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的光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艺术是人类自20世纪初叶电影问世之后,不断获得升华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美学表现形式。视觉艺术的表达直接作用于人类最为原始的先天性视知觉器官,为人类带来了美学的高级享受与身心双重的娱乐性体验。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式的创制为影视艺术带来了更加辉煌绚丽的视听语言表达,尤其是影视艺术作品中场景的唯美视觉,更是令观众极易产生沉浸感、临场感、移情感。针对场景唯美视觉进一步的研究,既有利有揭开场景唯美视觉表达的神秘面纱,又有利于在影视艺术的创制过程中,以唯美视觉表达作为攻玉的他山之石为影视艺术创制带来更加明锐的唯美视觉表达。
  一、 电影场景中的唯美视觉表达
  (一)自然变幻的多元融合
  影视艺术早期创制的作品,其中的唯美视觉表现完全遵循着最为原始的巴甫洛夫式基于条件反射的机械模式化原理;大面积的色彩铺陈、炽烈的色彩轰炸、赤裸裸的全场景化的“色彩绑架”,这种原始的唯美视觉场景表现形式为影视艺术作品带来了表象化与具象化的视觉奇观、视觉冲击、视觉震撼,尤其是用来渲染氛围的影视艺术场景的唯美视觉表现更是令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能够饱受唯美视觉的洗礼。而从高级唯美视觉技法而言,场景应透过更为进阶的视觉表现加以表达,这其中就包括充分利用自然本身的色彩元素与自然本身的色彩变化等进行衍生性表达。例如,在影片《美国丽人》中即以红色玫瑰花辫这一自然本身的元素建构起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唯视觉形诸于自然色彩的绚丽表达,同时,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中,无边无际的自然美景及其状态变换、晨昏色彩变幻、人与自然之间的色彩渲染等亦建构了一种唯美视觉场景的极致表达。而该片的艺术性恰恰在于能够将原本单形态、色彩、构图的自然氛围场景,进行了基本自然本身的更加多元化的一体化融合表达。
  (二)中间视觉技法场景
  物体及其色彩虽然是相对恒定的,然而奇妙的是,光卻能够借由包括白色在内的不同的色彩、色度、明暗的照射表现,而令物体表现出不同的色泽。这也是许多世界级的著名导演更喜欢采取中间视觉为影片带来更加朦胧的唯美视觉效果的原因所在。并且,在中间视觉表现唯美视觉场景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另一个更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够以这种表达强化并突出前景表达,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在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即以在隧道入口处增设灯光而为所欲表达的前景列车等带来更加明锐的唯美视觉效果;同时,宏大的背景则在中间视觉的表达中呈现出了一种更加唯美的视觉朦胧、神秘、魔幻般的加成效果。由此可见,唯美视觉的场景表达与前景的凸显表达非但并不冲突,反而存在着相得益彰的一致性表达。例如,在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绝大多数的场景均采取一种绿、橙、红的中间视觉表达,而前景的表达则以更高的明度加以凸显。
  (三)构图与互补技法
  光作为透过视觉观看物体色彩的三要素之一,其最终幸运地成为百余年来电影借以凝聚影像的最为重要的媒介与手段。电影场景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唯美视觉,除色彩的基本表现在而外,还必须借助光要素,对构图与互补色对场景表达加以协整与修饰,以便最终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色彩表达。例如,《布达佩斯大饭店》即是视觉色彩在构图与视觉互补色这一基准线上的最佳平衡表达的经典代表性作品。更为绝妙的是,该片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唯美视觉的构图表达,而且更将唯美视觉的色彩表达进行了更具深度的灵活应用,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樱片中的色彩体系存在着非同一色系的色彩介入、参与、整合,然而却奇妙地在影片中更加完美地与唯美场景、唯美色彩、唯美构图融为一体,其之所以能够达致这种更加完美的视觉光影效果,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创制者有机地成功运用了色彩表达中的互补色系,互补色系虽与色彩体系大相径庭,然而,却恰恰能够弥合色彩表达在整体构图之中的唯美缺陷,因此才得以更加完美地为影片建构起唯美视觉表达近乎完美无瑕的光影呈现。
  二、 抽象化象征性进阶表达
  (一)格式塔理论引申
  唯美视觉虽然首先直击的是观众的视觉器官,然而观众在被震撼的一刹那过后,继而必然是一系列的视知觉连锁式反应,由此可见,唯美视觉的浅表性刺激存在着由视觉而视知觉的必然进阶,这种必然式进阶率先由奥地利,德国的苛勒、夸夫卡、韦特海墨等相继发现,即所谓的格式塔理论(德文:Gestalt)。格式塔理论为更加深入地研究视觉表达提供了一种由表象化与具象化而向抽象化与意象化不断进阶的形而上的升华,同时,更为唯美视觉由审美进而创造美带来了足以登堂入室的表达路径。在格式塔理论的建构法则之中,包含了五项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由浅而深的最基本参照法则,即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简单。首先,所谓接近法则,即视知觉在审视唯美视觉的第一反应会将接近的元素在潜意识中下意识地进行着隐性组合,这种隐性组合完全不需要眼脑过程参与其中,而是依照视知觉的基本本能反应进行;而相似法则较为高级,因为,这种相似性必须存在着一种常识性的参照,即人类已经识解的某种形状、某种架构、某种事物;例如,一个完全由字符组成的人的形状会一眼即被观众认定为一个充满艺术化的唯美表达的“人”,这种反应即是这种本能的常识参照在相似性法则作用下的直接结果。[1]
  (二)多元化表达
  唯美视觉基本法则中的闭合、连续、简单等更高级的法则为唯美视觉的审美带来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进阶表达。首先从闭合法则而言,视知觉会本能地将已经获得的常识应用到视觉第一反应的认知过程中,并且,并会在无意识的参与下,默认地将唯美视觉表达所呈现的存在着不闭合或不完全闭合的部分,在潜意识中为其添加视觉上并不存在,然而视知觉当中却已然存在着的潜意识闭合。这种闭合法则的唯美视觉呈现表达能够为影视艺术作品带来更加简约、成熟、圆融的艺术性,而在实际的影视艺术创作表达的过程当中,却鲜有艺术家能够主观能动性地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这是影视艺术创制艺术化表达的一大遗憾。并且,由于唯美视觉创制的格式塔法则中的易混淆性的存在亦会使得在创制过程中出现欲此而彼的问题。例如,当试图使用相似性法则时,一旦色彩选择不当与大面积背景融为一体则会在视觉表达上造成一种闭合或连续性的表达。由此可见,唯美视觉的创制在格式塔表达方面有着极为微妙的差异性,而这些混淆性与差异性,亦反过来为更为复杂的影视艺术唯美视觉创制带来了多元化表达的进阶途径。[2]   (三)微妙平衡的抽象化表达
  对于唯美视觉的抽象化进阶创制而言,格式塔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能够为影视艺术作品带来出乎意料的视觉震撼与视觉冲击。从连续性而言,无论如何宏大的场景空间都可以透过非常微小的点滴共性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唯美视觉下的统一的整体。而简单性则相对而言要复杂一点,单从唯美视觉表达的简单性而言,其实是一种视觉的选择性、消隐性、组织性等的视觉他者的恒常表达,同时,这种简单性亦会遵循一种整体简单性、选择简单性、主动简单性、组织简单性等基本法则以达致微妙平衡表达的唯美视觉原则。这种简单性的基于唯美视觉表达的复杂化分野体现了一种视知觉的更为复杂的潜意识支配的组织性。例如,影片《闪灵》即以恐怖视觉与唯美视觉交织起来,由连续性与简单性的表达令观众对这一另类的唯美视觉过目不忘,尤其是片中那一条绝对保持着视觉平衡,但却同时绝对保持着心理颤栗与惊悚的长长的走廊,更是以格式塔理论引申的复杂唯美视觉表达而在唯美视觉与极端恐惧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从而为唯美视觉表达的抽象化建构了一种形而上的进阶表达。
  三、 意象化表达形而上升华
  (一)主观能动性
  从唯美视觉的格式塔式抽象化表达,更进一步发展就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意象化表达。意象化表达不仅需要视觉与视知觉的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介入与参与,而且更需要透过有意识的眼脑协调与配合,一旦到达这一步,唯美视觉即完成了由被动式表达而主动式表达的本质上的跨越,从而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针对唯美视觉反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针对唯美视觉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针对自然有序协整的唯美视觉加以感觉、感受、感知,而且亦能够开始对于乍看之下貌似完全无序的唯美视觉,进行基于主观能动性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厘清、疏理、归纳、分析。这一系列过程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传统的格式塔式抽象化的象征性表达,因而,由抽象化而进阶为一种意象化的层级。从影视艺术表达的视角而言,进入到这一层级而后,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深刻意涵才能够被观众,透过这种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唯美视觉审美,而得以正确地认知、理解、接受,并由此获得一种由影视艺术作品的牵系,而潜移默化地进入沉浸移情的深度唯美视觉的体验。[3]
  (二)视觉情感性
  观察唯美视觉的视知觉不仅具有着最为基本的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而且还具有着更为重要的,发挥人类视知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性。视知觉的这种理解性为人类更加深入地由体验而体察,由体察而体悟地,不断进阶地重构出了一种第一印象而外的远高于视觉情绪的视觉情感,相对于第一直觉下的视觉情绪,显然这种视觉情感更具表情、更加温暖、更显人性、更为深刻。例如,影片《傲慢与偏见》即以与长镜无缝衔接巧妙配合的华丽场景,将影片中那种爱情的浪漫意象表达得分外灿烂辉煌。男女主角额头相抵的场景空间无限广大,一缕艳阳的映照更是为这一场景平添了唯美的意象化表达。《楚门的世界》中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台阶,以一种豁然开朗恍然彻悟的意象化表现为影片带来了远超唯美视觉的直接穿透了时空局限的意象化表达,从而在影史上以光影定格凝成了一种永恒的唯美视觉表达瞬间。[4]
  (三)形而上升华
  从唯美视觉的意象化表达的情感性而言,并非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的过程中形成这种深刻的体悟。电影场景的唯美视觉表达在经过格式塔的抽象化升华之后,已经为进一步的意象化升华完成了所有唯美视觉表达的准备工作,并奠定了一种根性灵魂的永恒表达。唯美视觉能够在渗透、沉浸、移情的一系列过程中,为观众带来一种仿佛灵魂出窍一般的精神升华体验,使得光影与现实恍若重合。例如,《ET外星人》一片中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带着外星人E.T.驶向月球的经典场景,即仿佛拥有了生命一样,数十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地激荡着人性的善意的灵魂,其以唯美的视觉表达为这个世界留下了神话的力量、美丽的传说、诗意的意境,从而成为世界电影史册中的一道靓丽的永恒光影。[5]
  结语
  电影场景的唯美视觉表达虽然在许多著名的影视艺术作品之中屡见不鲜,但是,这些犹如惊鸿一瞥的唯美视觉表达仅仅由表象化为观众直观地具象化了唯美视觉表达的基本视阈。从更加形而上的视角而言,唯美视觉以表象与具象为形,以抽象为意,以意象为则,从而打造出一种更加形而上的唯美视觉表达,并由此建构起足以支撑着意象化升华的意象逻辑,而不仅仅为观众营构一个个片面强调唯美视觉盛宴下的精神空巢。由此可见,唯美视觉唯有在由表象化和具象化向抽象化象征性,再由抽象化象征性向意象化的不断攀升的过程之中,才能更加彻底地展现出唯美视觉的诗意性、艺术性、思想性。
  参考文献:
  [1]郑云霞.精致唯美、诗意风格的镜像呈示——李少红电视剧创作的视觉造型特色探微[J].电影评介,2008(6):5-7.
  [2]邓菁菁.视觉盛宴下的精神空巢——评电视剧《金粉世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39-44.
  [3]王泽娟.艺术欣赏和视觉效果的融合——电影《画皮2》的中国式魔幻效果赏析[J].电影评介,2015(14):23-25.
  [4]王藝辉,牛亚坤.感观电影唯美画面的视觉艺术——再读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J].电影评介,2008(20):41.
  [5]李垚.誓将唯美进行到底——由《满城尽带黄金甲》谈张艺谋景观电影的得与失[J].电影评介,2007(8):33-35.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媒介成为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而电影则是融合了声色光影的叙事方式,这一叙事方式以现代技术带来了话语体系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得电影这一叙事的话题不仅仅是电影制作方的“言说”,更是形成了自媒体时代一个即时的话语场域,成为了一个可以包罗大众的话语体系,电影叙事的话语体系中势必存在着“话题”以及相应的“述题”,从语言逻辑而言,话题和述题应该具有天然的同向性,但电影作品中的“话题”和“
在苏联时期和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时期,俄罗斯都拍摄了不少战争题材的电影。近年来,中国对红色经典战争题材的电影十分重视,也开始翻拍几十年前影响两三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对经典战争电影的翻拍并不容易,既要保留其传统的美学价值,又要考虑当今电影的国际观众审美品位,考虑当代人的审美接受。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进行了一次经典战争电影翻拍的尝试,电影于1972年第一次改编上映,再于2015年翻拍,1972年
[摘要] 电影《晚娘》刻画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情欲世界。这个惊世骇俗的世界给观者的心灵带来震撼。但震撼人心的也许不是情欲本身,而是通过情欲所揭示出来的罪孽,以及由这罪孽所带来的一系列报应。  [关键词] 《晚娘》情欲罪孽  电影《晚娘》刻画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情欲世界。这个惊世骇俗的世界给观者的心灵带来震撼。但震撼人心的也许不是情欲本身,而是通过情欲所揭示出来的罪孽,以及由这罪孽所带来的一系列报应。  不
——国家形象的多维构建曾经有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而是被扭曲的国家形象。”[1]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中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变形扭曲。如果说过去因为经济不够发达,我们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纠正国家形象,时至今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中国崛起之船已经扬帆起航,重塑中国形象就成为当代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究纪录片文本如何用一系列细节表现宏观主题。话语分析法作为质化的研究方法,能够更有力地阐释纪录片如何实现话语建构。选取的研究样本是BBC于2012年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The Fastest Changing Place on Earth),主要记录了重庆市巫溪县白马村长达6年的城市化进程,真实反映了城市化给当地农民带来的
电影《梦之安魂曲》改编自小休伯特塞尔比的同名小说,戴伦·艾洛诺夫斯基执导,由杰瑞德·莱托,美国女演员艾伦·鲍丝汀和珍妮佛·康纳莉主演。影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的特别放映片。与曾经轰动一时的英国电影《猜火车》一样讲述当代人的精神颓废。相较于《猜火车》,《梦之安魂曲》将老年人群体也纳入叙事当中,影片氛围更加阴郁,对社会的针砭也更加深刻有力。影片讲述了四个边缘化人物的悲剧故事——独居的寡妇萨拉接到电视
《蜘蛛侠:英雄归来》甫一上映,立即被评论界称之为自2002年首部蜘蛛侠电影上映15年来,最不一样的蜘蛛侠的回归,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影片中,皮特·帕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少年,其成长过程中,青春自有其多面性:青春既是人生最有趣的阶段,有着令人兴奋的日常;又是人生最复杂的阶段,因为不可避免地渗杂了许多成长的烦恼,诸如对于人生的困惑,对于未来的渴望,对于成长过程中的纠结与挣扎。  一、 少年成长过程中的
影片中的色彩运用常常可以带给观众以整体影片风格的感受;服装;道具;建筑都不同色的氛围,可以带给观众明确的情绪暗示。色彩的作用通常是与电影的其他要素共同完成的, 通过与音乐的配合,与故事情节的配合等形式,让电影具备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传统影片对于色彩运用的发挥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准;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里红衣小女孩和整体灰白影像对比对观众产生的巨大冲击;或者是《春光乍泄》中,灰白画面和彩色画面自由转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是青年群体对美国社会影响渐强,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深刻体现与反映的结果。美国视阈内的青春是包容的,青春的成长是开放的,这种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直接激活了美国青春成长电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繁荣,这种事实上的类型化电影对于电影体系而言可谓意义非凡,尤其是将其作为最终成长结果的参照系,显然使得青春的过程变得更具有多重值得深刻品味的含义。  一、 叙事的人性视角表达  (一)复杂多元的人性化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以下简称《我》)和《春天华尔兹》(以下简称《春》)是现在中国与韩国具有代表性的青春偶像剧。在服装设计环节上都体现出本国偶像剧特有模式,都具有创新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春》的导演是尹锡湖,讲述穿越时空的唯美爱情故事,主人公相识于小岛,因意外失去联系,15年后在奥地利重逢。《我》剧讲述周蒙和李然、戴妍和葛俊两段相爱却分离的故事。在苏洲小桥、香格里拉寺庙、江南青砖小楼等突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