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学怎样导入却是一门艺术。本文从导入的作用、要求、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导入语的技巧,以便为语文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导入语;设计策略
  
  何谓导入语?上课伊始,教师就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出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气氛,这就是课的导入。导入语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导入语是教学口语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口才、智慧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语文教学的导入语,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一、 语文教学导入语的作用
  
  导入语具有多层次的功能。1.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划分,导入的功能有指向、定调的作用。也就是指出本单元、本课题或本节课教学的方向或目标。2.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划分,导入的功能则包括:收心、引趣、激情、启思。收心,即收拢放飞之心,上课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平常说的组织教学。引趣,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之迅速进入“角色”。启思,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接进入理解文章内容的紧张思维状态。
  
  二、 语文教学导入的要求
  
  一般地说,导入新课,应遵循以下要求:(1)针对性。导课应当针对教学实际,有两方面内容:1.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入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2.导入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2)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作用。(3)多样性。导入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导入的方式很多,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入语,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4)简洁性。导入语的设计要短小精练,一般二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5)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用充满情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
  
  三、 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导入的方法可以说是百花争艳、风格各异。导入设计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五种方法。一是以讲导入,或讲述,或讲解,或讲演,或讲析。二是以读导入,比如吟诵诗词,朗读背诵,教师范读,学生默读。三是以议导入,提问设疑便是。四是以练导入,一般是先做一道小型习题。五是以看导入,观察一幅图画或图表、一件模型或实物。从内容上看,则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导之以趣,用打比方、说笑话、讲故事、设悬念等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导之以情,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三是导之以知,以旧带新,温故而知新,审题释义,寻章摘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交代主题和写作特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吸引学生攀登新的知识高峰。四是导之以智,通过提问、质疑、讲述、描摹、比较、探索等种种手段,引起联想,激发想象,启迪思维,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向热点。五是导之以能,朗读、复述、正音、辩字、分析、练习,从训练能力入手导入新课。
  下面介绍几种语文教学常见的导入方法。
  1. 悬念导入。悬念导入法,可以激发人们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之情。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但需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有一位老师在上《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采用了悬念引入的方法。老师出示课题后,故作惊奇地说:“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人有脚,许多动物也有脚,爬山虎是植物,它怎么也有脚呢?它的脚究竟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
  2. 演示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此法有利于形成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故此,在各年级教学中运用较广。
  运用此法应当注意:第一,直观演示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并能为讲授新教材服务。第二,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教《捞铁牛》,可做水的浮力演示试验:在水槽里放一只乒乓球,然后朝水槽里放水,让学生观察乒乓球的位置变化。问:“是什么使乒乓球浮起来?”学生也许会回答是浮力,教师接着问:“水的浮力运用广泛,今天我们就借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看看是怎样捞的?”
  3. 典故导入。即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些情境来引入新课。许多神话、传说、典故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联系,对学生极富吸引力。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科学性、哲理性很强的故事更受学生的欢迎。在各学科的发现和发展史中,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如科学家的逸闻趣事、某些公式原理的发明过程及一些发明创造的诞生等,从中可取一些适当的片段讲给学生听。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引起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因此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但要注意典故的选用需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
  4. 歌谣导入。歌谣,特别是儿歌,是学生喜闻乐唱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诱导,可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词语的正确搭配,开始时先念了一首儿歌:“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大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你说可笑不可笑?”随着儿歌的结束,孩子们放声大笑,笑声中,已初步体会到正确搭配词语的重要。接下去讲课,效果当然好了。
  5. 笑话导入。幽默有趣的笑话常常能迅速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能较好地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位老师课前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老师,不管对什么词、成语或典故,只要学生向他请教,他马上就能解答,根本用不着查工具书。有一次上阅读课,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叫众寡悬殊呀?’老师两眼一眯,脖子略向左一歪,只用两分钟工夫就解释开了:‘众者,人多也;寡么,就是寡妇;悬,是挂起来的意思。人挂起来,那就是上吊,殊么,是死了。众寡悬殊就是许多寡妇上吊死了。’‘那么寡不敌众呢?’另一个学生接着站起来问。‘这个词与刚才那个词有两个字相同,更好理解了,那就是寡妇打不过许多人的意思。’”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顺势导入课题《怎样查字典词典》。
  6. 渲染情感导入。即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浓郁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感情,进而吸引学生的方法。如在讲《鹿柴》《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三首古诗时,可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随父母或其他亲人,游过哪些名山?有什么感想?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壁立千仞、层峦叠嶂、景色十分迷人。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赞叹之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国真伟大,中国山河美如画!今天学习三首描写祖国山川的古诗,让我们跟随诗人去这些名山游历一番。”
  7. 游戏导入。即上课伊始,先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授知识的学习。如《少年闰土》一课,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少年闰土长什么样吗?咱们玩个猜猜看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三个人物画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个是少年闰土呢?谁能说说理由?……同学们一定想进一步了解闰土吧?让我们随着鲁迅先生一起走进闰土的世界。”猜猜看游戏刚刚开始,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游戏导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
  8. 谜语导入。这种方法是根据少年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谜语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秤象》可出示谜语:“腿粗似柱子,身子像面墙,耳朵大又大,鼻子长又长。”学生猜出谜底是大象,教师可问:“象又大又重谁会秤?”从而引出新课。
  9. 图画导入。通过图画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位老师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就采用了图画导入法。老师首先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画出自己见过的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再找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各画一种,然后,随着录音机中西北风的呼啸,教师创设语言情境:“下雪了!”边说边在黑板上用白粉笔点出纷纷扬扬下落的雪花,在底部涂上一层厚厚的积雪,由此引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仿佛亲身置于雪地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文当中,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10. 音乐、歌曲激情。即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或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导入方法。有位老师在教《月光曲》这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导入的方法。先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老师可以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音乐情景和设问导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11. 审题导入。这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各科导入常用的技法。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如有位教师在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时,即以巧妙的释题导课,达到开“窗”窥“室”的效果。老师问:“《将相和》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后来为什么又会‘和’呢?……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课题,告诉我们‘将’和‘相’各是怎样的人,学习课文后,就会知道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12. 激疑导入。激疑导入法是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的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运用此法必须做到: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如教学《新型玻璃》,一位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窜进了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警报呢?”这样导入,或设疑,或质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阅读前就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思路进行推测,对学习目标和探究重点进行思考,从而为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张治国.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灿明.儿童创造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洛阳理工学院西校区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春种秋收,母亲似乎有了经验,准备来年开春儿,好好侍弄她的宝贝儿。母亲时常翻着日历,数九了,八九还有几天。到了八九的时候,母亲开始行动了,母亲把小凳子放到炕上,然后站上去,摘下挂在窗户钩上的小筐,小筐里装着一个一个的纸包。我好奇地问纸包里是什么,幻想着有糖果在里面。母亲说是种子。她拿出一包,打开放在一个蓝花碗里,倒点温水,把窝瓜种子放在碗里泡4个小时后,把水倒出,手巾对折盖在上面蓝花碗再用棉
“中國很大,不过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另外一块是乡村。”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周其仁教授开篇直陈要义,揭示了解读中国问题的重要面向。  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城市雄心”有如一座座“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摩天大楼,开放进取、自信昂然;而在城市光芒的映照下,“乡村失落”则呈现出另一幅发展图景,年轻人纷纷加入“流动中国”的热潮,人丁兴旺、四世同堂的热闹场
关键词:科举;进士追赐;追忆;文人心态  学界对于科举制度、科举与文学文化、科举与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早已造端,孜孜矻矻,洋洋大观,可谓珠玉琳琅。然而,经过文献爬梳,发现在古代的科举取士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非常规举措,即“进士追赐”——对身殁士子的科名追赐。1这一举措属于“特赐第”制度的延伸,2在科举时代比较少见,施行频率亦较低。每次施行,背后都潜藏着当时独特的历史动因,在一次次偶发中,成为科举制
全球金融危机已现,今年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肯定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被大学生列为最期待进入的20家企业更成为香饽饽中的香饽饽。    一、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刘德彪总经理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校园招聘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华师大的女学生。由于她不是中国移动所需要的市场方面专业的学生,没有进入笔试和面试名单。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当她得知某日是中国移动笔试和面试的日子
在战火中,他为他挡过炮弹,他从敌人的包围中救过他的命。一起走过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共同经历生死相依的烽火人生,对于战争年代为祖国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91岁老兵袁林昌而言,他有一个最大的人生心愿:寻找到和他分别64年的“老排长”,再给排长敬个礼,说说话。  2019年5月,CCTV-1周日晚八点档,《等着我》栏目现场,91岁的老兵袁林昌打开记忆的匣子,深情回忆起他和老排长周国民的“生死战斗情”。战壕
黑夜,万籁俱寂,我躺在床上,身上有如千斤负荷,想起身却丝毫不能动弹,手拂过脸颊,冰凉的感觉触醒了我的脑神经,此刻我才清醒,是的,只是个梦,可梦里的感觉却是如此真实,妈妈,这是第一次,我是如此想念你。  这也是第一次,我提起笔写你。  手中的笔拿起,又放下,再拿起。我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写,只是要写的太多,却不知从何写起。  从小,我就不听你的话。我性格倔强,而你也是一个要强的人。我想,这点我应该是遗传
“欢迎来到虚幻世界”(Welcome to Shadowland),美国《大西洋月刊》新设的网页专题如是说。该专题辑录了数篇调查和评论文章,从解构阴谋论的角度,对美国当代政治和社会生态做了详细描述。这些阴谋论中最显著者,当属于二0一七年在美国兴起的QAnon(“匿名者Q”)运动,它由一个匿名人士Q发起,在特朗普支持者之间广泛传播。这些人认为一群崇拜撒旦的恋童癖者统治着世界,他们通过民主党的组织秘密
两次参加学术会议,旁听议论“小产权房”,因而琢磨“小产权”以及——连带着——“农民工”如何英译的事。两次都是这样,真是积习难改。翻译作业,转换词语,总不免端详词语背后的历史现实、社会文化,这一回因为身在学术的现场,听到的想起的比一向都多。当然,“小产权”英文怎样讲,也有年轻的媒体同仁问起。看来即使就媒体而言,“小产权房”之说也还是新鲜事。  “小产权”是新闻,“产权”却不是。以英译而论,“产权”二
〔关键词〕故事续编;心理建构;心理活动课  一、故事续编法创造一种集体的疗愈与成长  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其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故事即生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他们在故事中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处事习惯。叙事心理疗法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人们可以在叙述自
在众多的古诗词中,西安有一個永恒的名字——长安。这个名字的底蕴是:半坡的萌动,西周的雄起,大秦的统一,刘汉的刚健,李唐的盛世……彼时,八百里秦川的富庶,堪与今比,水系的发达,泾渭诸河的“八水绕长安”,不仅凝聚了长安的王者之气,更孕育了历代文人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如卢照邻那“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的千秋绝句,丝毫联想不到它位于黄土高原。  在西安,我感受最深的,当属城墙。  出西安站,抬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