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微博新闻传播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从2010年起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草根和权威的融合决定着政府微博的新闻传播有着区别于一般的微博信息和传统媒体新闻的特点。与此同时,“议程交互”语境下政府微博的“去自媒体化”趋势将对传统媒体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政府微博 新闻传播 去自媒体化 议程交互
  
  2010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政治版头条刊发了《这个政府微博可真火》一文,文中关注成都市官方微博“成都发布”开办半年,通过实时直播、与网友互动吸引粉丝五万余人。微博是一种草根性突出的传播媒介,而政府则具备天然权威性等特点,以“成都发布”为代表的政府微博糅合了草根性和权威性,这种政府“自媒体”在新闻信息的发布上有什么特点,对传统新闻媒体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成都发布”——半年打造的最火政府微博
  自2010年起,微博因为其社会性强、传播广、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设微博与公众进行交流。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于2010年6月23日在新浪注册微博,作为注册不是最早的级别不是最高的微博,其粉丝数量却在“内地59个政府官方微博中位居第一”。①从刚开始的乏人问津到后来的引人注目,“成都发布”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内容从重大到兼顾民生的转变
  “成都发布”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于7月21日,在开通后的一个月,一则仅47字的成都重大经济新闻,当天还发布了相关的其它8条新闻。此后,“成都发布”逐渐贴近民众,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开始了服务化之旅。如在10月西博会期间提示参观的博友注意交通压力带来的不便,在冬至来临之际又亲切地提示粉丝“冬至节当天小关庙一带要交通管制,最好还是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去吃羊肉”等。
  2、形式从常态到动态发布的转变
  初期“成都发布”的新闻更像是纸质媒体的新闻,并不体现出时间节点变化带来的影响。在“8·13”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成都发布”开始了动态发布灾情和抢险救援解困情况等的尝试,2010年10月对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直播则创下了数个第一:“第一次直播国家级大型活动;第一次24小时不间断直播;第一次直接与网民实时互动。”①
  3、符号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成都发布”第一则包含图片的新闻来自8月14日,系“8·13”洪水泥石流灾害系列报道中的一则,此前的报道都是纯文本形式的。此后,“成都发布”深谙网络“有图有真相”的法则,运用各种符号的手法逐渐娴熟。如实时发布的“开开”“心心”赴澳门的新闻中配发了不少熊猫憨态可掬的图片或视频,深获博友的喜爱,每一条都获得了不俗的关注度和转发数。
  4、风格从严肃到活泼的转变
  从刚开始的板着面孔说话的书面语式,“成都发布”的语言风格渐趋口语化、网络化。如诸多民生新闻以贴近博友网络习惯的网络用语写就,还常用“成都市民这下子出行更方便了,南门地铁站外崭新的自行车随便用……一小时内还是免费的哦”这类口语进行发布。
  二、政府微博的新闻传播——直面公众的网络新闻发言人
   政府微博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成为政府新闻信息发布的有力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发布新近出台的重要政策信息、大型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及关系民生的各类新闻信息,草根和权威的融合决定着政府微博新闻传播有别于一般的微博信息和传统媒介新闻。
  1、发布的零时空性
  微博发布者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完全不受传统媒介出版周期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发布信息。其中“直播”式的微博消息具有现场感,是区别于传统媒体消息的最大之处,微博新闻可以在事件刚发生或者刚有进展的时候就立即发布,无需等到最后结果出来后才发布。
  2、写作形式的导语化
  国内微博大多是对微博始祖Twitter的模仿或者改进,每条140字以内的限制使得微博新闻信息的传播必须短小精悍,通常一则微博就要讲清楚一件事情,就好比新闻消息的导语,由一段话或一句话构成,用简明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
  3、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由于字数的限制,每一条微博新闻都只能表达有限的信息,并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系统、完整地传递信息,尤其是关于事态滚动进展的微博新闻。如“成都发布”的 “8·13”洪水泥石流灾害动态新闻中的一则:“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市委常委邓全忠,副市长刘仆、刘家强,市长助理毛志雄、刘俊林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就让博友颇感不解:“赶赴哪里?莫名其妙”。有时甚至只是上一张图片,受众要结合上下微博才能了解其意。
  4、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通常政府新闻传播都是通过“政府-媒体-受众”的路径传递信息的,而在微博上,“博主”可以与“粉丝”直接交流,微博使政府的新闻传播链条变得简单,民众成为政府的一级传播受众,大大缩短了传播过程中反馈的延时。
  5、信息的权威性
  微博低门槛、发布方式简单快捷等特性使其成为了谣言滋生的温床,但传播者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决定着传播内容的信度,政府微博显然具有与天具来权威性强的特点。政府微博在新闻的真实性、信息筛选、制度等方面有其他类型微博无法比拟的优势
  6、传播机制制度化
  “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制度”,作为政府网络新闻发布的平台,微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人际传播活动,但它却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方式,它内容的出台需要“把关”,表达可以个性化、口语化,立场却是组织的。
  政府微博,俨然就是一名永不谢幕的网络新闻发言人,他反应迅速,言语简炼,工作勤勉,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在线,还能随时提供包含视频或图片的“新闻资料袋”,他既权威又有人情味儿,能与公众直接交流,从而达到双向交流的理想传播效果。
  三、政府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出现在政治生活中始于2008年的总统大选,奥巴马的竞选新闻班底在Twitter上每天向支持者们发送奥巴马当日的活动信息,同时还接收支持者发来的信息。观照美国草根政治传播的形态,观察我国政府微博的特点,政府微博正在及可能将对传统媒体产生如下影响:
  1、政府微博的“去自媒体化”趋势影响政府的新闻发布方式
  Web2.0时代的网络媒体,如博客、微博、论坛、SNS等被称为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也叫‘个人媒体’”②,普遍带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微博,一开始只是“SNS”性质的网民共享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随着应用深入,微博的媒体属性日渐加强,韩国研究人员2010年4月末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用户使用Twitter的方式更加接近于传统新闻媒体。在所有Twitter信息中,超过85%的内容或多或少与新闻存在某种联系。Twitter也将信息框上的问题从原先的“你在做什么?”改成了“正在发生什么?”,预示着微博媒体化时代的来临。③我国人气最旺的新浪微博也从最初社区性质的人人链接演变为如今的“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
  在美国,政治博客甚至被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裁定为媒体,按照这一裁定,博客已经被列入媒体的范畴,并将拥有媒体活动豁免权。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渠道,奥巴马的新闻团队为他在Twitter上建立了个人主页,通过精心的策划和与网友的良好互动,奥巴马获得了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粉丝”数量。上任后不久,奥巴马用开先河的“网上市政会议”回答网友的提问,以致于美国的一些传统媒体甚至因此担心奥巴马政府届时可能会绕过白宫记者,直接通过网络向民众传递信息。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网络已经成为了政府除传统媒体之外与民众沟通的重要工具,如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是在“微博云南”上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简要说明的。
  2、“议程交互”语境下的政府微博敦促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变革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政治的生存方式和运行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媒的约束和牵制,在揭示传媒模铸政治时,议程设置论常被使用。互联网的兴起加强了政府和民众间的交流,并促使政府和政治进程更加透明化,政府微博的出现使这种交流更加及时,互动更强,公众的声音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甚至影响着政府或媒体议程的设置,“议程设置”中民众只是“被设置”者的诠释无疑不适于新技术带来舆论环境的变化。因此,有“议程交互”观点认为:“由于网络条件下传播环境的草根化和多元化,公众意见力量增强,传统的忽视公众意见的前提消解,公众从‘被设置’地位上升到‘能设置’,这时关于议程的理论有必要从议程设置发展为‘议程交互’”,“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④。
  议程交互语境下的政府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过程和方法,如敦促传统媒体提高将“政府议程”纳入“媒介议程”的主动性,传统媒体通常通过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口的新闻稿或者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获取信息,这造成了信息源过于单一和被动,政府微博以其即时迅捷的信息发布特点拓展了一个更方便更快捷的渠道;再如,也能通过“微博采访”(Twitterview)设置受众可卷入的议程,所谓的微博采访就是“访问者和受访者之间的问答都通过微博发出,受140字的限制,和传统采访不一样的是微博采访让民众能加入对话成为参与者,而非仅仅是旁观者。”⑤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时间2009年3月17日,美国广播公司采访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先生。在30分钟左右的采访中,记者问受访者答民众看的传统采访模式被彻底颠覆,微博的注册用户以转发或评论等方式参与了整个政治脱口秀的过程。
  参考文献
  ①刘裕国,《这个政府微博可真火》[N] .《人民日报》,2010-12-23(11)
  ②维基中文智库百科[EB/OL]. [2011-1-20],http://wiki.mbalib.com/
  wiki/We_Media.
  ③栾轶玫,《微博媒体化催促了传统媒体发布流程的全新变革》[J].《视听界》.2010(3):117
  ④邓新民,《议程交互:传媒政治方法和目的的统一》[J].《探索》,2009(1):69-73
  ⑤维基英文[EB/OL],[2011-1-20],http://en.wikipedia.org/wiki/Twitterview
  (作者:厦门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任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属广播媒体长期以来在宣传党团思想、传递新闻信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上体现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然而随着媒介革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不断革新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校媒的发展。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个案,探究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广播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校园广播 新媒体  高校校属广播台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长期以
【摘要】本文就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著《现代性的后果》的核心内容作了深度释义,并对其进行脉络化分析,将现代性问题拆解为单个重点,并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宏大且明细的架构,以便细致深入了解作者的视角。  【关键词】现代性域脱象征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不仅使整体性宏观社会结构和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动摇了启蒙时代以来的社会认知标准,价值取向及信仰
【摘 要】结合作者多年的主持经历和经验教训,文章总结了播音主持在实时表达中的一些技巧,分为画面感的渲染和对细节的把握两大类,对于播音主持工作同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播音主持;表达技巧;画面感;细节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最美的声音就是好像没有声音”。当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是老子追求自然的思想表达,用“大音希声”并非主张用“无声之音”来代替播音主持工作,相反,
【摘 要】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中国舆论场》凭借大数据技术统计的每日每周的“中国舆论场指数”和多媒体、多角度的选题策划,以及传播军事新闻信息的国际化视角和对军事新闻的敏感度、专业解答话语的科学性,在央视众多优秀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中国舆论场》融媒体节目的运营模式进行探析,进而找出融媒体环境下军事评论类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军事评论类节目;融媒体环境;中国舆论场  20世纪70年
【摘 要】当下,互联网、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百姓生活,报纸在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受众参与度上的不足逐渐显现。笔者认为,地市党报的突围之路就是要做强新闻评论。本文分析了地市党报新闻评论的现状,并就新闻评论如何让报纸凸显“个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市党报 新闻评论 个性  当下,互联网、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百姓生活,上网看新闻,手机读新闻,新媒体实时传递着海量的新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让原本具有人情味、亲密性的医患关系变得异常脆弱和可怕。本文通过研究《人民日报》、《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温岭杀医案”的报道,运用质化的文本分析方法,总结“医患冲突”报道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新闻报道框架。研究发现,媒体借用弱势群体框架,从而建构医生“弱势群体”的形象,由此唤起公众同情;多角度归因促使公众更加全面和理性地思考;多元社会主体也积极
【摘 要】北京市探索建立起党媒舆论监督工作的新机制——督办整改落实“闭环”系统,舆论监督“落地”的问题获得切实解决,媒体反映问题的解决率从50%提升至90%以上,群众获得感大大增强。由此,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党媒舆论监督有了新的定位和任务;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媒舆论监督工作的新使命;深刻领悟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是党媒舆论监督的新思维。  【关键词】党媒;舆论监督;社会治理
近年来,中牟县教体局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做起,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基”巩固提高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高招本专科上线人数连续11年创新高,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开封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被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称号;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被教育
【摘 要】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逐渐迈入直播电商领域,从抖音、快手、京东、天猫到各类直播平台,传统媒体做了大量尝试,但鲜有成功案例。其中供应链和内容环节尚好解决,唯独流量成为最大难题。如何获取有效、有价值以及稳定的流量?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忠诚度更高、转化率更高、复购率更高的私域流量。本文以安徽廣播电视台音乐频率晚高峰节目《嘻哈二人行》为例,分析如何打造广播电商平台“嘻哈搜货”,通过电商方式实现用
【摘 要】笔者通过对《开卷八分钟》栏目的参与式观察,考察栏目制作流程和人员构成,并借鉴语境分析的视角,对《开卷八分钟》的叙事框架和传播策略做分析。总结出栏目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对情景语境的拓展,与时代语境的契合,从而形成了视觉化、话题性、交谈性的读书节目的电视表达。并在时代文化特征下寻求栏目成功的原因,为当下读书节目的文化困境求解。  【关键词】《开卷八分钟》 读书栏目 语境 精英文化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