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在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数以亿计的设备产生海量数据。网络架构是支撑物联网运行的基础,面对物联网灵活的应用场景,传统TCP/IP架构因其面向主机连接的特性,在地址分配和动态寻址等方面已表现出各种固有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提出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可以无需地址主动发起数据收集,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在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数以亿计的设备产生海量数据。网络架构是支撑物联网运行的基础,面对物联网灵活的应用场景,传统TCP/IP架构因其面向主机连接的特性,在地址分配和动态寻址等方面已表现出各种固有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提出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可以无需地址主动发起数据收集,展现出比IP架构更大的发展潜力,并逐渐成为下一代物联网承载架构中的研究热点。但是,基于NDN架构的IoT(NDN-IoT)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面对大规模数据收集场景,NDN-IoT当前“一发一收”(Single-Interest to SingleData)的传输模式严重限制物联网的数据收集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发多收”(SingleInterest to Multi-Data)的传输模式是提高NDN-IoT数据收集效率的关键。本文首先设计了PIT条目置换策略以实现“一发多收”的数据收集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网络拥塞控制和签名隐私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历史贡献度的PIT条目置换策略,并对拥塞控制做了进一步优化。在NDN中,PIT表记录着数据包反向回传的路由信息,回传完成后即被删除,在“一发多收”模式下,要保证多个收集数据成功回传,必须建立长期存在的PIT记录,这会导致PIT条目不断增加,但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所能承受的PIT条目有限,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构建NDN-IoT“一发多收”模式的关键。本文引入PIT条目的历史贡献度概念,提出一种PIT动态置换策略(PRP-MC)。在该方案中,PIT条目记录目标数据的名称前缀,满足数据请求后也不会被删除,同时在条目中维持一个时间列表,用于记录数据包的回传时间。当一个新的兴趣包到达时,NDN路由器将根据PIT表中的历史回传记录,计算所有PIT条目的历史贡献度,然后替换具有最低历史贡献度的PIT条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LRU等置换策略,PRP-MC策略在降低数据收集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收集端的兴趣包满足率。虽然PRP-MC可获得显著的数据收集效率优势,但大量数据包回传也带来了网络拥塞的可能。鉴于此,本文进一步对其优化,提出了适用于“一发多收”的拥塞控制方案(HCCTRA)。该方案在相邻节点间建立基于NACK包反馈的拥塞窗口以及延时回传机制,通过两种机制共同协调路由节点间的发送速率,充分利用网内的链路资源。实验结果证明,相较于ICP协议,HCC-TRA方案能够继续保持“一发多收”数据收集效率,并有效缓解网络拥塞对收集效率的影响。(2)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广播加密的身份隐私保护方案。在面向群体数据收集时,数据提供者的身份隐私泄露是NDN-IoT“一发多收”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挑战。传统数字签名采用数据提供者的私钥进行签名,因而数据收集者在校验签名时可以通过对方公钥获知数据提供者的身份。本文在“一发多收”数据收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动态广播加密的身份隐私保护方案(SPP-DBE),在该方案中,数据节点首先加入由数据收集者建立的用户群组,群组中的用户均使用收集活动的会话密钥对数据进行签名,数据收集者使用相同的会话密钥对数据签名进行校验。实验表明,相较于环签名,SPP-DBE方案在有效防范身份探查攻击的同时,可以获得更低的接收端校验开销以及网络传输开销。
其他文献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rual Network,PCNN)是一种高度模仿生物视觉神经元系统的网络模型,由于其具有同步脉冲输出、神经元捕获、动态阈值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适用于图像的去噪处理。另一方面,在不断提高PCNN网络性能的过程中,一些关键性难题值得研究和关注,其中PCNN的参数设置问题、硬件化实现困难问题是十分具有解决意义的研究方向。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无源
软件漏洞的存在对软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攻击者可以利用软件漏洞从而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访问系统甚至对系统进行攻击。源代码具有丰富的语义,并且针对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此外,软件开源化已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趋势,开源软件中存在的漏洞会随着开发人员复用开源代码而广泛传播。随着现有软件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漏洞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急需开展源代码静态漏洞检测相关的研究
近年来,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工业界与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目的是获得一组均匀分布在整个帕累托前沿面上的最优解。其中,基于偏好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决策者的偏好信息融入到多目标优化算法中可以缩小搜索空间、减少计算开销、获得部分解,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传统基于角度偏好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偏好区域范围能灵活控制以及收敛性好等优点,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算法对优秀粒子缺乏足够的
表面等离激元(SPPs)作为现代纳米光学的重要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SPPs可将光场局限在亚波长尺度空间内,使得人们可以在亚波长范围内对光信号进行激发和调控,因此,SPPs在生物、化学、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二维材料因其等离激元具有电光可调性和低损耗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就是石墨烯。目前,已有多种石墨烯等离激元器件,包括可调谐的石墨烯阵列滤波器、布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更多的人脸数据集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不断改进完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算法已成为了人脸检测的主流,并在多数场合特定环境下,满足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人脸检测系统的性能、实时性、准确性以及智能性方面的需求。但是,在视频监控等领域,系统设备由于受到成像设备性能、特定环境、目标距离、光照天气等因素影响,无法提供高清图像进行后续的人脸检测分析,而当前人脸检测算法在低分辨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Open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OW-PMSM)拥有传统PMSM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和运行效率高的优点,在农业植保机、电动拖拉机、农业机器人等高端农业装备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共母线OW-PMSM在高母线电压利用率的前提下仅需单个直流电源供电,极其适用于高压大功率电驱系统。本文针对共母线OW-PMSM驱动系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其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也暴露了车内网络安全问题。ICV具有较多的车内远程接口以及对外通信功能,这使得攻击者可以通过该接口并利用车内网安全漏洞实现对车辆的控制。目前,针对由远程攻击造成的车内网络安全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诸多防护机制,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密钥更新等技术,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视频数据的急剧增长,视频中的行为识别与分析逐渐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基于RGB视频或光流的行为识别方法易受背景、光照和外观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视频序列转换为骨架序列进行研究。现有的基于骨架的研究大多是对单人骨架进行分析,而对于理解具有多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人类活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同时,在对行为进行分类后,理解视频中动作的本质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进一
低秩表示在发现高维数据以及存在噪声的数据的内在结构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实际应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低秩表示模型无法有效地检测出噪声并抑制噪声数据的影响。尤其是在强噪声的环境下,其性能下降得更为明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与样本缩放的低秩表示技术并在双线性因子分解模型上做了拓展,提升了模型对不同噪声处理的鲁棒性,加快了模型计算速度,并对存在
水果和蔬菜富含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鲜切果蔬加工后暴露的外表面富含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繁殖,因此,由微生物污染鲜切果蔬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杀菌方法大多存在有毒物质残留、破坏食物营养成分等缺点。光动力杀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冷杀菌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杀菌方法的缺点。但传统光敏剂卟啉分