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浅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数学。
  例如,在讲体积单位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指头,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指头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犹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呢?上课时,要把全班学生每12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要求学生用12根1米长的米尺围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学生于是明白了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的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进去的时候,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能挤进这么多的同学。这样,在学生既兴奋又惊奇的目光中,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二、捕捉“生活素材”学习数学
  教学时可以对数学习题中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适当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
  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这节课时,把例1全部改编成本班同学住所的分布情况,并画成平面图张贴在黑板上,学生从平面图上一眼就可看出自己住在哪条大道、哪条小巷中。为了表示得更形象具体,还可用条形图来表示。怎样用条形图来表示?条形图有什么优点?哪条街道上住的同学多?哪条街道上住的同学少?师生围绕此题展开讨论,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
  在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时,在注意对数学教材实例做改编时,也要着意通过“生活素材”对学生的兴趣激发而改进教学设计。
  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把一只包装箱作实例,向学生提出:如果这只包装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在学生们思考讨论后,接着提问:要求刷油漆的面积共多少平方米?实际求的是多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是求包装箱前后四个面的面积和。这样,在通过“生活素材”作教学设计时,就把迁移类推引入到了学生的思维中,旨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再现“生活情境”学习数学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能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可以模拟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4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4角又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背向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境等。这些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情趣与算理素质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这样,不仅把活泛的教学引入到了课堂,让数学生活情境化,而且将数学意图一层层引伸下去,既强化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通过数学的相互性,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和巩固了知识。
  四、回归“生活空间”学习数学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问: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紧接着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问:它的面积是多少?(100×100=10000平方米。)教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了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学共鸣。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首先要考虑激发学生现实的学习活动。直接学习动力的激发是重要的途径。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要求教学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内容,利用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设置问题情境,充实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等,使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变单一的接受现成知识的课堂模式。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地追赶时髦,华而不实,实在令人担忧。长此以往,语将不语,文将不文,语文教学“变味”了,嚼不起,伤不起。  一、“热”味  课改下的语文观摩课、示范课堪称为“精品课”。这些课堂热热闹闹,朗诵会、演讲赛、课本剧、小品、辩论会、采访、实话实说等形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但是这些课都是经过多次演练形成的,成为表演式的课。而且这些课将课本内容置之度外,像蜻蜓点水一样,没有深入到文本内容
期刊
一、“教案”和“导学案”的不同内涵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的设计”,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
期刊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可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是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应该在传统课堂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学生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大影响
期刊
“真”与“实”,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一节课有限的时间,我们有必要在课后一次次地反思:今天的40分钟,我为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铺垫了几分钟?今天这节课,有多少知识、技能是足以让学生受用终生的?有多少情感交流、价值引领是可以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的?所以,课堂教学的“真”与“实”,应当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注焦点。  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化发展得到了张扬,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然而,在现实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流于形式,只讲求表面上的热闹;学生各自为营,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等等。在课堂上如何
期刊
教学设计——案例背景描述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实物投影,同学们出示自己的图片作品并讲解。  教师导语:同学们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也看到了同学们画画的天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赫赫有名的大画家。刚才展示的图片显示了一种什么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并回答问题。  动物为什么会游戏?是一种生理行为还是它无所事事?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小动物的世界。(板书
期刊
实践证明,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处于一个非常宽松、民主、自由和积极的环境中,他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才能做到主动学习。所以要进行“自主互助”课堂的建构。  一、小组建设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大组8个人,每个大组分为2个小组,在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有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优生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可以
期刊
高效课堂就是指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而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真正落实“少教多学”的理念,就要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的模式,并以之为载体,达到培养学生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如何在本学科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搭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构建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