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阅读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语绘本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

来源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所提出的阅读能力的四个要素(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文化意识)为基准,对初中英语绘本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展开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问题链的概念,接着提出了问题链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针对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链分类及构成要素进行了说明,最后以分级阅读Reading A-Z(Leveled Book·L)的绘本为例,介绍了初中英语绘本教学中问题链的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确立研究问题是构建学术论文的起点和难点,研究问题的确立过程是教师运用一定的学术思维对教学中的疑惑、困难进行归纳和凝练,进而界定和明晰化的过程.目前教师在研究问题确立过程中存在选题来源匮乏、范围界定不清、价值构建不足等困惑.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拓宽问题来源、改善问题表达和提升问题价值的策略,突破研究问题确立的困境.
本文探讨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单元教学整体安排、单元层级化目标设定、阶梯式主题探究教学以及基于主题的语义场构建等视角论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本文结合当代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探讨了科学素养的由来及其内涵,阐述了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并基于科普类读物的文体特征,提出从激发科学兴趣、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等四个角度,实施指向科学素养培养的科普类读物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与分析课堂的工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目前初中英语课堂观察普遍存在观察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的观察工具、观察时走马观花、观察后的教学评价和反思蜻蜓点水等问题,难以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观察活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课堂观察的策略.
本文从读后续写评分标准的细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的反拨作用五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的读后续写作品,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读后续写水平,真正实现以评促写..
在英语阅读课中有效设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阶思维为切入点,阐述了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设问层次和原则,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针对读前、读中和读后的不同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设计策略,以期为教师在阅读课中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参考.
大问题是直指教学本质和重难点、鼓励学生探究解决的开放性问题.本文在梳理大问题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构建和评价应用六个步骤开展阅读教学,从而构建一种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自主学习为方式的教学模式,以期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英语文学名著具有内涵深刻、语言地道、资料丰富、跨学科价值高等优点,然而高中生进行原著阅读却面临语言难度大、人物复杂、情节曲折、缺少共鸣等 困难.本文结合案例阐释了高中英语原版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途径,即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整进整出”为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两轮次阅读,通过激趣导读、连续阅读、深入讨论、进行多元思辨、开展创新活动、二次阅读六个环节完成名著的整本书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是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过程和效果.本文指出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建议,即应在综合课程、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内容应涵盖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内容应相互关联,内容间的逻辑层次应清晰分明.
导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是学生、教师、语篇之间的对话,导入影响着教师能否将语篇合理介绍给学生,并自然开启三者之间的互动.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环节普遍存在素材脱节、模态单一和提问固化的问题,影响了导入功能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分析了导入环节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