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就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一部由英国人执导的完全印度故事的电影在全球影坛的最高颁奖台上似乎出人意料的大胜的各方面原因进行研究究,这对于中国电影艺术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进行商业化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用一种现实的眼光来看《贫》剧的大胜,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一个穷小子有意无意、误打误撞苦尽甘采、一夜乍富的现代童话,一场印度版的变了质的美国梦而已。而它的胜利也只是好莱坞的电影大亨们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的有意而为。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奥斯卡 潜规则 经济危机 好莱坞全球战略
  
  2009年2月23日(北京时间),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原本被外界广泛认为是最大赢家获得13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返老还童》意外落败于获12项提名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下简称《贫》剧)。这部赚得盆满钵满的影片共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最具含金量大奖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大奖。
  这样一部由英国导演执导、完全印度故事的电影受到小金人的如此青睐,可以说在奥斯卡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部电影?依笔者看,这是有内外各方面原因的。
  
  首先,不能不承认无论是从《贫》刷的情节、人物,还是从其电影的技法、思想上来看,这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贫》刮以出身贫民窟的印度青年杰玛为寻找与之相爱同样出身的女友拉提卡而参加电视综艺栏目《谁将成为百万富翁》的有奖竞答前后发生的事件和他的回忆为线索,运用插叙、倒叙的叙事手法将现实和记忆完美串联起来,既有纯洁爱情、兄弟情深的感人,又有历经磨难的痛苦,也有逃脱追杀的惊险,更有黑暗现实的残酷,将各种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完美集于一部电影之中。随着杰玛对自己、拉提卡和哥哥舍利姆从小到大经历的一幕幕戏剧性的故事的回忆,观众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被强烈地感染。在电影技法上,《贫》剧镜头流畅。剪辑严密精湛,拍摄手法多样,大气而不失精巧。大家一定对影片开头那几个近乎完美的蒙太奇以及小杰玛在贫民窟被警察追逐的镜头和俯瞰那一簇簇贫民窟的镜头记亿犹新吧!
  这一切都源于编剧和导演的完美合作。有人说“剧本是电影的根本,编剧是电影的上帝”,这句话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完美的印证。凡是看过丹尼·博伊尔执导的《猜火车》、《海滩》等电影的人都知道,尽管博伊尔在电影技法、思想深度上都高人一筹,但他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而做过《光猪六战士》等影片编剧的西蒙·比尤弗伊的剧本恰恰弥补了博伊尔在电影情节和人物塑造上的不足,正是他们俩的完美合作才为大家呈现了这样一部情节、技法、思想高度平衡统一的电影佳作,可以说这也是博伊尔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这部电影剧本的原著。一个天才的编剧固然必不可少,然而没有一部同样精彩的剧本原著,所有一切都无从谈起《贫》剧剧本的原著是由印度外交官Vikas Swamp所写的小说《Q/A》。这本书早在2006年就被翻译成36种语言在很多国家出版发行。其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受到众多好评,并获得了包括法国巴黎图书节公众大奖在内的多项图书节大奖,被比尤弗伊发现并改编为剧本之后又被博伊尔偶然发现,才有了后来这部电影。
  
  其次,今年的奥斯卡角逐中缺少绝对有力的对手
  
  虽然之前就获得13项提名的《返老还童》被外界相当看好,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在奥斯卡。尽管《返老还童》有现实和历史的背景,但它的核心情节是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是具有幻想色彩的,而一向不大待见科幻色彩的奥斯卡显然是不会把最佳导演、最佳影片这样最具舍金量的大奖颁发给这样一部影片的。而另外一部同样获得多项提名的影片《生死朗读》又是一部相对于《{贫》剧较为小众化的文艺片。所以,总体来说,今年缺乏比《贫》剧更具竞争力的对手。但若是把《贫》据放在去年的奥斯卡上与《老无所依》这样已经成为经典的影片竞争的话,结果肯定不会是这样。
  
  再次,奥斯卡投票系统的特点和评选的潜规则决定了《贫》剧必然成为最大赢家
  
  说到奥斯卡,就不能不提奥斯卡的投票系统。举例说明,对于“最佳影片”的投票,从1936年奥斯卡就实行“倾向性”投票原则。这一投票原则建立在“单一投票评估系统”基础之上,并对其优化改革。这种“倾向性”投票规则需要每个学院成员都参与以保证其公正性,每个成员列出心目中的5部最佳影片,然后统计票数,得票最多的5部影片成为“最佳影片”的提名影片,但实际情况往往比这要复杂,因为经常会有两三部影片的得票数相同,这时就需要成员们把票数最少的排名第一的影片与排名第二的影片位置进行互换。比如说学院成员甲开始选的最佳影片的第一名是《地球停转日》,第二名是《贫》剧,而其他成员的最佳影片都没有选《地球停转日》怍为第一名,那么甲的最佳影片的第一名就自动变为《贫》剧。按照这一理论,今年的最后投票结果恰恰就是《贫》剧获得了最多的第一名的票数,成为“最佳影片”。
  从更深层的原因看,其实决定着投票的是奥斯卡长期以来形成的潜规则。细数起来,奥斯卡潜规则有这样五条。
  1、符合“美国主旋律”
  所谓“美国主旋律”。即热爱家庭,追求自由、平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贫》剧主人公杰玛敢于追求自由、爱情,不屈服于贫穷,正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2、符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潮流
  奥斯卡虽然代表了电影流行艺术的最前沿,但却不会轻易尝试标新立异,大多数时候都是顺应时代潮流而行,尤其在特殊年代。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美国需要,世界也需要像《贫》剧这样的影片来传达一种信心,来鼓舞人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杰玛一样幸运,但至少这部影片教会我们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哲理,面对人生种种坎坷不幸,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太多,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希望不仅来自于现实。对于身处人生逆境的人们,它更来自于我们内心中的坚持、乐观和忍耐。杰玛正是相信这一点,才最终走上了一条更美好的生活道路。
  3、要反映社会黑暗面,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同西方其他国家的电影奖项垂青于那些反映社会黑暗面,具有社会批判精神的影片(这一点在我国的《红高粱》《三峡好人》等电影在国外各种电影节上屡获大奖可见一斑)一样,奥斯卡也不例外。我想大家都应该记得小杰玛为了生存而去做导游被警察毒打时所说的那句“如果你想看印度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这就是!”吧。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拍出了发展中的印度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人们的生存现状。这部电影既有对难民、乞丐、拾荒者、妓女、嫖客、赌客、人口贩子等社会地位较低者的直接描写,也有对黑帮老大、明星、著名主持人等所 谓的上流社会的讽刺和披露,还有对警察、列车员等政府公职人员冷酷无情的间接批判,反映了印度经济、社会、宗教等各方面的问题。这里我想特别提到一个人,即《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主持人,他所代表的是印度现代社会的典型形象(其实何止是印度!):衣冠楚楚的外表下是丑陋卑劣的灵魂,他可以利用一切来换取自己心理上的病态平衡和快感,包括随时分泌的伪善和温情。当他费尽心机想让杰玛功败垂成却终被从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杰玛识破诡计时,他仍然可以不动声色地对杰玛热情地祝赞,而后却随即向警察诬告,逮捕了杰玛。影片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这类人的猥琐心理和卑劣行径,这在世界任何一个被利欲熏蒸的地方都具有普遍意义。
  4、“史诗情结”
  正如前几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如《角斗士》《魔戒3》等一样,《贫》剧同样具有史诗一样规模宏大、情节复杂的特点《贫》剧以印度几十年的社会变化为大背景,以杰玛、拉提卡、舍利姆从幼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为纵轴延伸扩展,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性的巨制。
  5、金球奖“风向标”
  每年先于奥斯卡颁奖的金球奖被称为“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贫》刮似乎出人意料的大胜其实有其可循性。因为早在今年1月12日第66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贫涮就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四项大奖。它正是挟着金球奖的风头势头劲头一路直奔奥斯卡而来的。能赢本也是情理中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那就是为了达到好莱坞的终极目的——获得更大的利益,《贫》剧的胜利只是好莱坞全球战略的一步棋。
  近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本不属于奥斯卡颁奖舞台的声音出现在这个舞台上。那些来自亚澳拉,来自英德西的声音似乎正奏响着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和谐的大合唱。人们有些疑惑了,为什么一部由英国人执导的完全印度故事的电影会在这样一个美国本土如此重要的电影奖项上力克其本土影片而成为最宠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的无穷驱动力。在好莱坞,“利益>艺术”才是永远的金典。而让利益拥有无穷增值空间尤其是在当前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战略可行。那就是全球化战略。只有不断地吸收和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打造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文化产品。才能促进其在全球文化产业中不断占得先机。正像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国快餐连锁店开到了重庆、四川便更有了火辣辣的热情一样,这也是近年来为何有越来越多“非主流”、“边缘化”、“民族化”的题材电影成为好莱坞的新“招牌莱”的原因。这种包着糖衣的文化侵略,对于那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具有致命杀伤力。
  所以,用一种现实的眼光来看《贫》剧的大胜,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一个穷小子有意无意、误打误撞苦尽甘来、一夜乍富的现代童话。一场印度版的变了质的美国梦而已。而它的胜利也只是好莱坞的电影大亨们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的有意而为。
其他文献
从绘画到摄影,风景一直是主流的视觉艺术题材之一。“内外风景”是《大众摄影》杂志今年的新栏目,关注国内外摄影师不落窠臼的风景创作。今日视觉艺术中的风景,除了作为一种言说媒介,更多成为传达体验和感受的通道。体悟、思辨或虚构,还用风景来承载,散发的魅力可能暧昧不明。  宁凯和Sabrina Scarpa是生活在郑州的情侣,他们的作品《The Land Between Us》由两人共同完成,照片来自近年旅
[摘要]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的一员,她擅于描写女性,尤其是边缘化的女性形象,她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人物内心情感被深入挖掘。许鞍华作为一位女导演以女性的细腻深入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内心。导演没有强加于观众一些完全个人化的东西,没有给片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设定封闭的出路。而是留给我们很多二次阅读的空间。  [关键词] 《天水围的夜与雾》 许鞍华 女性电影 女性形象  [DOI] 10.3969/j.i
[摘要] 现在偶像剧的后期剪辑十分具有艺术性,不会一次性就将故事全部呈现,而是根据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展开,故事结构越复杂就会需要越多的重复镜头,重复镜头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在剪辑的时候我们认真细心一些的话这个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 偶像剧 重复镜头 画面 《泡沫之夏》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年轻的收视群体成为偶像剧制作者关注的重中之重,为了抓住年轻人的目光,偶像剧的制作
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的大爆发给庞贝城带来一场覆灭的灾难,而正倚托于场灾难,古城庞贝得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不朽。始于18世纪40年代的发掘,徐徐揭开了这座古罗马城市——庞贝的面纱,也将它瑰丽的艺术珍品展现于世人眼前。而在这些艺术中,庞贝的壁画艺术显得尤为精致优美。作为古典壁画艺术的重要遗存,这些壁画风格独到且颇具装饰意味,有着不同的样式和绘制手法,为我们了解当时绘画艺术的时代风貌和推测古罗马乃至古希腊绘画
[摘要] 美国好莱坞电影业特别注重电影剧本的创作,长期以来,美国好莱坞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电影剧本的创作规则和审查制度。美国好莱坞电影业内部的一类工作人员The Readers—阅读者,他们的任务就是对剧作家送来的电影剧本进行筛选。  [关键词] 好莱坞 电影编剧 阅读者 电影剧本  2011年12月,美国好莱坞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应邀来到中国讲学,这位著名的电影编剧理论家和教育家
[摘要] 《夏天有风吹过》拍摄完成于2008年,讲述的是关于苏半夏和李天晴两个女孩的青春故事,讲述了两人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际遇,重点表现了两人的友谊发展。虽然影片有诸多优点,但总体上还是存在很多缺陷,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影片叙事目的、叙述文本的多重性。  [关键词] 叙事 审美文本 商业文本 学术文本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15   
[摘要]《非法智慧》是张之路先生又一部集艺术性、先锋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科幻小说力作,幻想与科学的合理杂糅、充满人性关爱、贴近少儿生活、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和紧迫感等等,都是张之路作品的共通之处。《非法智慧》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便是对张之路小说风格的认可。  [关键词]张之路 《非法智慧》 科幻 儿童小说  《非法智慧》是张之路先生又一部集艺术性、先锋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科幻小说力作
[摘要] 前几年“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但是从最近两年的收视率来看,“真人秀节目”已经进入瓶颈期,收视率纷纷跌入低谷,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异军突起,“相信梦想,相信奇迹”,“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的核心理念,不矫揉造作的制作模式,处处透露的人文关怀,使这一档选秀节目真正成为了一场为平民搭建舞台实现梦想的节目,也注定成为了一场平民的狂欢。  [关键词] 《中国达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是一家专门制作电脑动画的公司,2004年被迪士尼收购,成为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子公司。自其创立,皮克斯完成了数部制作优良、情节丰富、情感充沛的优秀系列动画片。其《玩具总动员》系列更是个中翘楚,《玩具总动员》获得1996年奥斯卡特殊成就奖,《玩具总动员2》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玩具总动员3》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摘要] 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大丽家的往事》将视线聚焦到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工人支援三线军工建设,剧中工人们用一生诠释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该片最大特点以工业为题材呈现时代质感。创作者意在向人们原汁原味地展现三线人的生活与创业的艰辛,该剧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对当下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 剧本改编 叙事艺术 人物与环境 荧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