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性好动,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心理,新课标也倡导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不能只依赖模仿与记忆,被动地获取知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基于新课程的这种理念,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的品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呢?
   一、立足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活动框架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方面的原因,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靠形象思维,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下,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学习活动,保证教学环节的落实。老师在整体把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观察活动,也可以是猜想活动,不一而足,种类应该多样化。比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和算式感知和理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益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1.构建学习活动中的和谐关系
   新课标理念下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老师要有生本意
  识,以生本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是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探究意识,这就要求老师注意自己的课堂用语,以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去激励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让学生打开心靈的窗户,放飞思维的翅膀,大胆去探究,通过动手实践探索未知,给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另外,老师要对学生有一颗包容之心,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老师要认可并尊重学生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活动。
   2.创设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一些情境化的问题探究活动,这些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经过思维活动之后就可得到答案,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内容时,可通过拼图游戏,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见过‘变脸’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完成一个图形的变脸游戏。”然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学用具,变换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数出面积,因为一个方格代表一个平方厘米,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图形拼接之后外形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面积却没有变化。通过这个学习活动,学生明白了数学思维的转化规律,一个比较陌生的图形经过转化之后可变成自己熟悉的图形,面积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拼图情境活动中,教会了学生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为今后学生的数形结合打下了基础,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
   3.做好学习活动的评价
   在数学学习活动完成之后,老师做好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心理学表明,老师平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它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儿童数学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孩子们在学习中的情绪变化与认知发展。”因此,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取成就感。在教学中,老师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比如,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一节内容时,老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学习活动,给学生一组算式:
   8÷4=2,
   80÷40=2,
   800÷400=2,
   8000÷4000=2,
   让学生观察除数和被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又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发现,“如果除数和被除数同时进行扩大,那么商不会发生变化”。学生的这个发现很有意义,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并进行表扬,鼓励进一步的探究,则又会发现“除数和被除数如果同时进行相同倍数的扩大,那么商还是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认识更进了一步,而且表述更加专业化,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进行高度化的表扬,以充分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通过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探索的乐趣。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运用教学策略,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惠芬.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内涵、特质与原理[J].江苏教育,2019(81):7-9.
   [2]林燕娟.具身认知视野下的数学游戏化学习[J].江苏教育,2019(81):14-17.
   [3]肖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0(19):56-57.
   [4]黄文昇.培养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7(2):62.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纵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历程,小学教学处于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如果打好基础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而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成为相关教育人员一直研究的重点问题。将目光集中于小学数学教学,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知识接收的效率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分析了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
摘 要:写作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是运用语言借助语法框架进行表达的行为。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全新的教学理论,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在写作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影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因
摘 要:小学生对外界的环境与科学了解得比较少,小学科学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自然事物,从而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识。而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做与思”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策略,包括培养学生“做与思”意识、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做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来,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父母的夙愿,抱着美好的夙愿,父母把一腔热情倾注到孩子身上。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对父母来说花钱不是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生了变化,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对父母的安排也产生了质疑。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尤其是青春期又容易早恋,这时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孩子让家长身心疲惫。所以协调父母与孩子的关
摘 要:小学科学课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依照立德树人的要求,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探究与交流是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科学探究;质疑问难;个性定制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探究活动的主角,教师是探究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基于这些理念,在教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受大风、沙尘、雨雪、雾霾等特殊天气影响,导致体育课无法在室外正常进行,只有转移到室内。但是,室内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开发普遍存在滞后的情况,加之学生的运动空间和室内场馆的体育设施相对有限,这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发展。因此,在面对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防止学生长期处于非运动的状态,保证学生体能技能持续发展,开发和设计中小学体育室内课程内容,并推广实行势在必行。通过
摘 要:读后续写给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学生续写的文章在主题思想上与原文不一致,思维上欠缺逻辑性和深刻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围绕故事明线和暗线来设计读写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并运用读后续写的写作技巧,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关键词:GH策略;主题思想;读后续写   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原文多是情节丰富的记叙文,要求考生依据该
摘 要:近几年的高考中,在电解池和原电池中涉及离子交换膜的试题较多,已经形成了常考常新的特点。掌握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巩固电化学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分析与书写,了解离子交换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解决具体的习题,总结归纳,建立解题模型,解决问题。   关键词:电解池;氯碱工业;电极反应式;工业生产   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主题内容   电化学的内容是高考全国卷历年重
摘 要:阅读和写作同为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将两者有效结合可降低知识难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以阅读为基础,小学生通过长期实践掌握写作技巧,锻炼感性思维,从而大大提升语文学习质量。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关键在于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锻炼其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为观察点,研究现状,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摘 要: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课改大环境中,各科教师开始了对自身所负责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但很多教师仅注重课堂教育,却忽略了教育中同样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课后作业的设计,使得学生无法在脱离课堂后做到自主地吸收和主动应用当天所学,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但学习效果和知识储备效果不佳的现象出现,以小学语文为例对有效作业的设计等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作业形式;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