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蕴含的美育因子及其应用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及资源中,不乏丰富的美学资源。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渗透美学,既要注重知识层面,又要注重美学层面,如在物理概念中管窥理性美,在物理实验中邂逅感性美,在物理练习中寻觅价值美。在智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中,学生会得到多重滋养与锻造。
  关键词:初中物理;美育因子;理性美;感性美;价值美
  神奇的大自然,时时彰显着美,处处存在着美,事事包裹着美。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同样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概念中的理性美、实验中的感性美、练习中的价值美。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难得的课堂体验和学习之旅的变化;对于教师而言,则是教育哲学的重构和教学价值上的调整,是对纯理论课堂的有力回应。在知识学习、概念掌握和技能提升中,学生还受到“美的熏陶”,美学“落地生根”,物理课堂会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一、在物理概念中管窥理性美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的方式之一,其中蕴含着理性美。不可否认的是,在学生的眼中,物理概念只是冰冷的、枯燥的、抽象的文字与符号而已。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清晰、直观地管窥物理概念中的理性美,那么“冰冷”将会变成“温热”,“枯燥”将会变成“有趣”,“抽象”也将会变成“形象”。
  例如,从牛顿的运动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领学生领略物理概念的简单美;从光学中屡屡闪现的空间对称,到电学中频频出现的时间对称,管窥物理概念的对称美,包括描述的对称性、规律的对称性和实验的对称性。
  简单美、对称美等都是物理概念中的理性美。教师不妨通过微课、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工具形象地呈现美,通过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去解释美,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中的资料收集去演绎美。当美学资源被充分挖掘、被适当重组,并高效作用到学生身上时,物理学习变得意蕴十足,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二、在物理实验中邂逅感性美
  如何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复杂的物理概念简单化,枯燥的物理学习趣味化,离不开扎扎实实而又趣味连连的物理实验。相对于上文提到的理性美来说,学生在趣味盎然、形象直观的物理实验中必将邂逅感性美。感性美因为直观、形象、具体,因而能够更快、更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和情感库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依托物理实验,理解、掌握、运用物理知识的同时,在观察、对比、分析中发现和体验感性美。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声现象”“物态变化”和“光现象”这些内容时,在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宛转悠扬的音乐彼此融合演奏出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听觉美;在物态变化实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循环变化呈现出了一种千姿百态的姿态美;在光学实验中,色彩斑斓的光束交相辉映地展现出了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美。
  显然,这些物理实验中的听觉美、视觉美和姿态美,都是一种让人心神愉悦、痴迷陶醉的感性美。高效地挖掘、开发、呈现这样的感性美学资源,将为人文物理课堂的打造而助力,为学校美育的内涵式发展而助力,为学生美学认知因子的豐富而助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锻造和美的教育。
  三、在物理练习中寻觅价值美
  为了引领学生准确、灵活运用物理公式,更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运用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等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通常会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课堂练习,从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寻觅价值美。
  1. 简洁美:用简洁的公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物理公式是物理知识的“浓缩”,是先哲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解决各种物理问题的“法宝”。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物理公式,教师不妨围绕物理公式精心设计一些意蕴十足的物理问题。当学生套用相关的物理公式,游刃有余地用简洁的公式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时,能充分地体会到简洁美,由此丰富美学体验。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一个电阻为20 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0 V。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2 V,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如果仅从文字表述来看,这个问题比较抽象,特别复杂。为了简化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欧姆定律。归因于学生巧妙地运用简洁的公式,所以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变得不再复杂、琐碎。相反,学生解决整个问题的过程会变得简洁、高效。与此同时,运用公式解题的过程,也会呈现出一种简洁美。
  实践证明,在运用公式熟练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学生体会到简单、简洁、有序、和谐的好处,真切感受到物理公式的简洁美。物理和物理的世界固然复杂多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可以是简洁的、轻松的,这不仅是由苦学到巧学的有力体现,还是渗透美育的必然反映。
  2. 统一美:用统一的理论阐明不同的现象
  一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理现象,却可以用统一的物理理论知识阐明,这就是“统一美”。部分与整体、分支与总支、点与面等都是相互联系的,都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整体性把握和结构性合拢。在统一体系中阐明物理现象发生的变化和内在机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整体观。学生应该在体会“统一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雷雨天气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鸣声”“运动会上,计时裁判通常根据发令枪的烟雾计时,而不是根据发令枪的声音计时”“当超音速飞机从我们的头顶飞过时,如果我们根据声音发出的方向去寻找飞机,总是会一无所获”等。这些生活现象,貌似毫无关系,但是如果教师指导学生用“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这一物理理论去解释时,彼此之间便有了联系。
  电与磁统一,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统一,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更多物理现象都在统一中显示出真相与奥妙,都在一个整体架构的角度中得以真实的彰显。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感受、理解统一美,从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统一,到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欣赏物理概念的统一美,拓展学生物理视域的同时,提升其理解力、学习力和审美力。
  3. 模型美:用抽象的模型描述形象的实体
  用一些抽象的模型去描述一些形象的实体是物理学习中的常态。正是在这种描述中,学生发现或感受到了模型之美。教师要想方设法提供抽象模型,让更多的学生有描述形象实体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感受模型之美的机会。
  例如,光滑面、轻质杆、轻质滑轮、轻绳、轻质球、绝热容器、均匀电场和均匀磁场等物理实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物理条件模型加以描述,指导学生运用物理对象模型,言简意赅地描述质点、薄透镜、光线、弹簧振子、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源等物理实体。
  在更多学习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用抽象的物理条件模型、物理对象模型等,描述形象的物理实体,通过发现、观察、印证、提炼等,引领学生在感受模型美的同时,长见识、长能力、长技能、长情趣、长素养。
  当然,美并非仅仅体现在物理概念学习、物理实验操作和物理练习任务中。只要教师和学生是有心人,在更多场域、更多学习的历程中,都可以管窥美、邂逅美、寻觅美。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以高度的敏感与警觉去挖掘物理美学资源,做精、做实、做细美育的潜滋暗长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翁琳琳. 浅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18(6).
  [2]王继明. 物理学中的美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李凤霞,程国生. 物理教学中美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 学科教育,2001(9).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像是一块拥有强大吸引力的磁铁,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呈现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由此可见,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在初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缺乏重视,在这种情况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结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对读写绘的综合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阅
摘 要:教材插图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语篇内容的深入理解,弥补英语表达的不足,显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借助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增强学生的表达逻辑。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插图;阅读能力  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的“第二语言”,它们形象、直观、生动,能让英语语篇内容感性化、直观化,促进学生对英语语篇内容的理解。当下,很多英语教师忽视插图的作用,往往将插图搁置一边,由此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知识讲解,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布置分层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原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主要探究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策略。  
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自身语文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这个前提下持续拓展教学的深度,从而拓展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深度,让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一系列以描写儿童生活为主,展现童真和童趣的古诗。因为这些描写儿童古诗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小学生的童年生活,能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成为
摘 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贯彻学生主体意识,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与实践的機会;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加深学生的实验体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化学规律,提升学生化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应用策略  初中化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处于形象
摘 要: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实施较难,与其他学科结合点欠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重教师、轻学生,重评定、轻讨论,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凸显,使跨文化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较难攻克的问题。文章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二元互融、挖掘和拓展文化教学资源、理性对待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设计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跨文化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自主研修或参与专项培训提升跨文化素养五个方面来应对高中英语跨文化教
当前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的进行和开展,给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都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因此如何解决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学习项目,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诗歌进行刻板式的教学,仅让学生对诗歌进行通篇朗读,对其中重点的知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