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作为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承担着众多的社会职能,其中教育便是其较为突出的职能之一。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仅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而且在传统幼儿家庭教育方面也同样历史悠久、别具一格。因此,我们不仅要对汉族幼儿传统家庭教育进行整理研究,还需要同时展开对少数民族幼儿传统家庭教育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陇南市三县一区180位回族幼儿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分析描述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总结家庭教育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回族幼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甘肃省陇南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陇南市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项目编号:18LNSK14)。
  一、研究背景
  回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以其勤劳勇敢、人口众多、分布广泛而著称。其家庭教育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主要则表现为语言教育、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回族幼儿家庭教育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当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这是回族幼儿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面积27,923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287.42万人。其中有汉、回、藏、蒙等30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7.8%,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13万人,占总人口的2.2%。其中,回族人口3.9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6%。在2011年国家新一轮贫困开发启动后,陇南市8县1区整体纳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持范围。截止到2020年5月22日,陇南市已有5县1区摘掉了贫困帽。本研究从2018年开始,选取在当时还未脱贫的陇南市武都区、成县、徽县、宕(tàn)昌县的回族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呈现回族幼儿传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有所启示。
  二、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回族幼儿家庭教养环境调查
  1.家庭结构和抚养人
  在被调查的回族幼儿家庭中多子女家庭约占50%,三代同堂家庭也较多,独生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相对较少,其中有6.67%的家庭是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大多是由祖辈来抚养。不是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由父母亲来抚养,人数占到41.11%。
  2.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生活状况,指的是家庭经济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家庭经济的来源和支配,等等。据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幼儿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月总收入在2000——5000元(占50.56%),27.22%的家庭月总收入小于2000元,显而易见,回族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整体偏低。
  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在回族幼儿家庭中,72.78%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有情感交流,24.44%的家庭成员之间偶尔有情感交流,还有2.78%的家庭成员之间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当家庭成员自己要做决策时,85.56%的人要和家人一起商量;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84.44%以上的人都会直说,很少出现拐弯抹角的现象等等,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大多数家庭的氛围都是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的。
  (二)回族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调查
  家庭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影响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下面将会了解回族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表明88.33%的回族幼儿家长認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选择“重要”的占了11.67%,而没有家长觉得“无所谓”,可见重视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回族幼儿家长的普遍共识。
  2.家长的“重男轻女”和“重商主义”
  根据之前相关学者调查数据显示,重男轻女的观念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重因素,在回族家庭教育观念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但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认为生男孩重要的人只有13.89%,而85.56%的人认为男孩女孩都一样,无所谓。这充分说明回族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利于每一个孩子平等地接受教育。
  此外,调查家长是否让自己的孩子以后经商,结果只有3.89%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经商,3.89%的家长不会让孩子经商,92.22%的家长表示要看情况再定,也就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已不再大包大揽,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子承父业”。
  (三)回族幼儿家长教育方式调查
  1.民主型与专制型
  关于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我国学者有许多种分类。关颖将其分类概括,从亲子之间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可以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10.56%的家长还是比较专制,在家中总是自己说了算,孩子必须服从家长的教导,而83.33%家长则比较民主,在处理一些家庭问题时,能够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家长一般都会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2.榜样示范、以身作则
  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具体形象性。具体的形象对他们来说就有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再加上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家长应该重视榜样示范对孩子的影响,引导他们模仿正面的积极的东西,以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综合上述问卷和访谈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回族幼儿家庭成员学历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63.89%;从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7.78%;家庭结构以“多子女”和“三代家庭”为主,分别占48.89%和32.78%。在家庭教育中抚养人多为父母,其中母亲最为突出。   (2)回族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整体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也会给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3)回族幼儿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近90%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同时有60%以上的家长教育孩子时,采用引导的方式,近60%的家长经常给孩子购买课外书籍,40%以上的家长给孩子经常报兴趣班。
  (4)回族幼儿家长大多都是民主的。民主型的家长比较尊重孩子的兴趣,听取孩子的意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因此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较为理想。
  (5)回族幼儿家庭成员还存在一定的“重男”思想。但是比例已经较之前有所下降,大部分人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
  (6)回族幼儿家庭经商观念趋于淡化。90%以上的家长表示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未来从事的职业,家长已不再大包大揽,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子承父业”。
  二、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归因
  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6点结论。其总的趋势是,在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回族幼儿家庭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投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跟上了时代步伐,反映了时代特征。而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系列发展进步,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推进。
  (一)政策支持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战略新举措。教育精准扶贫是其中应有之义,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通过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来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省出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一揽子7个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该计划中提出要发展贫困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即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并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再增加1000元的补助。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回族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生成起到了政策支持的作用。
  (二)理念引领
  在教育精準扶贫背景下,教育对于脱贫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发展教育”是脱贫的“治本之计”,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原因就是,教育同扶志和扶智关系密切,通过教育既解决了扶贫对象“愿不愿意”脱贫的问题,也解决了扶贫对象“能不能脱贫”的问题,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此外,作为脱贫主攻方向的“发展生产”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持。生产要发展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人发展起来,产业是人的产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要通过教育去实现的。因此重视教育的理念,在脱贫工作中得到了落实,其成效又反过来影响了回族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得绝大多数家长都高度重视幼儿家庭教育。
  (三)文化涵养
  文化是软实力,是最深沉的力量。在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从政策的落实,到理念的产生,再到文化氛围的形成,都对回族幼儿家庭教育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从文化的层面来看,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合力,这既是对 “扶困济贫”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是新时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情怀之一。回族幼儿家长不仅是幼儿家庭教育的主体,还是“扶困济贫”文化涵养下的新时代公民。他们先富了就带动后富,尚未脱贫就积极致富。总之他们既是践行者,又是见证者,还是文化的涵养者。
  三、提高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策略
  在教育扶贫背景下,回族幼儿家庭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再到教育价值取向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家长们普遍重视教育,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被广为运用,教育价值取向越发趋于理性。这些都是积极的、有益的一面,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回族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现状,使回族幼儿家庭教育陷入“能力不匹配尽力”的困境。还有家庭收入偏低的现实,也使回族幼儿家庭教育陷入了这一的境地。还有个别家长存在的重男观念等。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下面就如何应对化解提出五点措施建议。
  (一)把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成果巩固好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还在持续发力,巩固已有成果,就是为了把回族幼儿家庭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巩固已有,开拓新有,确保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1.把普遍重视家庭教育的理念巩固好
  重视是办好一件事的关键。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要提高,就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具体要做到,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整个家庭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要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2.把民主型教育方式巩固好
  民主型教育方式,是目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听取孩子的意见,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养成。具体要做到,始终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要多一点聆听少一点命令,多一点虚心少一点傲慢,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春风化雨少一点电闪雷鸣。用诗意的言行,传递爱的教育。
  3.把科学理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巩固好
  教育价值取向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愿景。涉及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一般主要表象在职业追求上。调查中回族幼儿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所持有的“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的价值取向,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利于孩子成长,体现了家长在职业观上的成熟和理性。
  (二)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幼儿家长自身素质
  据调查可知,回族幼儿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家庭教育者,文化程度偏低。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使回族幼儿家庭教育陷入“能力不匹配尽力”的困境。“尽力”是人们处事的态度,回族幼儿家长普遍重视教育,可见“尽力”层面的要求是做到了的。然而“尽力”需要“能力”去配合,有“尽力”之心,无“能力”去作为,其结果就会陷入“能力不匹配尽力”的困境。因此,家庭教育质量要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就要提升。提升要遵循“多渠道全方位”原则。多渠道指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全方位是指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能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全方位的,应为各领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同时孩子的成长需要也是全方位的。
  (三)转变思路千方百计促进家庭增产增收
  家庭收入偏低是制约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会使回族幼儿家庭教育陷入“能力不匹配尽力”的困境。正所谓有心无力,这牵扯到教育投入的问题。调查中关于购买书籍、报兴趣班、旅游等问题,回族幼儿家长普遍表示比较支持,但受财力的限制,有些理念自然无法全面深入实施。因此为了提高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回族幼儿家长要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路千方百计促进家庭增产增收,以便为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彻底根除重男观念确保家庭教育公平
  在当今的大环境中“重男”观念已经没有市场,人们已经普遍树立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的男女平等观念,回族幼儿家长也是如此。但还有一少部分家长存在“重男”观念,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中。这样势必不利于女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为了确保家庭教育公平,全社会要动员起来彻底根除“重男”观念,为回族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0.
  [2]关颖.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3]沈蕙.回族传统教育观念与西北回族幼儿教育实践[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4]马慧.回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回族幼儿教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5]马莉.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马莉(1983-),女,甘肃徽县人,硕士研究生,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车灯源于地大物博的四川,每逢佳节,人们便会在城乡之间表演,通常为“幺妹灯”和“车车灯”两种形式。在漫长的生活中,人们运用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车灯便在四川艺术中逐渐形成,成为了巴蜀独有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车灯艺术;传承与创新;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车灯艺术表演发展到现在,四川的曲艺艺人们也在原有传统
【摘要】该文以贵州省博物馆民族贵州陈列展厅中民族装饰板块为主要线索,从四个方面分析探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化深度体验提升交互性和普及性。通过创意、沉浸式交互体验,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差异和历史发展、生活生产方式及气候地理环境等。以切身的理解体验结合高效的宣传方式,使到访者学习了解不同的文化,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在博物馆的体验设
【摘要】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共同组成了当今的收藏体系,其中,私人收藏先于公共收藏出现,并成为部分公共收藏的基础。本文以广东中山石湾陶艺大师何湛泉先生之石湾陶收藏为例,结合私人收藏的定义具体阐释何为私人收藏及私人收藏的意义。能称之为“收藏”的私人收藏必须是非盈利的收藏行为,藏品必须具有价值,而藏品的精品化、系统化和具有学术导向性也是私人收藏的必要条件。私人收藏在弥补公共收藏缺憾的同时推动了人类收藏多样
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改变历史命运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百年,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从未中断,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鸦片战争以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让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我们面向世界和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对一些人而言,七月末的回忆是属于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  如果父亲还健在,相信在这七月里也会想起那些存储在他记忆深处永远抹不掉的沉痛。  唐山大地震那年,父亲杨克现是新华社河北分社的采编主任,他是新华社奔赴灾区第一批记者中的一员,也是同一批里最后一位撤离唐山的记者。  父亲在世时一直保存着在唐山的采访本,那是他在余震不断发生的现场,在散发着罹难者尸臭的地方,在时间和环境都容不得从容时写下的几十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及“十六字箴言”,以作者方李莉观点为视角进行了论文的论点和论述方式、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思想的讨论,并结合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求,最后总结得出文化自觉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应持的态度,对个人、对国家的积极影响,以达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继承发扬;共赢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哈尔滨文庙是中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等级最高、规制最全、保存最完好的孔庙。这座筹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的文庙长久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哈尔滨的传承和传扬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哈尔滨文庙历史沿革与哈尔滨文庙当代价值为主线,展示这座建成90周年的文化殿堂历经风霜洗礼后散发的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文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哈尔滨;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K928.75 【文献标
【摘要】文章以安顺学院图书馆藏黔江中学古籍为例,对在古籍修复工作涉及到的古籍、古籍修复等作了阐释,并探讨了开展古籍修复工作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认为开展古籍修复工作要了解修复对象的情况和本馆修复人员技能情况,应本着“重要优先”原则来制定修复计划,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关键词】黔江中学古籍;古籍修复;修复条件;修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古籍修复  (
【摘要】新时代,红色文化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将红色基因更好地植入公众心里,这对于革命类纪念馆而言,其使命和任务都很艰巨。那么如何寻求突破和发展,笔者将结合档案工作经验,在对文物档案工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传承的新思路和新的着力点。  【关键词】红色文化;档案;思考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史发展和基本国情的特殊性,以及近现代革命斗争史的丰富内容,构成了革命
【摘要】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反映着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与民俗风情,甘南舟曲是民间舞“多地舞”的故乡,世代相传。贡边多地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优美的音乐和丰富的唱词赢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贡边多地的音乐、舞蹈特征、表演形式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格班多地;艺术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甘肃甘南舟曲在2010年遭受特大泥石流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