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老兵与老排长的“隔空对话”:我们生死在一起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火中,他为他挡过炮弹,他从敌人的包围中救过他的命。一起走过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共同经历生死相依的烽火人生,对于战争年代为祖国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91岁老兵袁林昌而言,他有一个最大的人生心愿:寻找到和他分别64年的“老排长”,再给排长敬个礼,说说话。
  2019年5月,CCTV-1周日晚八点档,《等着我》栏目现场,91岁的老兵袁林昌打开记忆的匣子,深情回忆起他和老排长周国民的“生死战斗情”。

战壕里的一个声音,给了他勇气和力量


  今年91岁的袁林昌,身体硬朗,中气十足,因为有过浴血沙场的经历,他看起来比同龄的老人们都更加坚强刚毅。在他的家中,珍藏着一枚枚纪念章,无声诉说着他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重庆、抗美援朝等战场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正是在战场上,他结识了生死相依、一生难忘的人。再见他一面,再向他敬一个礼,成为袁林昌最大的心愿。
  出生于1928年的袁林昌,是家里的老大。记忆中,家里的生活总是伴随着饥饿贫困与动荡。袁林昌15岁时,偶然听邻居讲起八路军的故事,听到“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入八路军。1948年,袁林昌20岁,八路军路过他所在的村庄,袁林昌抓住机会,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八路军。
  袁林昌参军15天后,淮海战役爆发。第一次上战场的他,和年轻的战友一起,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就在这一天,枪林弹雨里的一个声音,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里。
  第一次上战场的袁林昌,心中十分恐慌,在战壕里,他有些不知所措,一颗手雷在他身旁爆炸,发出巨响,袁林昌吓呆了,捂着耳朵,躲在战壕里发抖。这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别害怕,躲我身后,我保护你。”弥漫的硝烟中,他甚至看不清说出这句话的人的样子,但战友的声音好像一枚定心丸,袁林昌手不抖了,他鼓起勇气,一把捡起地上的枪,从战壕里冲了出去。那次战斗,他和战友们顶住了敌人的炮火,守住了那片战壕。
  晚上回到营地,袁林昌始终忘不了那个声音,他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声音。因为在淮海战役中表现英勇,袁林昌被调到尖兵连,一天夜里,他正在河边巡防,突然听到一阵枪声。袁林昌顺着枪声渐渐向前,夜色中,他看到有一个人和自己穿着同样的军服,正手持大刀,和七八个敌人对峙。袁林昌沉住气,绕到敌人身后,猛冲上去。经过一番搏斗,他和战友一起制服了敌人。
  战友望着他说:“同志,谢谢你救了我,我叫周国民。”这个声音突然和袁林昌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那个声音重合了。后来经过仔细了解,袁林昌确认,周国民就是当时在战壕里保护他的那个人。

并肩战斗7年,他们走过浴血奋战的年代


  从那时起,袁林昌就和周国民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周国民比他大3岁,是共产党员,他时常告诉袁林昌:“当了兵,就要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要积极上进,争取早日入党。”
  1949年下半年,因为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袁林昌在战壕里入了党,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老大哥”周国民。入党后,周国民跟袁林昌说:“以后你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听了他的话,袁林昌觉得很光荣,也感觉肩上沉甸甸的。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们一直并肩战斗,共同参加了诸多战役,从未分开,度过了很多生死难忘的瞬间。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袁林昌和周国民再次奔赴前线。袁林昌回忆说,上甘岭战役中,敌我战壕一度拉得很近,最近的时候,敌军距离我军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一颗手榴弹甚至直接扔过来,落到战壕里,滚在袁林昌的脚边。但袁林昌没有注意到,只听周国民大喊一声:“卧倒!”接着,他感觉战友扑了过来,他背上一沉,双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来时,才知道是周国民用身体护住他,替他挡住了手榴弹。周国民的后背被炸得血肉模糊,抢救了9天后,才醒过来。袁林昌在医院照顾了周国民3个月,周国民康复后,他们二人赶了十几天路,追上了大部队。他们又一块上了战场,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回忆起那段岁月,袁林昌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和他站在一起,我从来都不害怕。周国民大哥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一辈子也不能忘。”
  1955年5月,战争结束了,周国民忽然接到上级通知,要紧急赶往另一个地方执行任务,因为任务的保密性,他甚至没有来得及跟袁林昌道别,就匆匆离去了。一个星期后,袁林昌跟着大部队返回了祖国,至此,他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大哥。
  7年战友情,周国民走的时候却连一句“再见”都没能说,袁林昌连一句“谢谢”也没有机会讲出口,这成为留在袁林昌心底的遗憾。回国后,袁林昌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老排长,但周国民始终音讯全无。

与老排长“隔空对话”,91岁老兵圆了自己的心愿


  《等着我》节目现场,91岁的袁林昌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内心的遗憾和愿望:“我想和周排长再说说话,我们生死战斗在一起,64年没见面了,我想你得慌。如果能再找到,见上一面,是我最大的希望。”
  迈向“希望大门”的道路上,袁林昌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他每走一步,脚都在微微颤抖。他仿佛又成了多年前入伍的新兵,为了能再次见到心中的“老大哥”忐忑着、期待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愿都能实现,通过公益寻人团的努力寻找后得到消息:周国民已于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79岁。寻人团找到周国民家的时候,因为周国民生前的讲述,他的家人们都听说过袁林昌,周国民的孙子周强代表全家来到节目现场,并以爷爷的口吻写了一封信给袁林昌。
  当年,是周国民的一句话给了袁林昌战斗的勇气,因此节目组通过周国民留下的声音片段、先进的技术还原了他的声音,这一声音为两位老兵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圆梦。现场,那个令袁林昌惦记了一辈子的声音再次穿越时空的阻隔,表达出对战友的真挚情谊和深深祝福:“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我也一直在找你。那年在上甘岭,我被炸弹炸伤,你一直照顾我,这些事儿,我都记着呢!”
  节目中的袁林昌听着“老排长”的声音,用颤抖的手拿起周国民的照片,他嘴里一面喃喃念叨着“我的排长啊,我向你敬礼了”,一面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对于他而言,64年的惦念都无声化在军礼当中了,老兵眼里闪烁的泪花、坚定的动作,更感动了无数观众。
  周强向袁林昌讲述了他们分别之后的故事:1955年执行完任务后,周国民回到四川泸州,后在家务农,儿孙满堂,在和平年代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分别64年,袁林昌也有了3个儿子、1个女儿、5个孙子、1个孙女,孙子孙女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袁林昌和周国民,这些祖国最可爱的人,用他们的鲜血和青春铸就了中華民族历史长河中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也成就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战友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OH卡结合家庭系统排列帮助初中生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个别辅导案例。来访者面对复杂、破碎的家庭状况产生自责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咨询师对此采用OH卡技术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探索原生家庭内成员间潜在的互动关系,觉察内在情结,让来访者回归到家庭关系里最合适的位置。经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辅导效果。  〔关键词〕OH卡技术;家庭系统排列;家庭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今年四月初,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在美国和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德国引发了一股抗议浪潮。书名叫《希特勒的自愿的刽子手——普通的德国人与大屠杀》(Hitler’sWilling Executioners: OrdinaryGermansand the Holocaust),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政治学家丹尼尔·约拿·苟德哈根(Daniel JonahGoldhagen)。据作者的英国出版商称,这
〔关键词〕记忆策略;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下面是一些记忆任务,请尝试进行记忆:  例1: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请记忆战国七雄。  例2:请熟记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例3: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上
〔摘要〕寄宿制学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存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环境不适应、睡眠障碍和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各种心理问题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笔者结合工作中的案例,总结分析了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人自身的生物学因素;二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  〔关键词〕寄宿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
历来论者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津津乐道,但很少人留意杜丽娘之梦在剧中被反复叙述有何意义。《牡丹亭》对梦的重述有九次:第十出《惊梦》,梦醒之后紧接着就是杜丽娘对自己绮梦的追述;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再次来到花园,回忆梦中情节,寻找梦中之地;第十四出《写真》,丽娘对春香讲述自己的花园一梦;第十六出《诘病》,杜夫人责问春香丽娘的病因,春香不得不讲出小姐的梦;第二十三出《冥判》,判官问丽娘死因,丽娘陈
在 NBA这个超级大舞台上表演的球员们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强劲的对手,还有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处理好了,他们会受益匪浅,反之,就会引火烧身。  杜兰特,大度感动“毒舌”  杜兰特是当今NBA话语权很重的一名球星。但是,在与媒体以及记者打交道时,杜兰特却信奉中庸之道。  对于有些记者的批评,他听后并不火冒三丈,而是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来看待。《迈阿密先驱报》记者科特以批评犀利著称,人送“毒舌”外号。 今年
经过多年春种秋收,母亲似乎有了经验,准备来年开春儿,好好侍弄她的宝贝儿。母亲时常翻着日历,数九了,八九还有几天。到了八九的时候,母亲开始行动了,母亲把小凳子放到炕上,然后站上去,摘下挂在窗户钩上的小筐,小筐里装着一个一个的纸包。我好奇地问纸包里是什么,幻想着有糖果在里面。母亲说是种子。她拿出一包,打开放在一个蓝花碗里,倒点温水,把窝瓜种子放在碗里泡4个小时后,把水倒出,手巾对折盖在上面蓝花碗再用棉
“中國很大,不过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另外一块是乡村。”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周其仁教授开篇直陈要义,揭示了解读中国问题的重要面向。  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城市雄心”有如一座座“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摩天大楼,开放进取、自信昂然;而在城市光芒的映照下,“乡村失落”则呈现出另一幅发展图景,年轻人纷纷加入“流动中国”的热潮,人丁兴旺、四世同堂的热闹场
关键词:科举;进士追赐;追忆;文人心态  学界对于科举制度、科举与文学文化、科举与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早已造端,孜孜矻矻,洋洋大观,可谓珠玉琳琅。然而,经过文献爬梳,发现在古代的科举取士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非常规举措,即“进士追赐”——对身殁士子的科名追赐。1这一举措属于“特赐第”制度的延伸,2在科举时代比较少见,施行频率亦较低。每次施行,背后都潜藏着当时独特的历史动因,在一次次偶发中,成为科举制
全球金融危机已现,今年的大学应届生就业肯定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被大学生列为最期待进入的20家企业更成为香饽饽中的香饽饽。    一、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刘德彪总经理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校园招聘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华师大的女学生。由于她不是中国移动所需要的市场方面专业的学生,没有进入笔试和面试名单。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当她得知某日是中国移动笔试和面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