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闹天宫》之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论2014年春节档的票房赢家,当属《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以下简称《大闹天宫》)。这部据称耗资5亿人民币,由星皓电影出品、郑保瑞导演的魔幻动作影片,不仅汇聚两岸三地众多巨星,如甄子丹(扮孙悟空)、周润发(扮玉皇大帝)、郭富城(扮牛魔王)等著名演员,还综合运用3D、IMAX-3D等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大闹天宫》在2014年农历春节黄金档一经推出,连续打破一个又一个销售记录,取得令人咂舌的票房战绩。
  电影《大闹天宫》的故事蓝本取自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前八回,主要集中在孙悟空的出世、学艺和闹天宫的故事脉络。在吴承恩的笔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充满魔幻神秘的气息,张扬英雄主义的果敢和反抗精神。电影《大闹天宫》在巩固孙悟空的英雄形象的同时,还精选“石猴出世”、“拜师学艺”、“误信魔道”、“幡然悔悟”、“神魔大战”等情节片段,勾勒出孙悟空的英雄成长经历,赞颂友谊、正义和责任等正能量。影片成功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男性角色,例如:本领高强的孙悟空、邪恶化身的牛魔王、神界首领玉皇大帝和居心叵测的二郎神,这些性格迥异的男性人物形象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相比之下,《大闹天宫》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比较模糊和次要,女性们的情感和故事被潜藏在男性争权斗法的光环下,不易被观众发现。
  通观整本《西游记》,吴承恩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其中男性形象远远重于女性,他对两性的态度从其刻画的小说人物形象中可窥见一斑。《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都是男性,小说中的重要天神也是男性,比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诸多天兵天将都由男性形象来代表。诚然,小说中也出现女性人物,但是,她们大多以配角形式或反面角色出现,女性形象类型也相当固定,大体分为三类:女神、凡女和女妖。《西游记》中,女神幽居天宫洞悉天下事,她们往往在关键时刻惊鸿一现,顷刻间救唐僧师徒脱离妖精魔爪。比如,当唐僧师徒遭遇困境时,常常会求救于观音菩萨、王母娘娘、黎山老母等天界女神;凡女居住在人间,她们有凡人的七情六欲,常为情所困,比如,西梁女儿国的国王对唐僧一往情深,最终却无所得;女妖则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她们藏匿在荒郊野岭的山洞里伺机在人间作孽,比如:白骨精、蜘蛛精、蝎子精、玉兔精等等,她们为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抓捕唐僧,最后不得善终,或被孙悟空一棒打死或被抓回天庭受罚。
  新版电影《大闹天宫》沿袭了《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三种分类,影片中呈现出女神、凡女和女妖的三种女性形象代表:住在天宫的女娲娘娘代表女神、为爱落人间的铁扇公主代表凡女、乡野小妖九尾狐代表女妖。这些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仅推动影片情节发展,还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分析,既能展现影片人物刻画的意图,还能折射出影片隐含的女性观及现实意义。
  一、守护众生的女神——女娲娘娘
  《大闹天宫》故事伊始,代表魔界的牛魔王与神界首领玉皇大帝的一场恶战之后,将九层天界的天台楼宇破坏殆尽,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只剩一片断壁残垣,天界的仙山圣岛遍布狼藉,朗朗天空被打出几个破洞,天灾给地上的黎民百姓带来洪水、山火和地震,凡间到处哀鸿遍地。玉皇大帝痛心疾首,思度着如何才能将破碎的天宫修补如初。女娲娘娘看到这一片破败景象心痛不已,为救百姓苍生出水火,她蓦然升空,默默地将自己的身躯化为千万颗五彩云石,霎那间将天地万物修补好且将天地万物恢复原状。
  影片运用Imax-3D技术形象地展现女娲娘娘补天过程,身着白装的女娲娘娘面容慈祥悬浮于高空,微笑着注视着自己的身躯渐渐幻化出无数五彩云石,颗颗玉石晶莹剔透,玲珑有致,将天上凡间修补完好。毫无疑问,影片中的女娲娘娘就是天界中女神的代表,女娲娘娘补天的过程不仅再现上古神话中“女娲补天”的情节,而且展现女娲娘娘作为女神,普渡众生和自我牺牲的佛法精神。
  影片中女娲娘娘白衣飘飘,圣洁身形被耀眼光晕环绕,昭示出中国传统认知中“大地之母”的心理原型,亦即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关于“母亲”的原型。自古以来,人类共同的心理无意识中隐藏着敬畏天神亲近地母的情结。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地母”的崇拜可追溯到《易经》的第二卦“坤”卦。卦象中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形象地点明大地顺从天意、承载万物、广纳众生的特点。与静态的“地母”形象相对的形象则是动态的“天父”形象,也就是《易经》第一卦“乾”卦中提到的“龙”。一阴一阳成太极,不同于“地母”的和顺静从,“天父”则强健主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当然是“天父”,与魔道首领牛魔王的斗法时,玉皇大帝就幻化成一条鳞片发光的金龙,在云层间上下穿游发出震天龙啸,摄人魂魄。善良的人们畏惧“天父”却发自内心地亲近“地母”,因为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源,生产孕育天地生灵,女性和大地具有共同的特质,都能赋予和哺育生命。
  除了女娲娘娘,《大闹天宫》中还出现了观音菩萨和王母娘娘。观音菩萨是中国民间人们最信奉的佛教神灵,常以端庄秀美、心慈面善的女神形象临世。在孙悟空保佑唐僧取经的西天路上,观音菩萨多次出手相助。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常手持净瓶,救苦救难,是护佑黎民百姓的慈悲女神。另一位女神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最早在《山海经》中将她描述为做事严厉、不徇私情的女神。为了惩戒私自下凡的织女,她手拿金簪在天上划出一道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年相聚一次。在《大闹天宫》中王母娘娘被描绘成一位恪守规矩、严肃认真的老妇人形象。她在天宫举行的蟠桃盛会,只邀请天宫中有身份的神仙,并按照神仙的身份等级排列位次。女娲娘娘、观音菩萨和王母娘娘都是超脱七情六欲的女神,她们信守天条、虔诚向佛,悲天悯人,展现出她们作为宗教女神的美好和神圣。
  二、为爱下凡的女人——铁扇公主
  在吴承恩的笔下,铁扇公主的形象在《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初现。根据书中描述。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民间百姓称她为“铁扇仙”,是一名通过修炼得道的仙人,长得俊俏美丽,后来嫁给孙悟空的结拜兄弟牛魔王为妻,怀孕300年才生下红孩儿。在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红孩儿将唐僧掳走,又和孙悟空大战,最后被观音菩萨法力收服,成为观音身边的善财童子。后来唐僧师徒四人路经火焰山,就遇到了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据说火焰山是500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炉里的火炭落在人间化成炙热无比的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山,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除非借来铁扇仙(即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过山,“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据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原是太上老君的法宝之一,是从混沌开天以来,汇聚天地间灵气和日月精华,能够灭火气唤风雨的一个宝贝。仗着芭蕉扇的威力,铁扇公主在火焰山占山为王,年年收受百姓贡品后,才肯用芭蕉扇略微扇灭火焰山的热气,让百姓能够农种,“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虔诚,拜到那仙山,请她出动,至此施为。”孙悟空历经“三借芭蕉扇”的磨难,终于从铁扇公主手中取得芭蕉扇,扇灭山火,保护唐僧通过火焰山。   《西游记》小说中重点强调铁扇公主的仙气和法力。铁扇公主并不是妖魔,而是靠多年修行得道的神仙,按照牛魔王的话说,“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孙悟空号称“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法眼,而他对铁扇公主非常恭敬。从孙悟空眼中看到的翠云山芭蕉洞是一派仙气缭绕,“径至芭蕉洞口,但见那两扇门紧闭牢关,洞外风光秀丽。好去处!正是那:山以石为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铁扇公主除了拥有芭蕉扇和强大的法力,在初次亮相的描述中,她模样俏丽还颇具男儿气概,“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
  电影《大闹天宫》中构想出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相爱的前传,成功塑造一个敢爱敢恨,为爱下凡尘的铁扇公主形象。小说《西游记》中并未交待铁扇公主为何被称为“公主”,而《大闹天宫》中大胆地将铁扇公主身份改为玉皇大帝的亲妹妹,因爱上魔界首领牛魔王,被玉皇大帝贬下仙界,只得与牛魔王居住在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与《西游记》原著中铁扇公主的仙气缭绕截然不同,《大闹天宫》中的铁扇公主反映出更多人性特质,她身上凝聚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比如,嫁夫从夫、默默奉献、宽容忍耐等。当玉皇大帝要力劈牛魔王时,铁扇公主挺身护夫,向玉帝求情,甘愿随牛魔王下凡尘一起受罚;而当牛魔王汇聚邪魔密谋颠覆天宫时,铁扇公主深陷两难,默默忍受痛苦;最后当牛魔王造反失败,被打回人间受罚时,铁扇公主再次选择陪在牛魔王身边。看到这里,观众们无不为铁扇公主的痴情和忠贞而感动,在铁扇公主身上,不识人间烟火的仙气已经褪去,显露出的是凡人女子的七情六欲和忠贞不渝,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
  其实,在《西游记》中像铁扇公主这样恪守妇道的女性还有很多,比如:不屈从于猪八戒,刚烈不屈地捍卫自己名节的高老庄高小姐;知书达理的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被妖怪劫掳走后奋力自救的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等等。这些女性人物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的内心世界丰富而真挚,个性内敛而坚定。铁扇公主就是这些有情有义的女人们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有着“良好的品德,勤劳质朴、举止行为端庄稳重”,是那些遵从“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们的缩影。
  三、纯洁天真的女妖——九尾狐
  《西游记》唐僧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出现形形色色的女妖形象。她们的来源和出身各不相同。有的是深山里修练成精的老妖,比如白骨精、蜘蛛精、白面狐狸精等;有的是天宫中偷跑出来的小动物,比如玉兔精是月宫嫦娥仙子的宠物等。这些女妖的脾气秉性也完全不同。有的女妖阴狠歹毒,一心只想擒获唐僧,吃唐僧肉来长生不老,比如白骨精不仅祸害方圆百里的百姓,还几番狡猾变形,诱引唐僧上当。有的女妖温柔多情,比如蝎子精并不想吃掉唐僧,而是想与唐僧结成夫妻。这些女妖具有一定的法力,却无法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她们不受伦理道德的束缚,便会做出有违天理伦常的坏事,给唐僧师徒制造许多劫难。
  《大闹天宫》的女妖九尾狐是一个新的女妖形象,并没有在《西游记》原著中出现过。她与《西游记》中那些女妖不同,并不以吃唐僧肉或霸占唐僧为目的。她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与孙悟空的交往中。这只九尾狐原本生活在深山中,当孙悟空还是大石中未出世的灵猴时,两人曾经隔石相望,种下一世情缘。后来这只九尾狐被牛魔王收养,听命于牛魔王。为了鼓动孙悟空一起造反颠覆天宫,牛魔王派遣九尾狐潜伏在孙悟空身边,与孙悟空成为朋友,而后牛魔王残忍地杀害了九尾狐,并嫁祸给玉皇大帝,目的是激起孙悟空对天宫的仇恨,打上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
  与别的妖女不同,影片中的九尾狐年轻秀美、心地善良,她对牛魔王知恩图报,对孙悟空满怀深情,最后却成为牛魔王造反的棋子和牺牲品。她的正面形象打破了《西游记》中邪恶女妖的固有形象,展示出“妖亦有情”的积极一面,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那些有情有义的女鬼女妖颇为神似。如果说,女娲娘娘代表的是受人尊敬的“母亲”形象,铁扇公主代表的是不离不弃的“妻子”形象,那么,九尾狐代表的就是纯洁浪漫的“少女”形象。从少女、妻子到母亲,构成一个完整的女性重要的生命链条。
  通过《大闹天宫》中对女神、女人和女妖的形象塑造,观众们能充分感受到女性人物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不论是守护苍生的女神、感情忠贞的女人,还是有情有义的女妖都值得人们尊重、关心和同情。这些女性的命运既展示出神形、人性和天性的统一,“洋溢着女性之美和时代特色”,又透露出影片中隐藏的一种传统女性观和微妙的艺术表现思想。
其他文献
——国家形象的多维构建曾经有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而是被扭曲的国家形象。”[1]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中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变形扭曲。如果说过去因为经济不够发达,我们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纠正国家形象,时至今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中国崛起之船已经扬帆起航,重塑中国形象就成为当代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究纪录片文本如何用一系列细节表现宏观主题。话语分析法作为质化的研究方法,能够更有力地阐释纪录片如何实现话语建构。选取的研究样本是BBC于2012年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The Fastest Changing Place on Earth),主要记录了重庆市巫溪县白马村长达6年的城市化进程,真实反映了城市化给当地农民带来的
电影《梦之安魂曲》改编自小休伯特塞尔比的同名小说,戴伦·艾洛诺夫斯基执导,由杰瑞德·莱托,美国女演员艾伦·鲍丝汀和珍妮佛·康纳莉主演。影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的特别放映片。与曾经轰动一时的英国电影《猜火车》一样讲述当代人的精神颓废。相较于《猜火车》,《梦之安魂曲》将老年人群体也纳入叙事当中,影片氛围更加阴郁,对社会的针砭也更加深刻有力。影片讲述了四个边缘化人物的悲剧故事——独居的寡妇萨拉接到电视
《蜘蛛侠:英雄归来》甫一上映,立即被评论界称之为自2002年首部蜘蛛侠电影上映15年来,最不一样的蜘蛛侠的回归,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影片中,皮特·帕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少年,其成长过程中,青春自有其多面性:青春既是人生最有趣的阶段,有着令人兴奋的日常;又是人生最复杂的阶段,因为不可避免地渗杂了许多成长的烦恼,诸如对于人生的困惑,对于未来的渴望,对于成长过程中的纠结与挣扎。  一、 少年成长过程中的
影片中的色彩运用常常可以带给观众以整体影片风格的感受;服装;道具;建筑都不同色的氛围,可以带给观众明确的情绪暗示。色彩的作用通常是与电影的其他要素共同完成的, 通过与音乐的配合,与故事情节的配合等形式,让电影具备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传统影片对于色彩运用的发挥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准;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里红衣小女孩和整体灰白影像对比对观众产生的巨大冲击;或者是《春光乍泄》中,灰白画面和彩色画面自由转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是青年群体对美国社会影响渐强,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深刻体现与反映的结果。美国视阈内的青春是包容的,青春的成长是开放的,这种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直接激活了美国青春成长电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繁荣,这种事实上的类型化电影对于电影体系而言可谓意义非凡,尤其是将其作为最终成长结果的参照系,显然使得青春的过程变得更具有多重值得深刻品味的含义。  一、 叙事的人性视角表达  (一)复杂多元的人性化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以下简称《我》)和《春天华尔兹》(以下简称《春》)是现在中国与韩国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偶像剧。在服装设计环节上都体现出本国偶像剧特有模式,都具有创新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春》的导演是尹锡湖,讲述穿越时空的唯美爱情故事,主人公相识于小岛,因意外失去联系,15年后在奥地利重逢。《我》剧讲述周蒙和李然、戴妍和葛俊两段相爱却分离的故事。在苏洲小桥、香格里拉寺庙、江南青砖小楼等突显中国
视觉艺术是人类自20世纪初叶电影问世之后,不断获得升华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美学表现形式。视觉艺术的表达直接作用于人类最为原始的先天性视知觉器官,为人类带来了美学的高级享受与身心双重的娱乐性体验。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式的创制为影视艺术带来了更加辉煌绚丽的视听语言表达,尤其是影视艺术作品中场景的唯美视觉,更是令观众极易产生沉浸感、临场感、移情感。针对场景唯美视觉进一步的研究,既有利有揭开场景唯美视觉
[摘要] 《肉》是一部反映尊严、肉体和生活的电影,该影片具有双层含义,它既是故事的核心道具,又代表着人的肉体和灵魂,揭示的是当时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只是那个时代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生存,以牺牲尊严为代价,进行肉与肉的交易,是人性对生命的一种敬意。  [关键词] 尊严 肉体 生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8.019    由斯拉夫
一、 问题的提出:景观社会中的视觉迷失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obord)在其新社会批判理论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其整个的社会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曾经直接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1]景观(spectacle)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人们因对景观迷入而丧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资本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