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育人目标越来越明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困惑,创新教学模式带来新机会。学科教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创新常常源自对教学的改进或目标深化的追求。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解教学改革热点中的新理念
  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深度学习成为近年教学研究的热点。相较于停留在识记层面的浅层学习来讲,深度学习是意义层面的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理想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数学思维发展为体现,强调学习内容与方法的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基于对数学课程理念的理解,笔者将“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学习,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确定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
  一、分析学科教学困惑,寻找教学新模式构建的突破口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何入手?笔者对照创新目标,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将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或改进的地方作为教学创新的突破口。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认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小学生思维对象以直观、具体为主,这与数学抽象的学科特点相矛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表征可以将其化解。学习是学生个体心理行为,个性化特征明显。学生在学习的风格、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学"与教师统一“教"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材施教"一直没有真正实现,也是众多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及时诊断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影响发挥评价功能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课堂上教师通常依据经验而非数据进行评价;二是依赖纸笔作业的评价结果滞后。缺乏及时、精准的学习评价,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精准性。培养高阶思维需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现状并给出精准指导,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只能抽出少数学生通过提问来粗略判断班级学生思考情况。许多学生因欠缺表达与有效指导而错失思考的时机。基于上述教学困惑分析,笔者将"落实自主学习过程,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達机会,开展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提高课堂交流质量"作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突破口。
  二、融合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念, 确定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点
  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 ,围绕某一主题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落实自主学习过程,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机会”,这在课堂上难以实施。如何有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班级集体学习活动?如何有效处理两个学习空间的顺序优化教学流程?基于数据的评价又如何设计与实施?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数学教学理念,寻找解决方案。
  (一)应用“翻转学习”理念把脉“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的认知、目标与内容层次
  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学习,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每个学生先有充分独立思考,然后是教师精准把握后的集体智慧碰撞。现行班级授课方式的局限、学习评价功能性不足等影响了创新目标的达成。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打破固有的教学结构,重构课堂教学。“ 翻转学习”理念为笔者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打开了思路:整体设计个体学习空间与群体学习空间的目标、内容,根据认知层次将传统课中‘群体学习”与课前、课后“个体学习”的目 标及内容进行翻转,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与时间。个体学习空间以浅层认知为主,学生需达成记忆、理解、基础应用等认知目标。笔者选择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贯穿学生学习过程且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元认知知识的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群体学习空间以深层认知为主, 学生需达成综合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认知目标。笔者选择概念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作为共同学习或教师教学讲授的内容。基于对个体学习精准的把握来推进群体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应用”精准教学”理念实现面向深度学习的精准教学设计
  要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教师做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精准设计内容、目标、流程以及评价,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的精准性。“四元联动”精准教学指影响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评价、教学流程等4个关键环节之间的精准分析与有机联系。内容分析、目标设定、学习评价3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并相互成就,是设计精准教学流程的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评价数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目标,优化教学流程。4个关键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技术支持,即"技术介导”。
  三、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的关键点是根据"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的认知、目标与知识层次,整体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评内容,合理选择技术平台,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为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笔者对课前、 课中、课后进行了整体思考: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双基,开启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课中互动交流构建知识联系,深入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集中体现;课后分层练习,促进学习、反思,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数据驱动的评价,建立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的有机联系,以“课前夯基启思-→课中建联深思-→课后促学反思”路径,实现理解、联系与有效迁移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课前的“教”主要为“夯基启思”:设计学习路径,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组织学习资源,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或钉钉等交流协同工具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表达思考过程,提出学习困惑。此阶段使用线上评价工具,以面向低阶学习目标的基础性评价为主。教师及时获取学生课前学习数据、思考情况与困惑问题,优化课中教学设计。
  课中的“教”主要为“建联深思”:利用PPT、电子白板、数字教材、智慧教学平台等组织全班学生针对课前的内容和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以质疑、启思、解惑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优化解决问题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此阶段主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多元评价方式,以高阶学习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为主。教师获取评价数据后,了解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作为课后教学决策的依据。
  课后的“教”主要为“促学反思”: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学习平台、钉钉、微信等针对学生个体设计个性化学习评价;学生针对自2学习情况补缺或提优,实现个性化发展。此阶段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课中与课后评价数据将成为下一次学习或下一位教师教学的学情预判根据。
  结语
  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是创新的“引擎”,强大的“引擎 有助于实现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笔者以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为导向,从解决教学困惑入手,融合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理念,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J].教育艺术,2021(09):19.
  ·[2]郑丙江.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探索步骤[J].教育艺术,2021(09):44-4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践力培养以及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积极拓展和利用校园周边资源,做好教学工作的一切准备工作。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能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理作为一门严谨的科目,在探索地理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的推动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置的更加长远,注重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得到不断的展现。小学作为学生开始系统性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核心
期刊
摘要 :在孩子早期的音乐教育学习中,钢琴已成为幼儿学前素质教育的首选乐器,所以钢琴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初级钢琴启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培养幼儿学琴初期的兴趣作为整个学琴过程中的基石。在幼儿钢琴启蒙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去注意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合适的教材、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合适的上课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关键词 :钢琴启蒙教学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理念。而初中语文作为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在新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设置了一系列朗读能力教学的要求标准,阐述了有声朗读在教学当中所占据的地位及作用。对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重心放置到朗读教学方面,通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补充并完善教学方式,使得阅读教学的成效可以变得更加显著,抓住重点的语段,结合文章的内容等形式进行朗读。在进行朗读教学时,需要立足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要:詞汇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学之中付诸行动,通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去帮助学生改变词汇贫乏的困境。阅读是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学生依靠死记硬背记忆词汇的习惯,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词汇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为了实现人才培养计划要从学生的小学初中阶段开始抓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世界观,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在初中阶段,开始引入物理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为以后的学习进行铺垫。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作用。本文主要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和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
期刊
摘要:对于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小学生,教育从业者要从全局出发,全方位培养。近年来,由于升学率、唯成绩论的裹挟,小学劳动教育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社区活动和日常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还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开展校内校外结合,联合社会各界,组建资源互补的劳动教育队伍。  关键词: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响应党和
期刊
摘要:尽管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拓展,但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现状,仍然存在不足。对此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最后就如何提升其有效性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思维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语文阅读技巧,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和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给学生展示语文阅读的丰富内涵,能够加快学生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