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声音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正念;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36-03
  【活动理念】
  脑与认知科学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各种活动刺激学生感官,活跃相关脑区,将更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网状激活系统)是主管学习、自我抑制、产生动机等的网狀活化系统,是大脑中掌管注意力的脑区。本课例将通过带领学生完成分辨不同声音刺激的练习,促进其大脑的RAS更有效地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在感官刺激训练的基础上,本课例将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还原与不同感官相关的生活场景,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干扰下,专注于不同的具体任务。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受噪音干扰的真实场景的还原,引导学生寻找专注倾听的具体方法。
  此外,本课程强调“正念生活”的理念,即带着觉知去生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件事情。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现实生活中干扰我们专注聆听的各种因素。
  2.技能目标:掌握排除干扰、专注倾听的若干具体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
  【活动重点】
  让学生明白专注倾听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到适用于自身专注倾听的具体方法。
  【活动方法】
  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春水》的音频;
  3.任务卡。
  【活动年级】
  四年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拍拍操
  (一)学生听指令,完成“拍拍操”。
  (二)提问:在拍手的过程中,同学们有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吗?(铺垫)
  设计意图:“拍拍操”的热身活动能很好地实现团队破冰及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是否听到自己呼吸声”的提问,为下一步的“静下心来”倾听方法的学习埋下“动静对比”的伏笔。
  二、导入阶段:小王子的求救声
  (一)故事导入
  新版《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日复一日地照顾玫瑰花,却渐渐被大千世界的各种声音所吸引。突然有一天,当小王子正被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时,魔王出现了,他只和小王子说了一句话:“只有集齐同学们的声音力量,方可打开听觉之窗。”说完就关闭了小王子的听觉窗户,并留下了三封任务卡。
  (二)小王子来到现场向同学们求救
  设计意图: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童话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助人行为,体会助人之乐。
  三、展开阶段:声音大闯关
  (一)第一关:勇者的条件(静心练习)
  1.宣读魔王的第一封任务卡:要想集齐声音的力量,首先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
  2.请所有同学闭上眼睛,以最舒适的坐姿静止不动、放松地坐着。
  3.在《春水》的音乐声中,跟随老师的指导语进行“身体扫描”式的静心练习。
  4.静心练习结束后,邀请学生一同完成静默的练习——安静地聆听,留意你在安静的环境里听到的每一个声音。
  5.邀请学生分享听到的声音。
  (二)感受呼吸
  1.承上启下:在刚才的静心和静默练习中,我们与自己的身体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或许有些同学甚至能感受到自己呼吸的声音。(与热身活动时“听不到呼吸声”作对比,引出专注倾听的第一个方法:“静下心来”)
  2.你留意到了吗?
  (1)回顾热身活动,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呼吸声每天都伴随着我们,我们却从未专注地感受过?
  (2)提问:为什么医生可以听到病人不同的呼吸声?
  原因有二:一是医生有目的地倾听,二是医生有工具(听诊器)。
  引发思考:我们可以做到吗?
  (三)第二关:流水的美妙
  1.宣读魔王的第二封任务卡:你是否关注到流水声的美妙?请你在钢琴声中寻找到失落的流水声吧!
  2.再次播放《春水》的音频。
  3.引发思考:为什么流水声本来就在音乐中,但第一次播放的时候我们却都没有听到?(因为我们没有把流水声确定为倾听目标,所以就遗失了。引出专注倾听的第二个方法:“我们要听什么?”)
  设计意图:闯关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在任务难度不断升级的挑战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刺激,从而提升注意力。同时,在闯关中,加入对噪音的认识与思考,激发学生明白专注倾听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主动“屏蔽”噪音的动力。
  四、深入阶段:寻找“静音键”
  (一)举例子:生活中有许多不悦耳的噪音在干扰我们的倾听,如……,但只要我们像刚才那样按下静音键,只去关注我们需要倾听的声音,就能排除干扰了。(引出专注倾听的第三个方法“启动静音键”)
  (二)宣读魔王的第三封任务卡:要想找到打开听觉窗户的钥匙,还需要集齐倾听的秘诀。
  (三)带领学生宣读三个“倾听的秘诀”,但装着钥匙的宝箱仍无法打开,提示仍缺乏实现专注倾听的具体方法。
  (四)出示一个生活中干扰专注倾听的具体生活场景,邀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现场演绎等方式,运用具体的倾听方法解决问题。
  (五)小组分享。
  (六)教师提炼小结。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故事续编;心理建构;心理活动课  一、故事续编法创造一种集体的疗愈与成长  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其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故事即生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故事,他们在故事中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处事习惯。叙事心理疗法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人们可以在叙述自
在众多的古诗词中,西安有一個永恒的名字——长安。这个名字的底蕴是:半坡的萌动,西周的雄起,大秦的统一,刘汉的刚健,李唐的盛世……彼时,八百里秦川的富庶,堪与今比,水系的发达,泾渭诸河的“八水绕长安”,不仅凝聚了长安的王者之气,更孕育了历代文人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如卢照邻那“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的千秋绝句,丝毫联想不到它位于黄土高原。  在西安,我感受最深的,当属城墙。  出西安站,抬头便
摘要:导入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学怎样导入却是一门艺术。本文从导入的作用、要求、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导入语的技巧,以便为语文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导入语;设计策略     何谓导入语?上课伊始,教师就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出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气氛,这就是课的导入。导入语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挨打、挨饿、挨骂,却在逆流中昂然挺立、在逆风中茁壮成长。环顾全球,还找不到可以与之媲美的第二个大国。上世纪90年代末,西方开始有人问:“中国是怎么挺过这100多年的?”本世纪第一个10年,西方又有人问:“中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时候,西方舆论陡然一变,美国《时代》周刊和德国《明镜》周刊不约而同地在封面上用中文和汉语拼音惊呼:“中国赢了”“醒来”。这种变
本期的分享嘉宾是虞杰老师,高中时初次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相遇,虞老师心中埋下了涉猎心理学的种子,所以高考后他选择以心理学为专业。进入大学后,他开始真正了解杂志,从中汲取养分,助力学业成长。求学时期,杂志是虞老师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增长心理学实际见闻的窗口。参加工作之后,杂志成为虞老师展示工作成果和汲取心理学知识的平台,成为他专业上的领路人。他以杂志为起点,开启教科研之路,并不断将科研成果落
荀子《不茍》章上引用了《诗经·裳裳者华》中这段话:“……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足以似之。”一般解释这是周王赞美诸侯:“左有贤臣辅佐,君子感到得心应手。右边也有辅佐贤臣,君子感到有所汲取依靠。君子有他的人力资源和参议,所以大业能承继。”  这里的左与右,古人一直解释为君王左右,有贤明的大臣,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左右咸宜。我读到这里大为雀跃,马上想到了今天人们讲的“左”与“右
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能量加油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或者场景让我们感到放松、安全和舒适,给我们灌注积极的心理能量和希望。  你会在什么时候跟这个地方联结呢?你会在什么情境下跟这个地方联结呢?当你去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  这个隐喻故事暗示了我们的内在都有着丰富、有效的资源,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一起应对挑战、共享喜悦、建构内在的心理世界。如何与这种资源建立持续的联结并
一九八七、一九八八年的时候,在“西北风”的大嗓门之中,突然风靡起一种小嗓门。一群来历不明、国籍不明的女人,统统打着“东南亚红歌星”的旗号,唱着甜腻腻的中国小调,把“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之类的甜俗情歌,唱滥了城市和城镇的每一个街头。  最出名的“东南亚红歌星”,当数龙飘飘、韩宝仪、谢采妘。一九八八年的某天,都市的唱片柜里出现了一张怪片,“快乐唱片”的商标下,“东南亚红歌星”谢采妘的甜媚圆脸后面,
二00九年初,王蒙谈他的《老子的帮助》时,称自己是“青年作赋赋犹浓,皓首穷经经更明”。十年来边读边思边写,他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文化性格和文化自信的著作,一本接一本陆续出版。《老子十八讲》(二00九)、《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二0一0)、《庄子的奔腾》(二0一一)、《中国天机》(二0一二)、《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二0一四)、《天下歸仁:王蒙说(论语)》(二0一五)、《得民心得天
摘要:笔者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动机定向,激发兴趣;强化训练,形成技能两方面,探索了动机教学和强化技能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动机教学;技能训练    技能是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它是人们能力发展的条件、因素和中介。中等职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是培养服装加工业的个体和产业化的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