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体验、想象、仿作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本文从兴趣来导航、体验中得趣、想象时品美、仿作中提高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低年级语言发展;兴趣;体验;想象;仿作
  一、兴趣来导航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不能只埋头苦干,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自然而然会有阅读和写话的愿望。教师一开始得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学生喜欢写什么,就让他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写,能写多少就让他写多少。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心”,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的点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写话是很简单、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一放开,儿童的心灵完全处于自由、快乐的状态,写话的思路也就被打开,一句句童言稚语就会从孩子心底流淌出来,一篇篇视角独特的文章便呈现在眼前。
  比如韩XX小朋友写的《触电》:
  电视里常说,
  恋爱会让人有触电的感觉!
  那么,
  那个电工叔叔也触电了,
  那他是不是也恋爱了?
  学生有了写话的兴趣,一人一情,一事一物,皆能入眼入心。能在生活源泉中尽情撷取美丽的浪花,又怎愁没有好的文章呢?又怎愁文章没有灵性呢?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只要求子女每天读些书,至于读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看人相骂等均可收于笔下。叶圣陶先生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自觉中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其成才。
  二、体验中得趣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写话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因此,教师要让孩子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出单调的课本,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将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
  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是在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因此,要让学生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我们就应重视语言教育,为学生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表达的机会。和煦的春风中,我和学生一起走进田野,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奔跑嬉戏,享受春天灿烂的阳光、如画的风景。去野外放飞多姿多彩的风筝;到小河边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到草地上翻几个跟头,亲亲那柔柔的小草。面对这美妙的世界,孩子不可能无动于衷。有了情感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要,儿童会把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语写下来。于是,孩子的笔下有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有了泥土野草的清香。那充满童真童趣、跳跃着灵性的文字写出了孩子的发现和喜悦,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个性,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写话的乐趣。
  比如陈XX小朋友写的《顽皮的湖》:
  我站在湖堤上 看着它
  湖仿佛是一面镜子
  我笑 它就笑
  我哭 它就哭
  有时还泛起一阵阵涟漪
  使我总担心:
  我怎么老了这么多?
  在语言训练过程中,还有什么样的方式能比这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话的乐趣呢?
  三、想象时品美
  小学生正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应注重启发和鼓励儿童写想象中的事物。“天真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的确,小孩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多情、好奇,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会说话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变得知冷暖、会哭笑。一旦儿童想象的翅膀展开,你将发现,透过孩子们的心灵,一切事物都变得多么奇妙、多么动人。
  我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到了林XX同学写的一首诗—《鸟窝、酒窝》:“圆圆的鸟窝,挂在高高的树上。你是大树爷爷的酒窝吗?”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带女儿到江滨公园散步时,便忍不住把这首诗念给女儿听。望着奔腾的流水,女儿脱口而出:“圆圆的漩涡,漂在长长的溪流里。你是小溪姐姐的酒窝吗?是什么开心的事,让你笑得这么灿烂?轻轻地,轻轻地,你能告诉我吗?”
  听着女儿的话语,我的心又一次飞了起来。看着女儿灿烂的笑脸,我感到想象是如此美丽。
  四、仿作中提高
  喜欢模仿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开始不会写作,要通过对范文的模仿,才能逐步掌握写作的要领,从而过渡到有独立性的创造性写作。所以,模仿是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中一个承上(范文)启下(独立写作)的过渡阶段,是小学生从积累到创造的桥梁。另外,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生活阅历不深,知识储备较少,观察能力有限,头脑中积存的东西很少,掌握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也不多。他们就如同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需要母亲的示范、指导和训练。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借鉴,正如杜甫所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小学生开始写作时,处于模仿阶段,创造成分很少,但随着年级升高,练习次数的增多,创造性也会相对增多起来,模仿性就会逐渐减少。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当然,模仿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是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模仿无疑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家》时,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作一句诗,大胆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竹林是( )的家
  草原是( )的家
  ( )是( )的家
  ( )是( )的家
  这样,不仅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训练,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而且开启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
  就这样,孩子们在兴趣、体验、想象、仿作中充分感受着写话的快乐。尊重学生的天性,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实践,鼓励学生做多维的深刻思考和运用,学生就会喜欢上写话,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想象可以直接激发并转化为个体的创新思维。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而超越现实又是一切想象的共同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对学生提高理解领悟能力也有莫大的帮助。泰戈尔也曾说:“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可见,想象在写作
摘 要:教师实施充满魅力的语言评价,不仅促进教学过程的有序组织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应从准确生动、巧妙机智、幽默诙谐、独特创新四个角度打造评价语言,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魅力。  关键词:课堂评价;思想品德课堂;教师评价语  如何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魅力?笔者结合自己的
摘要:“道大则才大”出自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意思是一个人对学术的理解越深刻,对人性的理解越透彻,对道的涵义越明确,那么这个人在才学上的成就就越高。其实,为师之“道”也是如此,能够辨别正确与错误,“秉持”“道义”,专注于能力的提高,积极做事,我想,我们也能成为有“大家风范”的教育者。  关键词:道义之乐;大家风范;悲喜观;先忧后乐  关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政理念,学
摘 要:《弟子规》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蒙学材料”的美称。它的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兄爱弟、尊敬长辈,如何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道理。它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音韵和谐,便于吟诵,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关键词:《弟子规》;教学策略;幼儿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国学组子课题“
湖北省南漳县涌泉完全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97人,目前共有省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但是,45岁以上的教师占55%,30岁以下只占8%,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近几年我校虽然成绩是突出的,但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中的不和谐音符多  (1)混天度日型:这类教师仅仅把教师当做养家糊口
摘 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形式,得到了幼儿的青睐,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材料,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激发着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和创造性思维。那我们该怎样合理、巧妙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呢?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本人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一、根据现有条件,“经济实惠”地投放材料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
一、从实践操作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  “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十分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一句话。然而,数学的魅力,在于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在于它丰富的内涵。生活即教育, 教师要善于把握它的特点,有意识地、有艺术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
摘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教育人的职责。多年来,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在现实中,学生出现了各种消极的问题,有的甚至伤害了他人和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亟须探索有效的途径避免和减少不幸的发生,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让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路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积极心理培养的有效手段。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做了简
摘 要: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把教学对象定位在学生身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品德课是显示以人为本的主要课程,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学科优势,淡化学科体系,尽力在每一堂课堂上涉及人文性,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知识性较强的学科,课本内容往往体现的是对国家大事、方针政策的阐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