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文色彩,还原艺术光晕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文色彩在电视文化记录片中的呈现,对于还原纪录片的艺术光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剧集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本”叙事、多元共存的文化和人文性与纪实性合一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人文色彩是如何对记录片艺术光晕起到还原建构作用的。
  [关键词] 纪录片 人文性 光晕 人本
  电视文化纪录片是电影艺术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它在向观众揭示事物真相的同时,又大大拓展了电影纪录片的内涵和容量,例如《话说长江》、《故宫》、《远方的家园》等。在这些剧作中,文化题材成为剧集表现的客体,浓厚的人文气息相比客观叙述更为突出。它们在艺术上不仅是对文化素材的简单展示,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纪录真实拥有了更多的艺术内涵,更倾向于创作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1]
  在传媒大师麦克卢汉看来,电影作为一种热媒介,丧失了留有空白的那种艺术独有的韵味;本雅明则认为,在机器复制时代艺术品因为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不存而丧失了光晕。其实,随着高清晰技术和艺术色彩不断加强,电视纪录片,特别是文化类纪录片正在弥补光晕(韵味)方面的缺失。特别是对于以历史性、文化性和人文性见长的中国电视文化纪录片,人文色彩的突出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光晕效果。最近,央视记录频道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剧组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人文色彩做了独特的创新性努力,让每一专题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一、“天人合一”思想与纪录片的趣味色彩
  一种文化是持有这种文化的社会成员从原初开始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进而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天人合一”是其基本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整体感,注重形象感,讲究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因此,揭示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往往给观众以叙事上的整体感,让整部影片拥有一种特有的人文色彩。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于剧集中展示的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因此“天人合一” 的思想贯穿始终,让整部影片处处弥漫着一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趣味性。
  《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过去纪录片专注对事实揭示的传统,没有将美食独立起来,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对美食的认识放置在整个漫长的民族历史、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定种族人群之中,将民间最为原生态的延续种族发展的那些特有的饮食文化展示出来,给予观众以传统人文精神的审美体验。
  以《我们的田野》专题为例,片中无疑突出了中国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既是对传统中国饮食文化发生学的精彩概括,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表达。影片展示了贵州大山深处从江县下尧村的新米节,这里至今保持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们最喜爱的黄色糯米饭,食材是来自高山梯田里种植的原始糯稻,稻田中同时养鲤鱼和鸭子;糯米饭的上色染料是从山上采来的枫叶经过熬制而成的。原始的物种,天然的染色,让这种食物不但安全美味,而且有着美丽的色彩。这种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饮食文化,带有诸多神秘色彩和源远流长的诗意,为影片增添了回味无穷的艺术光晕。
  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处处皆是。就地取材,自然造化,蕴含了上千年的奇思妙想。太阳光暴晒下大水缸中酿出的鲜美的酱油,坛子里长期发酵后渗出的闪亮清醇的黄酒,呼兰河畔人家土窖中腌制出的鲜嫩泡菜……此外,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人们还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尊天敬神的宗教及宗教类仪式。乡村的百家宴、酿酒前对酒神的祭拜等,平添了影片的宗教色彩和文化韵味。
  一个个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东西在“天人合一”思想烛照下,彰显了其内在的文化趣味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正如《时间的味道》篇在剧终时所讲:“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二、“人本”叙事与记录片的艺术色彩
  在以往的纪录片叙事中,人们对纪录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对主题所涉及的事物的真实性展示。因此,在镜头处理上更重视事件本身而忽略对个体人的叙事关照。但是在电视文化纪录片而言,它更强调在叙述真实的同时体现出“人本”叙事的艺术追求;它在探索时下社会中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文精神成为这类纪录片的重要因素。这种强调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无疑获得了充分重视。影片几乎将全部叙事对准乡野民间,关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生存常态,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原生态的浓厚人情味和心灵慰藉感。
  民间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文化,民间记录更能真切展示普通人的真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央视《东方时空》就已经开始播放“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纪录片。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对这一探索的继承和创新有着深层的文化血脉。影片在展示一个主题一种美食时,都是以讲述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故事来完成的。这些故事中的人有着中国人最常见的善良、快乐和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是一个个不同地域不同个性的鲜活的个体。看似是在讲解美食的故事,但又贯穿着对人的关注。人离不开美食的滋养,美食的制作本身就是人的故事;人因为品尝美食而生存而感到生活的乐趣,美食因为人的康健,人的快乐而展示着自己的价值。
  《转化的灵感》中在讲述传统美食豆腐的制作工艺时,引出了生活在云南红河县建水古城豆腐泡制作人姚文贵的人生故事。乡间人的勤劳,古老的制作手艺,投玉米粒计数的方式,摊前儿童会心的笑脸,夫妻间闲暇时的相互取笑,小孙子伸手给爷爷奶奶送豆泡吃的可爱,一个个的叙事镜头洋溢着民间特有的人伦温情。大地的恩赐和姚文贵家人的质朴,都在制作豆泡中的时光碎影中汇入传统文化的隧道。同样在《时间的味道》中,湘西村寨腌制禾花鱼有着悠久的传统:制作腌鱼的大木桶,到稻田里去捕捉鲤鱼,小姑娘龙毅上学的故事。一种美食滋养了一代代人,也演绎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当影片中随着一个个故事的讲述,中国饮食文化主题得以徐徐展开:质朴的叙事,充溢着甜蜜笑容的一个个镜头特写。这些文化气息浓厚的日常故事,以厚重的意蕴构成了整个剧集的美感和审美进程。
  三、多样共存与纪录片时空的拓展
  纪录片要体现记录客体的个性特征,以此来最终打造出一部具有独特性的艺术文本。因此对文化多样性的探索非常有利于文化纪录片艺术色彩的营造。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往往既有其统一性,又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如何将这种特色表现出来就成为考验导演审美能力的标尺。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以饮食文化地域上的多样性极大拓展了影片的跨域性,将中国饮食文化锻造成一部宏大而细微的叙事诗篇。
  首先,同一食材因地域的差异性而构成一种多样性的存在。多样性共存不仅仅是一种体现在饮食上的表征,更深层的是中国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内涵构成。不同地域的人们依据地域特色和个人的创造发明,创造了体现他们才智的地域文化。这些遗存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一首首特色鲜明的歌谣。以豆腐为例,《转化的灵感》中通过讲述淮南王刘安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制作豆腐奥秘的传说和现代科学研究,解释大豆这种曾经难为人接纳的食物是如何转化成美味的。由于地域差异,豆腐在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制作方法、食用形式上的不同。云南建水人通过手抟豆腐球,制作当地人喜欢的发酵豆腐;离建水仅有四十多公里的石屏人,制作的豆腐体积大,韧性强;中原腹地安徽寿县胡学兵做的豆腐白嫩可口,以刀切成方块卖给固定的食客们;而方兴玉要将豆腐在湿热的天气里发酵,做成毛茸茸的毛豆腐。
  其次,这种多样性还体现为地域上食材的差异和人们创造的不同的味道。《主食的故事》中中原的擀面与祝寿风俗,兰州人一天一百万碗拉面的惊人数字,西安曹石的说唱和羊肉泡馍,嘉兴刘光荣一天做3000只粽子,宁波人打年糕的习俗,过年吃饺子祝福团圆的习俗等,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地域文化韵味在这些不同饮食习惯和饮食风俗中散发出来,而神奇的味道中同样有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当然,影片没有也不可能将这种多样性穷尽,只不过是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打开这扇饮食文化的大门。“最成功的电视节目,是那些在情景中留有余地,让观众去补充完成的节目。”[2]正是这种空白构成了艺术创作中的“填空”效果,对还原纪录片艺术光晕有着重要意义。
  四、人文性与纪实性的结合
  “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记录真实,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3]任远教授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非虚构是最后一道防线,它不属于‘宽容’的范畴。”[4]虽然人文色彩提升了电视人文纪录片的艺术光晕,但是影片在处理这种人文性的时候还是和艺术片有着很大不同的。因此,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应当极力将对人文性的传达放置在对事实的表达过程中去,不能因为人文性的传达而导致对纪实性的遮蔽。例如大型纪录片《故宫》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及背后的故事不可谓不丰富,但是片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对二者的处理方面,有着更多制片人的发现。导演为了将人文性与真实性有机结合,将叙述退回到原生态文化进行探秘。
  首先,影片强调叙述客体的真实性,以民间原生态可印证可真实体验的方式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是大量存在于当下老百姓餐桌上的饮食文化成为影片关注的对象,像香格里拉县的松茸采摘、云南龙县的火腿腌制、湖南苗家人的腌鱼腊肉、台湾口湖乡渔民的乌鱼子、广东美食之乡的村宴等。这些与以往饮食文化纪录片有着显著不同。它没有选择我们熟悉的中国几大菜系作为叙述客体,而是从民间那些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日常美食出发,展示当下存活于民间的饮食文化。或许影片播放后引起的寻找美食的行动更为确证了这一点。据报道该片播出后,涉及面馆生意更加红火,很多美食受到人们的热捧。影片的成功就在于在传达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过程中,制片人是基于一种原生态民间饮食文化的传播。
  传统文化滋润了上千年的民族,任何一个文化符号都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整个文化体系融为一体。在当下饮食问题重重的语境中,那些流淌在民间的、为老百姓传承了上千年的、安全美味而被赋予了诸多美好寓意的美食,自然会博得观众的喜爱。香格里拉卓玛母女寻找松茸的故事中,有着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劳动的赞美;百年老店郑祥虾铺简单的制作工艺背后是一种勤劳、朴质文化的坚守,与夫妇二人相濡以沫异曲同工;贵春在北京城楼顶种植菜园果蔬,是一种对田园生活的梦想。“一部纪录片包含着的创作者的审美心理状态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完全有责任让受众感受到民族传统美学中独特的抒情与说理的交融。”[5]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美食故事,足以在影片真实层面上闪耀出更加迷人的艺术光晕。
  《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关注绝非仅仅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展示,否则我们很难解释清楚此前那么多以饮食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文艺片何以没有获得这样的欣赏热点。当然这与当下愈演愈烈的饮食安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文性与纪实性结合给观众带来的艺术光晕所形成美感。
  参考文献
  [1] 朱羽君,殷乐:《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现代传播》,2001年06期,第78页.
  [2] [加拿大]麦克卢汉(Mcluhan,M):《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93页.
  [3] 韩学周,赵祎然:《记录真实炎黄,突破文化藩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年02期,第90页.
  [4]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现代传播》,2003年06期,第42页.
  [5]时宇石:《电视纪录片的人文精神》,《新闻知识》,2005 年09期,第46页.
其他文献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是一家专门制作电脑动画的公司,2004年被迪士尼收购,成为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子公司。自其创立,皮克斯完成了数部制作优良、情节丰富、情感充沛的优秀系列动画片。其《玩具总动员》系列更是个中翘楚,《玩具总动员》获得1996年奥斯卡特殊成就奖,《玩具总动员2》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玩具总动员3》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摘要] 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大丽家的往事》将视线聚焦到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工人支援三线军工建设,剧中工人们用一生诠释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该片最大特点以工业为题材呈现时代质感。创作者意在向人们原汁原味地展现三线人的生活与创业的艰辛,该剧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对当下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 剧本改编 叙事艺术 人物与环境 荧屏工业  
[摘要]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一部由英国人执导的完全印度故事的电影在全球影坛的最高颁奖台上似乎出人意料的大胜的各方面原因进行研究究,这对于中国电影艺术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进行商业化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用一种现实的眼光来看《贫》剧的大胜,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一个穷小子有意无意、误打误撞苦尽甘采、一夜乍富的现代童话,一场印度版的变了质的美国梦而已。而它的胜利也只是好莱坞的电影大亨们为了获取更大利
段丽娜,贵州财经大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  【作者简介】  昆剧《白兔记》剧照 昆曲,这个被称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古老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它深刻地表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气质。正如希腊的悲剧,意大利的歌剧,俄国的芭蕾,英国的莎剧一般,对于自己民族的“雅乐”,人们都推崇有加,引以为傲。  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昆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被称为“百戏
[摘要] 一个好的的故事,首先要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变化,才能激发出矛盾冲突。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正是一个改变的过程。本片场景集中,空间封闭,多用短固定镜头拍摄,强调人物动作和物件细节,音乐作为该片的线索,参与到叙事中,对影片的情绪产生影响。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创作层面 视听分析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3  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香港导演徐克在1994年据此改编成电影《梁祝》。至今,已有多部有关梁祝故事的电影问世。如,1953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香港邵氏出品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94年女导演刘国权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传》等。相较之下,徐克的电影故事改编更具有现代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  一、现代元素的融入  尽管徐克电影《梁祝》
【作者简介】王姝,女,河南洛阳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电影明星周璇电影诞生之初只是作为视觉影像奇观引起人们注意,不论是在咖啡馆,还是游乐场,它的娱乐性和商业性是创作的最基本动力。然而,社会前行的步伐影响着电影创作意识的变化,电影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成为各类思想的宣泄工具。尽管电影是舶来品,可它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受到本土
翻译 鲍玉珩 钟大丰    下面所隐藏的:次要情节的艺术魅力  迪斯尼故事的讲述者们从非电影的原材料所创造的一条能够在屏幕中演出的规则就是次要情节。在大多数的时候,初始的故事仅仅能够覆盖主要的故事线。或者一个情节。剧作家们仍然担心B和C的情节——次要情节。当你可能不打算把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变成一个90分钟的电影剧本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充分地挖掘故事的多层面,次要情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最有效率和
[摘要] 80后的婚姻已经不再有原来那“马拉松式的长跑”,80后更多地出现的是闪婚、裸婚,在结婚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结婚之后应该怎么相处,有什么困难;当孩子出生后会给婚姻带来怎么样的改变。《裸婚时代》反映出了真实的80后的婚姻现状,80后的婚姻将被细节打败爱情。  [关键词] 《裸婚时代》 80后 爱情 细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
一、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  电影语言如何重现文学语言,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对文学原著改编的关键所在,尽管电影语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在表现上的差异性,造成两种语言难以达到平行架构,从而使得小说文本在电影改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造成艺术效果上无法完整重现的窘境。然而,在文学原著改编的过程中,我们依然看到能够忠实展现原著语言及艺术的电影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安·泰勒小说《昨日当我们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