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上学习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了“离校不离学、停课不停教”,但也给老师、学生、家长带来诸多挑战。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线上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线上学习?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云课堂”的整体架构与创新实践研究》为引领,通过线上管、线上引、线上研、线上教、线上学、线上测、线上评、线上问的“云端一体化”策略,有效避免了线上学习活动的随意性与碎片化,确保线上学习活动的系统性与均衡化,促成线上学习走向智慧高效。
关键词:疫情防控;“云端一体化”;线上学习;智慧高效
一、 线上管:规范优化教学行为
不管是线下课堂,还是线上课堂,都应该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的。为了让线上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学校以“教师线上教学‘十个一’”及“学生居家学习‘五个一’”为抓手,认真研究制定了线上课程实施方案、线上教学指导意见、线上学习课程表,以“一方案、一意见、一课表”指导全员参与线上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学科类、综合类课程,还安排了特色类、德育类课程,认真落实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线上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突出以生为本、为生着想,严控学生每天在线学习时间。学校要求小学1~2年级每天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小学3~6年级每天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1.5小时。周六、周日各年级均不安排线上教学,做到直播与录播相结合,有效满足学生的线上学习个性化需求。通过对线上教学的科学管理,为线上教学的智慧高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避免学生居家学习活动的随意性与碎片化,确保居家学习活动的系统性与均衡化。
二、 线上引:项目研究示范辐射
学校的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与激励。先后获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授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基地校、“数字化学习示范区”实验校、教育部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中央电教馆第一批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实验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先进及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开展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互联网 ”背景下“云课堂”整体架构的创新实践。项目主持人率先垂范,带领项目组成员攻坚克难,精心研制了具有“四学”“四化”“四度”特征的“云课堂”教学范式及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有效落实打下了基础。与传统课堂相比,“云课堂”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可以满足师生资源分享、及时互动、精准评价和个性化教学体验。在“云课堂”的示范引领下,学校还要求广大教师立足“五三二”原则优化线上教学的设计,即五分功夫在课前、三分功夫在课中、二分功夫在课后。课前功夫在设计——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拓展内容,采取得当的教学方法,制作精当的教学课件。课中功夫在巧妙引导——杜绝“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一练到底”,善于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想象、辨析、判断,善于以主题任务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生成、交流、展示、体悟。课后功夫在延展——发挥信息化平台、生活化资源的优势,延伸、拓展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 线上研:凝练汇聚集体智慧
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同样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化解教学困惑,促进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29岁左右。面对线下教学经验少、线上教学经验更少的现状,学校积极搭建完善线上教学研究网络。从校长到教导再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大家有分工、有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各年级、各学科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如何开展线上教研?首先,组织线上全员培训,充分发挥前瞻性项目“云课堂”研究的优势,做到“有备而战”,及時消除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担忧、排斥乃至抵触心理。其次,组建学科研究共同体,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合理利用好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避免拿来主义,只做资源的搬运工。教师以“先听网上名师骨干课,再备校本课,后上在线课”为共识。先分工查找分享网络中教学资源,然后再进行校本化设计,并认真制作成课件或视频,再进行网上直播或是录播教学。最后,积极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成熟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以集体参与精心打磨的典型课例,指导引领广大青年在最短的时间内参照线上教学的模式,找准线上教学的路子,从而促进各年级、各学科线上教学的均衡发展。
四、 线上教:借鉴运用多元平台
借助于云平台开展教学是线上教学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众多教学云平台纷纷涌现,为线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开展前学课程导学与诊学,积极利用电子白板互动平台开展线上导学与课后延学。下面以《景阳冈》一课为例,对线上教学的流程进行介绍。首先,教师利用希沃电子白板制作前学课件,并以二维码或是链接的形式通过QQ群、微信群等途径分享给学生。针对《景阳冈》的小说文体特点,以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测试中加深对小说体裁的了解。又因《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教师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以小标题的形成列出关于武松的故事。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富有趣味的连线题,让学生匹配《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绰号。学生通过对前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也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做好了准备。接着是利用区“易加”互动平台进行前学效果诊断,如学生对小说文体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理解情况及对课文中几处关键情节的提炼概括结果。第三步是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对前学课程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中聚焦重点与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在线留言互动。由于电子白板互动平台具有录播功能,学生即使没有时间参加直播课,也可以收看录播视频。当然,参加直播课的学生如果觉得学习的不够扎实,也可以利用回放功能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懂弄透。最后是督促学生开展课后延学,及时向学生推送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巩固与拓展学习,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运用,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度与达成度。 五、 线上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不管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相比于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跳离了教室这个实体空间的“制约”,隔断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多方位、立体式的“互动”,可以说,线上学习更加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线上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上网的自律性,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的观念,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虚拟空间,要合理利用好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线上学习,不可借线上学习之名聊天、玩游戏,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在线学习的时间,在享受网络带来学习便捷的同时,提醒学生保护好自己的视力。最为关键的是线上学习还要讲究方法,进行线上学习时,要提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准备好学习记录本,学会边听边记、边记边思,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要记录好时间节点,以便到时回放收看。此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之处,要积极主动参与线上互动,寻求老师的指导或是同伴的帮助。有效的线上学习还应该从浅层走向深度,要使学习者更好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把学习任务镶嵌在情境之中,利用情境调动学习的注意力与求知欲。比如利用虚拟仿真平台、VR教育软件系统、希沃白板“课堂活动”等功能,组织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以及基于挑战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走向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有效学习。
六、 线上测:及时掌握分析学情
不得不说,线上学习有效地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是因为没有现场教学,教师无法直观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控。此外,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远没有现场好,因此,大家对线上教学效果心里没有底,这也是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对线上学习不放心的地方。其实一些线上教学平台不仅具备直播互动、录播回看功能,还有作业在线批改评价功能以及学习质量监测功能。为了及时掌握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一方面利用“晓黑板”App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平台,每学完一课就会布置适量的作业给学生,学生完成后将作业拍照上传,老师在线批改审阅,然后再反馈给学生订正,有利于学习的反馈与巩固;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利用区平台的监测模块功能与希沃电子白板互动平台“易课堂”测评功能开展阶段学习质量测评。具体来说,即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个知识点,教师就会从平台下载命题模版开展自主命题,然后再上传平台布置测评任务,学生在线答题,平台自动批阅,并形成年级、班级与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诊断报告。学科管理人员依据报告可以及时指导薄弱的老师,任课老师依据报告可以及时开展帮困辅导。在帮困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利用希沃电子白板互动平台的“知识胶囊”功能,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录制成“知识胶囊”小视频,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补上知识的短板,确保学生不掉队、不落伍。
七、 线上评:激励学生成长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师高超机智与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恰当而又充满智慧的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推动教学进程,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激励足够的自信,甚至有时还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根据线上学习活动的特点,学校结合学生在线学习生成的数据,进行每日线上学习之星、每周线上学习之星、每月线上学习之星的评选,及时树立线上学习的典型,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学校还通过开展“晒优秀作业”“晒优秀笔记”“线上小达人”“线上小明星”等展示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在分享中取长补短。此外,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进行即时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其中,有关于学习习惯的评价,比如发言踊跃,互动积极等;有关于学习表现的评价,比如作业及时、书写工整等;还有关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比如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等。当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表现进行点评后,家长即使不在学生身边,也会第一时间收到评价信息,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线上学习情况。
八、 线上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校一家亲”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共促孩子健康成長。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加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学校积极运用希沃白板的“云直播”、腾讯会议等平台主动召集各年级家长分时、分批召开线上家长会,且家长会的内容安排丰富,有关于疫情防控的知识介绍,有体现心理疏导的专题讲座,还有各学科老师对线上教学情况的反馈。虽然教师与家长、学生是线上沟通,但是真切的交流同样有助于优化线上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学校还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听取家长的反馈。在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跟进调查中,有98.27%的家长对线上教学的形式是满意的;有96.4%的孩子在家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有95.12%的孩子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有92.05%的孩子除了完成规定的学科作业外,还能在家坚持阅读、运动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外,学校还利“晓黑板”“希沃云课堂”等平台积极开展“抗疫”主题征文、绘画、小报评比,组织线上亲子运动会、线上班队会及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做到了疫情来袭,但是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一样也不缺席。
思维可视化教育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濯源曾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文明的脚步永远是相关相随的。每当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与之相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必将发生重要飞跃——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刘教授认为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从“机器工业文明”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教育也即将由3.0时代迈入4.0时代。教育目标将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正从“纯线下”走向“纯线上”或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以说,“疫情”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催生在线教育教学新范式。线上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均衡化,有效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线上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势必会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叶鹏松.云端一体化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7):55-57.
[2]陈雪林.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57-58.
[3]刘方.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J].读与写,2017(14):15-16.
[4]刘濯源.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新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2):143-144.
作者简介:
张卫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关键词:疫情防控;“云端一体化”;线上学习;智慧高效
一、 线上管:规范优化教学行为
不管是线下课堂,还是线上课堂,都应该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的。为了让线上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学校以“教师线上教学‘十个一’”及“学生居家学习‘五个一’”为抓手,认真研究制定了线上课程实施方案、线上教学指导意见、线上学习课程表,以“一方案、一意见、一课表”指导全员参与线上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学科类、综合类课程,还安排了特色类、德育类课程,认真落实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线上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突出以生为本、为生着想,严控学生每天在线学习时间。学校要求小学1~2年级每天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小学3~6年级每天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1.5小时。周六、周日各年级均不安排线上教学,做到直播与录播相结合,有效满足学生的线上学习个性化需求。通过对线上教学的科学管理,为线上教学的智慧高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避免学生居家学习活动的随意性与碎片化,确保居家学习活动的系统性与均衡化。
二、 线上引:项目研究示范辐射
学校的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与激励。先后获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授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基地校、“数字化学习示范区”实验校、教育部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中央电教馆第一批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实验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先进及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开展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互联网 ”背景下“云课堂”整体架构的创新实践。项目主持人率先垂范,带领项目组成员攻坚克难,精心研制了具有“四学”“四化”“四度”特征的“云课堂”教学范式及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有效落实打下了基础。与传统课堂相比,“云课堂”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可以满足师生资源分享、及时互动、精准评价和个性化教学体验。在“云课堂”的示范引领下,学校还要求广大教师立足“五三二”原则优化线上教学的设计,即五分功夫在课前、三分功夫在课中、二分功夫在课后。课前功夫在设计——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拓展内容,采取得当的教学方法,制作精当的教学课件。课中功夫在巧妙引导——杜绝“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一练到底”,善于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想象、辨析、判断,善于以主题任务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生成、交流、展示、体悟。课后功夫在延展——发挥信息化平台、生活化资源的优势,延伸、拓展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 线上研:凝练汇聚集体智慧
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同样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化解教学困惑,促进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29岁左右。面对线下教学经验少、线上教学经验更少的现状,学校积极搭建完善线上教学研究网络。从校长到教导再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大家有分工、有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各年级、各学科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如何开展线上教研?首先,组织线上全员培训,充分发挥前瞻性项目“云课堂”研究的优势,做到“有备而战”,及時消除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担忧、排斥乃至抵触心理。其次,组建学科研究共同体,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合理利用好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避免拿来主义,只做资源的搬运工。教师以“先听网上名师骨干课,再备校本课,后上在线课”为共识。先分工查找分享网络中教学资源,然后再进行校本化设计,并认真制作成课件或视频,再进行网上直播或是录播教学。最后,积极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成熟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以集体参与精心打磨的典型课例,指导引领广大青年在最短的时间内参照线上教学的模式,找准线上教学的路子,从而促进各年级、各学科线上教学的均衡发展。
四、 线上教:借鉴运用多元平台
借助于云平台开展教学是线上教学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众多教学云平台纷纷涌现,为线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开展前学课程导学与诊学,积极利用电子白板互动平台开展线上导学与课后延学。下面以《景阳冈》一课为例,对线上教学的流程进行介绍。首先,教师利用希沃电子白板制作前学课件,并以二维码或是链接的形式通过QQ群、微信群等途径分享给学生。针对《景阳冈》的小说文体特点,以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测试中加深对小说体裁的了解。又因《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教师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以小标题的形成列出关于武松的故事。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富有趣味的连线题,让学生匹配《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绰号。学生通过对前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也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做好了准备。接着是利用区“易加”互动平台进行前学效果诊断,如学生对小说文体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理解情况及对课文中几处关键情节的提炼概括结果。第三步是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对前学课程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中聚焦重点与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在线留言互动。由于电子白板互动平台具有录播功能,学生即使没有时间参加直播课,也可以收看录播视频。当然,参加直播课的学生如果觉得学习的不够扎实,也可以利用回放功能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懂弄透。最后是督促学生开展课后延学,及时向学生推送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巩固与拓展学习,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运用,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度与达成度。 五、 线上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不管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相比于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跳离了教室这个实体空间的“制约”,隔断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多方位、立体式的“互动”,可以说,线上学习更加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线上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上网的自律性,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的观念,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虚拟空间,要合理利用好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线上学习,不可借线上学习之名聊天、玩游戏,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在线学习的时间,在享受网络带来学习便捷的同时,提醒学生保护好自己的视力。最为关键的是线上学习还要讲究方法,进行线上学习时,要提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准备好学习记录本,学会边听边记、边记边思,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要记录好时间节点,以便到时回放收看。此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之处,要积极主动参与线上互动,寻求老师的指导或是同伴的帮助。有效的线上学习还应该从浅层走向深度,要使学习者更好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把学习任务镶嵌在情境之中,利用情境调动学习的注意力与求知欲。比如利用虚拟仿真平台、VR教育软件系统、希沃白板“课堂活动”等功能,组织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以及基于挑战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走向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有效学习。
六、 线上测:及时掌握分析学情
不得不说,线上学习有效地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是因为没有现场教学,教师无法直观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控。此外,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远没有现场好,因此,大家对线上教学效果心里没有底,这也是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对线上学习不放心的地方。其实一些线上教学平台不仅具备直播互动、录播回看功能,还有作业在线批改评价功能以及学习质量监测功能。为了及时掌握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一方面利用“晓黑板”App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平台,每学完一课就会布置适量的作业给学生,学生完成后将作业拍照上传,老师在线批改审阅,然后再反馈给学生订正,有利于学习的反馈与巩固;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利用区平台的监测模块功能与希沃电子白板互动平台“易课堂”测评功能开展阶段学习质量测评。具体来说,即学完一个单元或某个知识点,教师就会从平台下载命题模版开展自主命题,然后再上传平台布置测评任务,学生在线答题,平台自动批阅,并形成年级、班级与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诊断报告。学科管理人员依据报告可以及时指导薄弱的老师,任课老师依据报告可以及时开展帮困辅导。在帮困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利用希沃电子白板互动平台的“知识胶囊”功能,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录制成“知识胶囊”小视频,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补上知识的短板,确保学生不掉队、不落伍。
七、 线上评:激励学生成长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师高超机智与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恰当而又充满智慧的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推动教学进程,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激励足够的自信,甚至有时还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根据线上学习活动的特点,学校结合学生在线学习生成的数据,进行每日线上学习之星、每周线上学习之星、每月线上学习之星的评选,及时树立线上学习的典型,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学校还通过开展“晒优秀作业”“晒优秀笔记”“线上小达人”“线上小明星”等展示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在分享中取长补短。此外,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进行即时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其中,有关于学习习惯的评价,比如发言踊跃,互动积极等;有关于学习表现的评价,比如作业及时、书写工整等;还有关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比如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等。当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表现进行点评后,家长即使不在学生身边,也会第一时间收到评价信息,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线上学习情况。
八、 线上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校一家亲”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共促孩子健康成長。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加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学校积极运用希沃白板的“云直播”、腾讯会议等平台主动召集各年级家长分时、分批召开线上家长会,且家长会的内容安排丰富,有关于疫情防控的知识介绍,有体现心理疏导的专题讲座,还有各学科老师对线上教学情况的反馈。虽然教师与家长、学生是线上沟通,但是真切的交流同样有助于优化线上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学校还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听取家长的反馈。在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跟进调查中,有98.27%的家长对线上教学的形式是满意的;有96.4%的孩子在家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有95.12%的孩子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有92.05%的孩子除了完成规定的学科作业外,还能在家坚持阅读、运动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外,学校还利“晓黑板”“希沃云课堂”等平台积极开展“抗疫”主题征文、绘画、小报评比,组织线上亲子运动会、线上班队会及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做到了疫情来袭,但是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一样也不缺席。
思维可视化教育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濯源曾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文明的脚步永远是相关相随的。每当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与之相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必将发生重要飞跃——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刘教授认为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从“机器工业文明”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教育也即将由3.0时代迈入4.0时代。教育目标将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正从“纯线下”走向“纯线上”或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以说,“疫情”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催生在线教育教学新范式。线上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均衡化,有效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线上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势必会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叶鹏松.云端一体化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7):55-57.
[2]陈雪林.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57-58.
[3]刘方.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J].读与写,2017(14):15-16.
[4]刘濯源.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新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2):143-144.
作者简介:
张卫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