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皓首穷经”到融会贯通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00九年初,王蒙谈他的《老子的帮助》时,称自己是“青年作赋赋犹浓,皓首穷经经更明”。十年来边读边思边写,他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文化性格和文化自信的著作,一本接一本陆续出版。《老子十八讲》(二00九)、《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二0一0)、《庄子的奔腾》(二0一一)、《中国天机》(二0一二)、《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二0一四)、《天下歸仁:王蒙说(论语)》(二0一五)、《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游刃有余:王蒙谈老庄》(二0一六)、《王蒙讲孔孟老庄》《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中华玄机》《王蒙谈文化自信》《赠给未来的人生哲学——王蒙池田大作对谈》(二0一七)等等,受到知识界的瞩目和大众的欢迎。贾平凹为《庄子的奔腾》作序,写道:“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仰视着他,一直高看王蒙先生,认为他是一个能‘贯通’的人,这样的人是少数。”他还书赠王蒙一条幅,称其“贯通先生”。王蒙近十年“讲经”著作,愈写愈丰富,愈厚重,愈放松,也愈加融会贯通。二0一八年三月王蒙出版的《中国人的思路》(“读懂中国”丛书之一),这一写作趋向更加突出。
  《中国人的思路》是从汉字谈起的。“经书”阅遍再溯源,便聚焦到构成古代思想家经典和编织中华文化独特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元素和符码,也是与非中华文化最大的不同点——汉字了。以汉字为根,依次从中华古代经典、近代文化危机与新生、当代文化建设以至中国文化梦的光明展望,王蒙一路探根究底、纵贯横通、抚今追昔、抬望未来,甚至连“翠花,上酸菜”和《忐忑》这样的小曲也娓娓咂品,自成一幅中华文化“贯通”谈的颇为生动的“这边风景”。
  汉字的诞生历来被看作石破天惊的大事。《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王蒙曾多次引用这个记载,他对于汉字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王蒙基于“中华文化是以汉语与汉字为本位的文化”“汉字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的命题,指出正是由于汉字特殊的整齐性、综合性、多义性、简练性、美术性与音乐性,培育形成了中国人“尚文:反道德论与性善论”“和谐与中庸”“泛哲学论:尚同与尚义”“混一与浑一”“中华相对论:尚化与尚新”的五种文化性格。王蒙并不仅仅以文化谈文化,而是对形成中国文化性格的诸因素进行全方位思考:“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从学理上……是儒家与儒道及与其他各家的互补……从思维上哲学上语言文字上看,是汉语与汉字文化,是概念崇拜、概念互联、概念递升、终极概念的追求与整体判断。从地域与经济上看,是黄河文化为主并补充以楚文化与边疆兄弟民族文化,主体是农业文化。从社会组织上看是封建专制与民本思想的平衡与冲突。从民间文化上看是阴阳八卦,是宗法血缘,是中餐、中医、中药与多神混合崇拜,是戏曲里大肆宣扬的忠孝节义。”
  以农业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发端流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沉淀定型。《中国人的思路》对中华古代经典的论述,可看作王蒙十年读经思考的一个综合贯通,他的总结概括颇为精辟:“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繁盛局面,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共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石。特别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最主要的‘基因团’,后来衍变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北魏之后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论,则极其独特地反映了中华文化一生多、多归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方法论。
  最能体现王蒙“贯通”特点的,是他对晚清以降传统文化的危机、焦虑、转换与新生的论述,以及深刻影响与文化展望。主要观点:其一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灿烂辉煌,但月满则亏,再优秀的文化怕的是停滞老化、断裂崩塌,“问题很简单,请这些人读一下《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就会知道……悠久、精到、恢弘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有些方面包含着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人性为压制对象的颠倒”。其二是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它是矫枉过正,也是挽救民族危亡同时也是挽救、激活、更新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这一历程也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坚韧、柔性与耐性和再造进取能力。其三是德先生、赛先生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人民革命的成功,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乎民心的结果,并“使中华传统文化革命化、大众化,从而开始实现创造性的转变、创造性的发展,获得新的活力”。其四是一九四九年以后文化建设的成就与曲折,特别是中华文化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生、走向繁荣的历史经验,再一次证明中华文化的自省能力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旺盛生命力。王蒙的态度是求实求是、说大实话,其文化价值观是有效性,即顺民心、利国运和“郁郁乎文哉”,其分析方法是以对辩证法和立足当今的长短焦透视的运用之妙,以此究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王蒙对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和当代文化生活的评述,多以作家的亲历视角观察。新疆的水磨风景和坎土曼的渐渐消失,郭兰英苦大仇深的《妇女自由歌》,莫言的获诺奖和网络语言“囧”“杯具”……一路读来自是切肤可亲,灼见频出。而王蒙的文化立场是坚守与乐观:阅读永远不可动摇,而且要有费劲一点儿的精神劳动的阅读;我们需要攀登得更高一点儿,让文化成为真正的文化;有传统文化的泽润滋养,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文化大匠和文化果实,中华文化的光明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为期不应太远。
  二0一八年三月,王蒙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话题——我确实是有点着急……自命为文化人或被认为是文化人的我们,应该有所回应——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做到文化自信?为什么不能不自信?我就是希望通过切磋琢磨,能够起到扶正、补缺、去邪的作用。”作为颇经沧桑的当代重要作家,和十年“读经”思悟丰赡的思想者,王蒙笔健不老,新作迭出,其思考和诉说的语速很快,有不吐不快、只争朝夕之感。《中国人的思路》展现了王蒙对中国文化纵横“贯通”谈的取向,我期待他进一步的著作。
其他文献
“欢迎来到虚幻世界”(Welcome to Shadowland),美国《大西洋月刊》新设的网页专题如是说。该专题辑录了数篇调查和评论文章,从解构阴谋论的角度,对美国当代政治和社会生态做了详细描述。这些阴谋论中最显著者,当属于二0一七年在美国兴起的QAnon(“匿名者Q”)运动,它由一个匿名人士Q发起,在特朗普支持者之间广泛传播。这些人认为一群崇拜撒旦的恋童癖者统治着世界,他们通过民主党的组织秘密
两次参加学术会议,旁听议论“小产权房”,因而琢磨“小产权”以及——连带着——“农民工”如何英译的事。两次都是这样,真是积习难改。翻译作业,转换词语,总不免端详词语背后的历史现实、社会文化,这一回因为身在学术的现场,听到的想起的比一向都多。当然,“小产权”英文怎样讲,也有年轻的媒体同仁问起。看来即使就媒体而言,“小产权房”之说也还是新鲜事。  “小产权”是新闻,“产权”却不是。以英译而论,“产权”二
〔关键词〕故事续编;心理建构;心理活动课  一、故事续编法创造一种集体的疗愈与成长  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其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故事即生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他们在故事中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处事习惯。叙事心理疗法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人们可以在叙述自
在众多的古诗词中,西安有一個永恒的名字——长安。这个名字的底蕴是:半坡的萌动,西周的雄起,大秦的统一,刘汉的刚健,李唐的盛世……彼时,八百里秦川的富庶,堪与今比,水系的发达,泾渭诸河的“八水绕长安”,不仅凝聚了长安的王者之气,更孕育了历代文人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如卢照邻那“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的千秋绝句,丝毫联想不到它位于黄土高原。  在西安,我感受最深的,当属城墙。  出西安站,抬头便
摘要:导入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学怎样导入却是一门艺术。本文从导入的作用、要求、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导入语的技巧,以便为语文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导入语;设计策略     何谓导入语?上课伊始,教师就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出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气氛,这就是课的导入。导入语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挨打、挨饿、挨骂,却在逆流中昂然挺立、在逆风中茁壮成长。环顾全球,还找不到可以与之媲美的第二个大国。上世纪90年代末,西方开始有人问:“中国是怎么挺过这100多年的?”本世纪第一个10年,西方又有人问:“中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时候,西方舆论陡然一变,美国《时代》周刊和德国《明镜》周刊不约而同地在封面上用中文和汉语拼音惊呼:“中国赢了”“醒来”。这种变
本期的分享嘉宾是虞杰老师,高中时初次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相遇,虞老师心中埋下了涉猎心理学的种子,所以高考后他选择以心理学为专业。进入大学后,他开始真正了解杂志,从中汲取养分,助力学业成长。求学时期,杂志是虞老师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增长心理学实际见闻的窗口。参加工作之后,杂志成为虞老师展示工作成果和汲取心理学知识的平台,成为他专业上的领路人。他以杂志为起点,开启教科研之路,并不断将科研成果落
荀子《不茍》章上引用了《诗经·裳裳者华》中这段话:“……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足以似之。”一般解释这是周王赞美诸侯:“左有贤臣辅佐,君子感到得心应手。右边也有辅佐贤臣,君子感到有所汲取依靠。君子有他的人力资源和参议,所以大业能承继。”  这里的左与右,古人一直解释为君王左右,有贤明的大臣,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左右咸宜。我读到这里大为雀跃,马上想到了今天人们讲的“左”与“右
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能量加油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或者场景让我们感到放松、安全和舒适,给我们灌注积极的心理能量和希望。  你会在什么时候跟这个地方联结呢?你会在什么情境下跟这个地方联结呢?当你去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  这个隐喻故事暗示了我们的内在都有着丰富、有效的资源,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一起应对挑战、共享喜悦、建构内在的心理世界。如何与这种资源建立持续的联结并
一九八七、一九八八年的时候,在“西北风”的大嗓门之中,突然风靡起一种小嗓门。一群来历不明、国籍不明的女人,统统打着“东南亚红歌星”的旗号,唱着甜腻腻的中国小调,把“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之类的甜俗情歌,唱滥了城市和城镇的每一个街头。  最出名的“东南亚红歌星”,当数龙飘飘、韩宝仪、谢采妘。一九八八年的某天,都市的唱片柜里出现了一张怪片,“快乐唱片”的商标下,“东南亚红歌星”谢采妘的甜媚圆脸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