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立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方式有集体讲座、小组活动和专题探究等。
【关键词】物理研究性学习 优点 创新 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的,通过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这一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研究性学习还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应从课堂教学中寻求切入点,然后向社会生活拓展、延伸。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个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1.指导学生选择课题
当学生对平时的学习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课题。如:在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后,教师可以演示一下凸透镜成像,展示它有时成实像,有时成虚像,有时不成像,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这时学生就产生疑问:凸透镜什么时候能成像,什么时候不成像?这样就把本来是验证的实验,变成一个探索性、研究性实验,学生就会从不同方面探究。
2.制定研究方案
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后,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方案的正确步骤,学生围绕实验目的,会选取与本实验有关的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和分析。
3.实验研究过程
(1)选择实验器材。如上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焦距10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等。
(2)实验步骤
A. 探究凸透镜、光屏、烛焰应怎样放才能在光屏上成像;B. 烛焰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分别成放大的实像、等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C. 烛焰放在什么位置从另一侧才能看到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3)实验结论(略)
从上述个例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受到的训练至少有如下三个优点。
1.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教学中学生所学内容都由教师以一定方式传给学生,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已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由于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并产生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所以,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问、发表见解,在对问题的关注、疑难探究、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能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学习。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享受某种愉快的感受,从而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处理信息并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索精神,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研究性学习采用方式
《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物理实践活动的参考课题,也可以根椐学校所在地的环境、现实,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因此研究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
1.集体讲座
集体讲座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解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研究报告撰写等。可以在讲座过程中举一些研究过程的例子,使学生克服对研究性学习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也具有成人一样的研究创新能力。例如:(1)牛顿从成熟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受到启发,经过研究得出: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2)阿基米德从水满溢出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苹果落地、水满溢出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例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研究就能有所收获。
2.小组活动
学生从物理学学习中选取研究性课题,并以课题组形式成立活动小组,每组5人左右,自由结合。小组活动中注意合理的分工和良好的配合,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创造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
3.专题探究
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课题后,通过一个人亲身实践就可获取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就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经常受到附近热电厂烟囱粉尘污染,想研究如何消除这些污染,确立了对烟囱排尘治理的初步设想的课题。而专题探究要有成效应做到三点:其一,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预见学生小组能否完成专题探究,在完成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哪些困难,有针对性的作专题讲座;其二,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专题研究,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其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不断地变化活动形式,可让学生保持兴趣和热情;其三尽量用学校和家长资源来开展研究,这样可避免可能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和选择,并重视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从而增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力地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中心中学)
【关键词】物理研究性学习 优点 创新 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的,通过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这一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研究性学习还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应从课堂教学中寻求切入点,然后向社会生活拓展、延伸。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个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1.指导学生选择课题
当学生对平时的学习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课题。如:在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后,教师可以演示一下凸透镜成像,展示它有时成实像,有时成虚像,有时不成像,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这时学生就产生疑问:凸透镜什么时候能成像,什么时候不成像?这样就把本来是验证的实验,变成一个探索性、研究性实验,学生就会从不同方面探究。
2.制定研究方案
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后,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方案的正确步骤,学生围绕实验目的,会选取与本实验有关的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和分析。
3.实验研究过程
(1)选择实验器材。如上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焦距10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等。
(2)实验步骤
A. 探究凸透镜、光屏、烛焰应怎样放才能在光屏上成像;B. 烛焰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分别成放大的实像、等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C. 烛焰放在什么位置从另一侧才能看到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3)实验结论(略)
从上述个例分析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受到的训练至少有如下三个优点。
1.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教学中学生所学内容都由教师以一定方式传给学生,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已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由于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并产生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所以,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问、发表见解,在对问题的关注、疑难探究、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能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学习。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享受某种愉快的感受,从而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处理信息并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索精神,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研究性学习采用方式
《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物理实践活动的参考课题,也可以根椐学校所在地的环境、现实,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因此研究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
1.集体讲座
集体讲座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解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研究报告撰写等。可以在讲座过程中举一些研究过程的例子,使学生克服对研究性学习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也具有成人一样的研究创新能力。例如:(1)牛顿从成熟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受到启发,经过研究得出: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2)阿基米德从水满溢出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苹果落地、水满溢出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例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研究就能有所收获。
2.小组活动
学生从物理学学习中选取研究性课题,并以课题组形式成立活动小组,每组5人左右,自由结合。小组活动中注意合理的分工和良好的配合,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创造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
3.专题探究
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课题后,通过一个人亲身实践就可获取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就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经常受到附近热电厂烟囱粉尘污染,想研究如何消除这些污染,确立了对烟囱排尘治理的初步设想的课题。而专题探究要有成效应做到三点:其一,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预见学生小组能否完成专题探究,在完成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哪些困难,有针对性的作专题讲座;其二,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专题研究,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其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不断地变化活动形式,可让学生保持兴趣和热情;其三尽量用学校和家长资源来开展研究,这样可避免可能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和选择,并重视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从而增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力地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