五种指导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五种策略的优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的形式,提出了实践这五种学习策略的方式,希望这些途径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助益。
  【关键字】初中数学 指导策略
  1引言
  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初中数学的难度跨度比较大。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往往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如在初一数学中,就已经有代数的内容,即用字母代替数字来进行计算。很多同学脱离了具体的数字以后,不知道该怎样计算。然而,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应该努力通过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一般而言,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五种教学略,合理地利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五种策略具体是指:采用情境教学,实现教学互动,提供学法分析,巧用激励,做好教学的选择与开放。本文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如何利用好这几种教学策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充分运用这些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2初中数学教学的五种指导策略分析及实现途径
  2.1采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到16岁之间,心智发展不成熟,认知范围有限。如果数学教学也采用“满堂灌”的讲课方式,时间一长,很多同学就会厌倦数学的学习,进而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为了适应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即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诙谐的讲课风格、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式,将教科书上较为抽象的内容,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给同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尤其在涉及到数学应用题目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讲很多应用题目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然后让同学实践题目中的故事情节,充分的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过程。或者让同学到实际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感受。例如,在讲解有关“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点到一条直线的最短距离是其垂线的长度”这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里进行实践,让同学选择各种路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知识,深刻地记忆知识。悬念题导入,如50个苹果,40位同学,女生2人1个,男生1人一个,正好够分,问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更方便?如此一来,学生的很快会呗吸引住,我们也就能快速进入要讲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课中。
  2.2实现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如果在数学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老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获得指导会减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老师与学生参与度的平衡。当前教学中,仍然是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如老师可以组织“自己考察自己”的学习活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需要通过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老师出题,学生考试的方式,导致学生过于重视分数,而忽视了知识本身。而“自己考察自己”的方式就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做题,老师判卷。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了考试出题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出一份好的试卷,需要对题目进行考究,这个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老师可以组织“角色互换”讲课的活动。即学生讲课、老师听课。让学生体会老师授课的过程,然后老师对学生的授课进行点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数学成绩,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提供学法分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要想学好初中数学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数学的题型千变万化,如果学生不会“举一反三”,重复的做同一类型的题目,这样会浪费时间。另外,学生要通过理论与事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理论比较抽象,事例比较具体。特别是几何的学习。一些基本的公理和定理很抽象,如果没有示例辅助学生理解,学生的接受效果会非常差。此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多思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耐心地解答,否则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要教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多总结、归纳。初中数学的课堂知识量比较大,学生如果不做笔记,会将知识点记混乱。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勤于整理,复习,这样有助于巩固知识。数学与文科类科目不一样,需要功夫用在平时,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2.4巧妙使激励成是学生进学习的动力
  初中生年龄比较小,心智不够成熟,没有很好地自我约束能力。另外,数学知识又比较枯燥,如果老师不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学生。老师需要抓住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闪光点与优点,对学生性格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内心比较自卑的学生,应该多表扬,不要随意的批评他们。由于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怀,他们会因为感激,而逐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提高学习成绩。老师的评价与激励不需要很复杂,或许只是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者一支铅笔,都可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2.5做好教学的选择与开放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是为了增长数学知识、培养理性思维。因此,数学教学就不应该死板的完全按照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来进行。数学的教学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开放度。学生的性格不同,对数学的不同的方向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可以设置学习兴趣小组,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得到更高一步的提升。另外,可以分层次教学。即老师根据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指导、鼓励的方法,进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此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等发散思维的学习活动。头脑风暴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避免思维定势,有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3总结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因此老师一定要充分运用这五种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晓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2).
  [2] 天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05).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核心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这问题仁智说法不一,本文笔者简单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学生如果
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文言文的学习带有挑战性,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古人说出的生涩难懂的话语,对于这些话语的翻译也不是十分感兴趣,对学习文言文
随着我市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拆迁安置过程出现了不少问题,由此引起的民间纠纷和群体上访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障碍。其中,
用脑计算,用口头叙述来记忆当时的结果方法被称之为口算。这种方法是用于速算,常练有助于智力的提高。也成为如今的主流的计算方法。口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并广泛的应用与实际生活当中。  一、口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口算是笔算、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版权问题、信息认证等相关研究也随之展开。社会对信息的保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加密技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许多重大突破,而其中数字水印就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水印是多一个由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的产物,它内容涉及面广泛,实用性较强,种类繁多,在信息保护上有着显著地作用。图像水印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数字
小学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是以理解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理解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是长期以来对灌输式教育和独白式教学模式的颠覆,是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摘 要】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更受到极大的威胁和考验。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大学生  健康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学校,选派班主任时慎之又慎,担心班级管理不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班主任呢,起早摸黑,从早到晚守在班上,事无具细,见到班上的
我是湖南永州市人,长期从事中学数学的一线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一些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酷爱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前课后阅读数学书箱、问数学问题;思维敏捷严谨,思路清晰开阔,运算力强;对现有数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吃不饱”,有很强的自学愿望和行动执行力。以上特点就俱备了成为数学英才的基本要素,只是他们的学习是无序的、不系统的、受局限的,这样就不利于他们发挥长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