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栉雨 砥砺前行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尔滨文庙是中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等级最高、规制最全、保存最完好的孔庙。这座筹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的文庙长久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哈尔滨的传承和传扬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哈尔滨文庙历史沿革与哈尔滨文庙当代价值为主线,展示这座建成90周年的文化殿堂历经风霜洗礼后散发的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文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哈尔滨;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K9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庙也称孔庙,是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在过去的2500余年中,儒家文化作为“硬核”资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全球文化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球现存孔庙1000余座,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在众多文庙中,哈尔滨文庙颇具传奇色彩,自1929年建成后的90年中,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伴随着这座城市由新生走向兴盛。
  哈尔滨文庙筹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落成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原占地面积为60000㎡,现占地面积(含围墙)24840㎡,是中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等级最高、规制最全、保存最完好的孔庙。这座仿古建筑群分为三进院落,无正门,由万仞宫墙、泮池、泮橋、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主要建筑组成中轴线,东(西)牌楼、东(西)配殿、《碑记》碑和《碑志》碑、东(西)庑、东(西)掖门以中轴线为基准呈对称排列,第一进院落的东南方向立有无字碑一座,立碑原因尚无定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由“中祀”升为“大祀”,哈尔滨文庙正是根据这一规格建造,核心建筑大成殿“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金龙和玺彩绘,在全国文庙中首屈一指,比曲阜孔庙大成殿、北京孔庙大成殿的建筑等级还要高。
  一、哈尔滨文庙1926—1984年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美、日、法、德、西、荷、英等国先后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最多时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万侨民来到哈尔滨开始新的生活,这里一跃成为中外文化汇集的中心。教堂林立,各式风格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巩固民族之根、抵御外来文化冲击,1925年,由晋绅提议,经当局决定,开始选址修建文庙,以儒家文化教化人心,振奋民族精神。1926年8月,哈尔滨召开社会各界会议,推举文庙工程委员会委员,谢荫昌、俄商索斯金等共计十四人当选。此后,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多次召开特别会议,研究工程事项。文庙在修建过程中又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滨江时报》对此过程进行了多次报道。最初,预定文庙的建筑经费为二十万元,“此款必须先行劝募,如不足时再由长官公署补助”。其中,大成殿先行修建,其经费分配担负,“计哈尔滨总商会、滨江商会、银行公会、市自治会等各担一万元”,“由各公会就范围之内分等指派……征收方法以会费为标,并进而商店每家三四十元不扥,以此递减”。最后,文庙建成耗资“七十三万七千三百有奇,出于捐募者约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有奇,余悉取足公家”。哈尔滨文庙由政府和中外各界人士共同修建完成,这在全国文庙中极为罕见。1929年11月,哈尔滨文庙正式竣工,成为当时哈尔滨中式建筑的代表,极大地加深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1930年,哈尔滨文庙举行落成仪式,并拟定每年春秋两季致祭礼。1931年3月23日,哈尔滨文庙举行首次正式的祭孔大典(此前举行过非正式祭孔仪式)。这也是在哈尔滨解放之前唯一一次由本国政府组织的祭孔典礼。1932年,哈尔滨洪水泛滥,灾情百年不遇,哈尔滨文庙及文庙周边区域、极乐寺等地临时成为灾民的避难所。在伪满洲国时期,祭孔被定为“国祭”,由日本控制的伪满政府共组织举行祭孔活动30余次。滨江省公署教育厅还刊印了《文庙祀典辑要》,“供诸管内各县旗参考之用”。
  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文庙另作他用,先后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或专家宿舍。1955年,开始修建哈尔滨文庙第三进院落的3、4号楼。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将哈尔滨文庙及校区房产移交黑龙江省军区,哈尔滨文庙一度成为黑龙江省军区的仓库和修理厂,也正是这段作为军区后勤仓库的经历使哈尔滨文庙在“文革”期间免于毁灭性的破坏。岁月剥蚀了哈尔滨文庙修建之初的繁荣,几经周折的它已经高墙坍圮,一片破败。1981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将哈尔滨文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哈尔滨文庙1985—2019年
  1985年1月,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黑龙江省军区将哈尔滨文庙移交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创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1985~1987年,哈尔滨文庙进行局部抢救性修复。1988年,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哈尔滨文庙仿古建筑群成为展示儒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展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的司马义·艾买提,泰国诗琳通公主等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相继来馆视察参观、交流学术。1996~2003年,文庙陆续进行小规模维护性修缮。1998年,文庙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修建了现在的1、2号楼,作为办公区域。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公布哈尔滨文庙为“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单位。2006年,哈尔滨文庙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祭孔大典(秋祭)。2007年,哈尔滨文庙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哈尔滨文庙完成建庙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作。2012年,礼门、义路、棂星门保护维修工程启动。此后,哈尔滨文庙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修缮。2018年,哈尔滨文庙文物库房维修改造工程、消防工程施工并通过验收。如今,哈尔滨文庙已洗尽铅华,以博物馆的身份继续教化育人。   三、哈尔滨文庙特色文物——“道洽大同”匾额及《哈尔滨文庙碑记》碑
  在哈尔滨文庙大成殿内,孔子神龛上方悬挂一块木制横匾,刻有“道洽大同”四个大字,细看落款处,为“刘春霖敬书”。刘春霖先生是我国最后一位状元、书法家,1929年哈尔滨文庙落成时,刘春霖先生应邀题写“道洽大同”。
  在第二进院落的东南角立有《哈尔滨文庙碑记》碑,通体高551厘米,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的正面刻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在500余字的碑文中,时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张学良以凝练精辟的文字阐述了在哈尔滨修建文庙的重要意义。“哈尔滨据松花江上游,东省铁路横贯其间,欧亚商旅麇集而鹑居,列肆连廛,言庞俗杂。自政权收回后,百务聿新,当事者以学校浡兴,不可废崇祀”“挽近学子,年少气盛,其持论唯新奇是鹜,而抑知民德即离,势必至于家邦陵替。本实先拔,而求其枝叶之无伤,胡可得也”“《记》有之曰:‘祭者教之本也。’此文庙之建所为不可缓也”。
  四、哈尔滨文庙的当代价值
  作为国家AAA级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基地和黑龙江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组织开展各类社教活动,逐渐梳理出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以2018年为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重点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基地、儒家文化體验基地,塑造系列特色品牌活动,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文旅融合,加强馆校联合,对群众自发性活动进行规范,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60余场,先后推出传统文化相关展览、“开蒙礼”“拜师礼”“成人礼”“毕业礼”“百日誓师大会”等品牌活动,反响热烈,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哈尔滨名副其实的儒学文化殿堂。
  祭祀孔子是文庙的主要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祭孔也逐渐由“家祭”“国祭”转化为全民活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走进文庙,通过祭祀向至圣先师孔子表达敬意。自2006年起,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哈尔滨文庙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011年,哈尔滨文庙祭孔大典入选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者教之本也”,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年的祭孔大典吸收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祭孔仪式的礼仪办法,结合时代特色,每年选取不同的儒家思想精髓为主题,如“信行天下·德被四方”(2016年)“义以为质·居仁由义”(2017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普及的思想体系,历经千年积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祭孔大典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仅表达了对先师的缅怀,更能激发公众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与责任感,对于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哈尔滨文庙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等开展“端午送彩丝”“中华诗词中秋诵读会”“‘文庙杯’冰雪文化摄影大赛”等主题文化推广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文化力量。
  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哈尔滨文庙在90年内历经沧桑。岁月的流逝,让这座自建庙之初就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大任的庙宇更加雄伟。下一个90年,哈尔滨文庙依旧会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和活力,醴润一代又一代龙江人。
  作者简介:刘华秋(1990-),女,黑龙江省绥化市,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民俗学。
其他文献
信息浩瀚的互联网上,搜索“陈清如”,能得到的信息却不多。  他的名字,只在科研成果、工程实践、会议报告,甚至还有早先几年博士生的招生简章中,偶尔闪现。  但如果要写陈清如的故事,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几年前,有人要编写《陈清如传》,跑到他家里和办公室选资料,一选就是40箱,最后找了搬家公司,用一辆卡车才运走。  车载斗量的资料背后,是陈清如在业界如雷贯耳的名声。他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
【摘要】作为中小学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可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给到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067-03  【本文著錄格式】李伟.让学生听到“美”的声音——中小学音乐审美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乡风文明;生态宜居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
【摘要】明代创立的督抚制度是为应对明代中后期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督察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平息内忧外患、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断调整进化而成的特殊政治制度。  【关键词】称谓;总督;巡抚;军事;中央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对明史研究热度不断升温,与之相关的历史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有很大原因是缘于人们对这个很长又相对离我们很近的朝代所知甚少,了解甚少。尤其电
【摘要】车灯源于地大物博的四川,每逢佳节,人们便会在城乡之间表演,通常为“幺妹灯”和“车车灯”两种形式。在漫长的生活中,人们运用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车灯便在四川艺术中逐渐形成,成为了巴蜀独有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车灯艺术;传承与创新;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车灯艺术表演发展到现在,四川的曲艺艺人们也在原有传统
【摘要】该文以贵州省博物馆民族贵州陈列展厅中民族装饰板块为主要线索,从四个方面分析探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化深度体验提升交互性和普及性。通过创意、沉浸式交互体验,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差异和历史发展、生活生产方式及气候地理环境等。以切身的理解体验结合高效的宣传方式,使到访者学习了解不同的文化,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在博物馆的体验设
【摘要】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共同组成了当今的收藏体系,其中,私人收藏先于公共收藏出现,并成为部分公共收藏的基础。本文以广东中山石湾陶艺大师何湛泉先生之石湾陶收藏为例,结合私人收藏的定义具体阐释何为私人收藏及私人收藏的意义。能称之为“收藏”的私人收藏必须是非盈利的收藏行为,藏品必须具有价值,而藏品的精品化、系统化和具有学术导向性也是私人收藏的必要条件。私人收藏在弥补公共收藏缺憾的同时推动了人类收藏多样
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改变历史命运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百年,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从未中断,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鸦片战争以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让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我们面向世界和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对一些人而言,七月末的回忆是属于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  如果父亲还健在,相信在这七月里也会想起那些存储在他记忆深处永远抹不掉的沉痛。  唐山大地震那年,父亲杨克现是新华社河北分社的采编主任,他是新华社奔赴灾区第一批记者中的一员,也是同一批里最后一位撤离唐山的记者。  父亲在世时一直保存着在唐山的采访本,那是他在余震不断发生的现场,在散发着罹难者尸臭的地方,在时间和环境都容不得从容时写下的几十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及“十六字箴言”,以作者方李莉观点为视角进行了论文的论点和论述方式、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思想的讨论,并结合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求,最后总结得出文化自觉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应持的态度,对个人、对国家的积极影响,以达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继承发扬;共赢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