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小小区域地?开拓无限智慧天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形式,得到了幼儿的青睐,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材料,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激发着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和创造性思维。那我们该怎样合理、巧妙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呢?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本人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一、根据现有条件,“经济实惠”地投放材料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如果要求家长为我们的教学买这买那,他们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怨言颇多,怎样为幼儿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材料,成为开学初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面对现有条件,我决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的升值空间,巧妙改造,使之成为好玩的操作材料。如在幼儿玩“颜色变变变”游戏的时候,我先用几个透明沐浴露的空瓶,装上各色颜料,再收集几个矿泉水瓶洗净,在瓶子上半部分左右两边各剪一个小口,粘上颜色标志,幼儿玩的时候,可以按标志,同时往矿泉水瓶的小洞里挤按颜料水,不同的颜料混合在一起马上变色,幼儿非常惊喜地观察并记录结果,用这种办法经济实惠,不但能保持桌面的整洁,幼儿还能从“变魔术”中,不断探索颜色的奥秘,可谓一举多得。
  二、根据安全规则,“化险为夷”地投放材料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区域活动材料的制作与投放上,我首先考虑的是材料无安全隐患。幼儿具有喜欢玩挑战性东西的年龄特点。别针头特别尖,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会扎破手,可幼儿对其特别感兴趣,越是不让他们碰,他们越蠢蠢欲动,为了既让幼儿保持兴趣,又不扎到手,我设计了“寻找另一半”的操作活动:先把别针的尖头削掉,再用轻泡剪了一些对称图案,在上面打上小孔,让幼儿用别针,把对称图案一一别起来。幼儿在按按扣扣的过程中安全、愉快地游戏,小手的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根据年龄特点,“妙趣横生”地投放材料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兴趣,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推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日常活动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对操作区、棋类比较感兴趣,对语言区兴趣并不高,经过一番探索,我决定把动手操作融合到语言区里。
  幼儿喜欢掷骰子,我就把代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图片分别粘贴在四个骰子上,幼儿通过掷骰子,依据骰子上出现的图片内容,说一句“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短句。材料的可操作性和掷出图片的随机性,让幼儿的兴趣倍增,一遍又一遍地掷掷说说,不厌其烦,直到心理满足为止。实践告诉我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让幼儿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感受游戏的乐趣,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根据个体差异,“层层递进”地投放材料
  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力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使材料“层次化”。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较快地进入探索。例如,我在操作区“夹夹乐”里投放了黄豆、大红豆、茴香豆、筷子、汤勺、盒子、瓶子。能力强的幼儿夹黄豆放在瓶子里,能力弱的幼儿则选择夹茴香豆放盒子里。这些层次性材料的提供,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五、根据幼儿兴趣,“推陈出新”地投放材料
  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往往只能维持几天,所以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才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发现和提高,使幼儿的游戏内容更趋丰富,促进游戏主题纵向、横向的发展。比如,在美工区“美丽的手帕”活动中,我先提供彩笔和绘画纸,让幼儿懂得用排序的方法设计手帕图案后,再用废旧地垫剪成各种小图案,黏合在药瓶上制成印章,指导幼儿蘸颜料,创意地印制图案设计美丽手帕。几天之后,孩子们的兴趣稍微减退时,我又提供宣纸、颜料,让幼儿用染纸的方法设计手帕,染纸图案的随意性,让幼儿保持了浓厚的活动兴趣,使活动得到升华。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合理、巧妙,对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断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开发、挖掘、创新,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能干的巧手投放更具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活动材料,让材料真正为活动提供服务,使幼儿潜能尽量地发挥,身心获得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指出小学阶段应以综合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等原因
微电影看起来“微小”,实际上“博大”。说它“博大”,是因为它牵涉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要素和步骤,诸如剧本创作、演员遴选、场景布置、服装、化妆、表演、摄制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到。又因其“时间短”“篇幅短”等“微小”的特点,所以,创作时更加要精到。一句话,就是要精益求精求精品。下面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微电影剧本创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立意要精深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是要讲究立意的,因为它是作者情感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特别提出:“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思维,是由数学思维材料、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观念组成的一个立体结构。而数学材料,则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在本文中,所谓的数学思维材料,指的是精心构建的引起学生思维矛盾,需要做出逻辑思维和活动来解决的数学习题。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区域活动是幼儿们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通过废旧的纸盒来丰富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充分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纸盒  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理想场所,一是幼儿园孩子多,在与不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幼儿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1]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我个人也十分赞同以上的观点。  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更怕写作文。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更没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想象可以直接激发并转化为个体的创新思维。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而超越现实又是一切想象的共同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对学生提高理解领悟能力也有莫大的帮助。泰戈尔也曾说:“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可见,想象在写作
摘 要:教师实施充满魅力的语言评价,不仅促进教学过程的有序组织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应从准确生动、巧妙机智、幽默诙谐、独特创新四个角度打造评价语言,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魅力。  关键词:课堂评价;思想品德课堂;教师评价语  如何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魅力?笔者结合自己的
摘要:“道大则才大”出自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意思是一个人对学术的理解越深刻,对人性的理解越透彻,对道的涵义越明确,那么这个人在才学上的成就就越高。其实,为师之“道”也是如此,能够辨别正确与错误,“秉持”“道义”,专注于能力的提高,积极做事,我想,我们也能成为有“大家风范”的教育者。  关键词:道义之乐;大家风范;悲喜观;先忧后乐  关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政理念,学
摘 要:《弟子规》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蒙学材料”的美称。它的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兄爱弟、尊敬长辈,如何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道理。它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音韵和谐,便于吟诵,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关键词:《弟子规》;教学策略;幼儿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国学组子课题“
湖北省南漳县涌泉完全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97人,目前共有省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但是,45岁以上的教师占55%,30岁以下只占8%,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近几年我校虽然成绩是突出的,但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中的不和谐音符多  (1)混天度日型:这类教师仅仅把教师当做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